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应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本文系统梳理评估了我国“双碳”战略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进展及成效,并就实践中面临的协同不充分和低效率等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除臭氧外的其他5项指标均大幅下降。由于臭氧的主要前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同时叠加碳排放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VOCs治理成为“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控的重点工作。该文在“双碳”背景下,从VOCs和CO2协同减排的角度,提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减污降碳路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的3种情景,即1.5℃温控情景、现有政策情景和基准情景,并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情景下纯电动乘用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预测了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引起的镝、钕和镨3种稀土元素的未来需求量、报废量和潜在回收量。结果显示:(1)在这3种情景下,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均呈现增长趋势;(2)在现有配额制下,钕、镝和镨的中国年产能为15219、625、4509 t,而未来需求量是5700~25900、1400~6100、600~2600 t,如果不增加产能,镝元素的产能将无法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发展的需求,钕元素的产能仅可以满足纯电动乘用车中短期(2020-2040年)的发展需求,镨元素的产能可以满足未来纯电动乘用车发展的需求;(3)回收纯电动乘用车中的稀土元素可以有效减少稀土原矿的需求量,从而降低稀土资源一次供应量在总需求量中的比例。因此,建议分元素管控稀土元素的供应,提高针对钕、镝元素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加强从电动乘用车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技术研发,建立含稀土的固体废弃物如电动车、风电涡轮机的有效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4.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老旧小区节能优化则是双碳政策、节能环保的战略点,科学、合理的改造技术,可降低基础能源的耗损度,助力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基于此,该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分析老旧小区改造意义,探讨我国老旧小区能源消耗现状,并对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在“双碳”目标政策背景下,开发地热能在调整能源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现实及战略意义。地热资源勘查是地热能开发利用深度与广度的前提和基础。在论述中国浅层地热能型、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分布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常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单一勘查技术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今后应从地热勘查技术综合应用、新勘查技术开发和高精度探测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从而提升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程度和精度,以期对中国未来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压力巨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内蒙古亟待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化解资源优势陷阱和生态环境困局。通过对内蒙古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本文对内蒙古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进行提炼,结合内蒙古能源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从能源改革、降碳减排、循环经济、环境生态等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对策建议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2)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3)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4)能源生态深度融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5)加快新能源技术和脱碳技术研发,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已愈发严重.“3060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目标.建筑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控制部门.本研究对建筑业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和运营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约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98%,是控制建筑碳排放量的关键阶段.基于全寿命...  相似文献   

9.
对蓝碳与海洋碳汇概念混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分析,综述了国内外蓝碳的相关研究进展,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出蓝碳研究的脉络与趋势,阐述了蓝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生态学、经济学等跨学科视角对蓝碳开发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蓝碳开发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多主体协同治理、加深市场化机制培育力度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碳收支不平衡现状与特征,提出了迈向碳中和进程的路径框架,探讨了能源系统碳减排和生态系统碳增汇的具体实施途径,并指出要强化气候变化下减排增汇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速公路门架、2019年货运专项调查、汽车能耗查询平台等数据,综合考虑不同车型、不同路段饱和度下车辆能耗差异,构建基于改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高速公路网碳排放精细化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从车型上看,高速公路碳排放客车、货车碳排放量占比分别为45.29%、54.71%,其中主要碳排放源为Ⅰ类客车、Ⅰ类货车与Ⅵ类货车等;从路网分布看,碳排放高值路段主要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城市的绕城高速,邻近综合交通枢纽(高铁、机场、港口),济青、京沪运输通道等呈现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从区域分布看,碳排放高值区主要在以济南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以青岛中心的城区为中心胶东经济圈集聚,并呈现出从经济圈中心向外逐层递减的态势。该研究可为区域交通碳排放相关政策监管、区域交通运输“碳达峰”时间点研判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对推动区域交通运输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提出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积极愿景,核能作为非化石能源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核电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核电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包括核电厂址资源规模的争议、核电在未来电力结构中的发展定位、近零排放能源体系的新需求、电力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民众担忧与地方压力等。为此,建议应更加明确核能发展定位,丰富利用路径,凸显减碳作用。同时,应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加强民众宣传工作,尽量减小核能发展中面临的多方阻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化学是理工类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在“碳中和”背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要求,亟需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化学课程体系。碳中和内涵与绿色化学理念高度契合,本文通过绿色化学典型案例启发,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思政元素结合设计,对大学化学课程与绿色化学理念融合进行了探讨。实现了课程专业知识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并融入课程思政,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强化其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姚伟  赵晨迪  雷志刚 《科技资讯》2023,(18):168-171
该文以慈利县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和能源消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慈利县总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为负数,其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排放量,在“碳中和、碳达峰”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统计分析,探究山区县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优化布局中相关土地资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徐艳 《华东科技》2022,(3):62-65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仍存在绿色技术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撑不足、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下,应加快各类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加强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及产业示范,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能力及其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样地实测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样地实测数据,测算辽宁省的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可以在全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1)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辽宁省的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为1 233.92万t,乔木林植被层、其他森林植被层、森林土壤层分别贡献了71.78%、17.94%、10.28%,相当于中和了全省8.76%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2)自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以来,辽宁省的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呈现增加的趋势(增加了49.71%)。(3)各类林地单位面积固碳量均提升至乔木林水平的情况下,辽宁省森林全口径碳汇量将达到1 692.62万t,届时将抵消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9.69%。  相似文献   

