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开展了复杂储层岩石电学性质、微观孔隙结构的测井表征技术、测井精细评价与油藏模式分析、有效储层下限标定、测井产能预测等技术攻关,形成了适应陇东地区特低渗透油藏的测井评价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5):13-1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油气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发油藏的动态监测,实时了解水驱或汽驱油层中油水或油汽界面的变化,对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部署、提高油气田开发的采收率、实现增储上产与稳产挖潜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海上油田开发新模式研究,开展了聚合物驱在海上油田的适应性研究和新型"三次采油"驱油剂的合成,并开发出能够同时满足溶液性能和海上注聚工艺要求的聚合物,初步建立了在海上油田不同油藏条件下所需要的聚合物溶液性能指标体系,建成了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平台,为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现场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油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概况及我国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阐明了开展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研究的意义。通过三年研究在廉价、高效、无污染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分子设计,数字化油藏研究,油藏物理模拟研究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本项目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在胜利油田胜陀一区南部正在开展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在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三断块开展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属低孔、低渗块状砂砾岩油藏,有大量发育裂缝,给油藏开发带来了困难,注水开发中部分油井水淹、水窜严重,5次加密调整风险大,为提高油藏调整开发效果,开展以岩心分析资料、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资料为基础,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常规测井资料的裂缝识别模式,完成了单井裂缝识别;借助生产资料及宏观构造分析结果,确定了下乌尔禾组油藏中裂缝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6.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本项目以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重点,以研制廉价、高效、环保的驱油剂为突破口,力求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化学复合驱形成生产力,得以大规模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驱油机理、物化现象及影响因素等异常复杂,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距工业化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介绍项目拟解决的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即驱油体系的物理化学基础、驱油体系与油藏物理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油层物理及油藏细描述以及驱油体系在油层中的物渗流与数值模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曹铁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6):38-40
针对吐哈油田的油水条件,合成了适用于吐哈油田化学驱的石油磺酸盐DQ—07,DQ-07/Na2CO3的协同效应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10^-3mN/m,并有较宽的超低范围。在室内人造岩心二元复合体系物理模拟评价中,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采收率平均可比水驱提高7%以上,说明二元复合驱在丘陵油田非均质油藏条件下,有可能成为吐哈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1项目背景我国石油可采储量约150亿吨,其中低渗透储量56亿吨,占34%,低渗透油田成为未来产能建设接替的主体。低渗透油田开采主要采取压裂和注水驱替等技术,需向地层注水维持地层压力。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  相似文献   

9.
我国致密油可采资源量高达10~20亿吨,是我国提高原油产量、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关键.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是该类油藏有效开发的必须手段,但目前其最终采收率尚不足10%;小簇间距时均匀造缝困难、压裂液补充地层能量效率差、开井投产后产量衰减迅速,是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而目前的低油价环境,又对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油田地应力的研究技术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应力研究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指出地应力研究对油藏开发井网布置、压裂改造方案、水平井的设计以及注水管理等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地应力的研究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24-24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目标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准确研究和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确定已知油藏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监测注水水驱分布及动态,特别是寻找和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勘探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开展多元油气目标识别与监测综合物化探配套技术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复杂区油气目标定位精度,监测储层动态分布等,对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55-55,58
胜利油田在渤海湾盆地南部济阳坳陷4个次级坳陷广泛分布着低孔渗碎屑砂岩储层.截止2009年,胜利油田已探明低渗透的低品位储量达到了9.44亿吨,其中未动用储量为2.68亿吨,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储层大部分埋藏在3000~4600m,地层温度150℃~190℃,对射孔工艺和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油气开发所面临的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气田为一大型的低渗透气田。其中盒8和山1是气田的主力气层,盒8~山1段为辫状河沉积一三角洲沉积。苏里格地区地质储量可观,但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层横向变化大,有效储层薄,利用常规地震勘探技术无法满足低渗透储层预测的需求。近几年以AVO分析、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弹性阻抗技术和弹性参数为代表的叠前地震描述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综合配套利用地震预测技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更多的包含流体和岩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是低渗透气藏勘探成功的关键,其研究对于薄互层复杂低渗透气藏的解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油气层保护是石油工程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技术领域,至今仍在不断深入和发展.贯穿了钻井、完井、采油、改造、提高采收率等全过程,而且都是以同一油藏为对象,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油气产量和油气采收率为目的,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机制及页岩油勘探突破"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和含油气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富有机质优质烃源岩层往往对油气的大规模聚集起着关键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丰富的低渗透、致密、页岩油资源与三叠系长7段优质烃源岩关系密切,为明确源内页岩油勘探潜力与目标,支撑长庆油田高质...  相似文献   

16.
欢2块1979年投入开发,是欢喜岭采油厂老区块,初期开发效果较差。经过1986年注水开发试验,又经1988年和1990年两次加密调整,加上整体压裂等措施,使开发效果大为改善。但目前由于该块储层物性差,泥质含量较高,使注水井周围因泥土膨胀注不进水而关井,而油井由于得不到能量补充低产、低液而关井。2.006年以来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调整井区块储层属于陆相多层系非均质储层,其开发模式属于分层注采开发,目前,有基础井网、一次加紧井网、二次加密井网、高台子井网、聚合物驱井网、三元复合区井网等多套井网,每套井网开发的层位不同,有高产油层、低产油层,每类油层存在几套井网共同开发。针对每口井而言,开采多个小层,这样导致储层内压力分布非常复杂。研究钻关后不同时期储层压力预测方法,目的就是弄清楚不同储层在正常开发期,其压力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为后期钻井施工过程中降低油层压力,以保证钻井安全和固井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63-63,67
1立项背景及目的在我国,因H2S/CO2腐蚀而引起的油套管损伤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塔里木、川渝气田、长庆等油田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从近几年勘探开发状况来看,所发现的所有大型天然气田,几乎都含有不同量的H2S。由于油套管的H2S/CO2腐蚀及其防治涉及到油藏、钻井、开发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初步探讨了Apollo环保酶的驱油机理,通过接触角、脱油效率的实验对Apollo环保酶的驱油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Apollo环保酶降低润湿角,降低油层与岩层的界面张力,通过剥离粘附在岩石颗粒上的原油,降低了原油在地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起到驱油作用,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15-15
承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参加单位:武汉工业学院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殿轩 该课题针对我国农村储粮虫、鼠害严重,损失巨大,难以防治的局面,研究开发高效、低毒、时效长的粮食防护剂,研究开发电子驱鼠仪器及鼠类化学驱避技术,研究高效低毒(清洁)的鼠类诱杀食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