17.
碳中和愿景已经成为全球统一目标.在这一目标愿景下,金属矿产行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政策、市场运作、技术应用、碳金融等方面对金属矿产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金属矿产行业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将面临成本上升、碳排放机理复杂、技术成熟度欠缺等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随着国家低碳经济深度推进,将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金属矿产行业规模化发展成为新趋势,金属需求量将保持增长,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技术革新将助推产业升级,企业资金获取渠道拓宽,碳资产有望成为行业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从加强碳排放信息化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对金属矿产行业企业等方面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碳中和背景下,售电商随分布式光伏的高水平渗透而面临“死亡螺旋”运营窘境的可能性,分析可能导致“死亡螺旋”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建模分析.首先建立销售电价等市场条件引导下的用户侧分布式光伏渗透模型,其次根据分布式光伏渗透水平与售电商盈余之间的负反馈关系,建立售电商盈余模型.算例分析从中长期视角评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批发电价等因素对售电商盈余的灵敏度影响.结果表明:售电商盈余在中长期时间内呈缓慢下降趋势,若输配电量、批发电价、运维成本等多重影响因素同时发生较大变化,所形成的极端场景可能引起售电商运营的“死亡螺旋”.  相似文献   

19.
碳中和愿景已经成为全球统一目标.在这一目标愿景下,金属矿产行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政策、市场运作、技术应用、碳金融等方面对金属矿产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金属矿产行业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将面临成本上升、碳排放机理复杂、技术成熟度欠缺等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随着国家低碳经济深度推进,将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金属矿产行业规模化发展成为新趋势,金属需求量将保持增长,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技术革新将助推产业升级,企业资金获取渠道拓宽,碳资产有望成为行业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从加强碳排放信息化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对金属矿产行业企业等方面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预测了世界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到2040年风电发展的稀土需求,研判了技术进步、回收等因素对稀土供需格局的影响,探究了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稀土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结果显示:(1)碳中和气候目标将带来全球稀土资源需求的快速扩张,约是既定政策下稀土需求的2倍;(2)全球风电发展将导致稀土面临供不应求的压力,风机材料技术进步及稀土回收可缓解稀土供应压力;(3)未来20年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也面临着全球稀土供应多元化的竞争和挑战,澳大利亚、缅甸、越南等地将成为中国以外的主要稀土供应地区。建议中国积极统筹国内国外“2种资源”“2个市场”,充分利用稀土冶炼加工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强高能性能磁材及其关联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并加快推动稀土永磁回收产业链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