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SPF级大鼠、小鼠在标准IVC饲养系统笼盒内玉米芯垫料的合理使用量。方法 在国标要求的饲养密度上限条件下,小鼠笼盒和大鼠笼盒的玉米芯垫料按照低、中、高3组不同使用量,每3 d分别记录大鼠和小鼠的体重、采食量、粪便量,并对垫料洁净度进行评分,持续21 d。结果 21 d内大鼠和小鼠3组间体质量、采食量、粪便量无统计学差异,小鼠垫料洁净度低垫料组第12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01),中垫料组第9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5)。大鼠垫料洁净度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标准IVC系统饲养条件下,换笼周期为7 d时,小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100 g,大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400 g,随换笼周期延长,垫料使用量需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鼠代谢笼是生理、药理和营养等科学常用的实验装置,主要用来收集大、小白鼠排泄物。目前使用的鼠代谢笼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圆形鼠笼、带孔笼底、三角漏斗、粪尿分离器、动物给食和饮水装置、支架等[1,2]。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原有的代谢笼在设计上不够完善,故对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在原饲养IVC笼盒中实施小鼠二氧化碳安乐死的方法。方法 将4~5周龄BALB/c小鼠、4~5周龄C57BL/6小鼠和2周龄C57BL/6小鼠各10只,按照5只/笼的标准饲养。以28%容器体积/min气体置换率,将二氧化碳通入小鼠饲养笼实施安乐死。结果 4~5周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均在2~3 min之间失去意识,5~6 min之间死亡,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南中要求的一致。2周龄C57BL/6小鼠死亡需要的时间长于4~5周龄C57BL/6小鼠,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在原饲养IVC笼盒中实施二氧化碳安乐死的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小鼠应激反应,提高了动物福利;且有利于操作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种密闭式笼具系统:中央排风通气笼具( EVC)和独立通气笼具( IVC)的性能比较。 方法 通过对 EVC 和 IVC 的占地面积、使用操作流程(换笼流程及清洗流程) 、损坏率、整体消毒清洁流程、小鼠饲养环境条件(换气次数、风速及氨浓度) 、笼盒内噪音、断电或机械故障的报警系统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 结论 EVC 笼架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及更容易清洗,观察、换笼操作相对简单,配件损耗低且能耗更低,但 IVC 清洗及隔音效果表现更佳。 结论 EVC 是一种节省空间、节能、环保且绿色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小鼠模型,以蔗糖水消耗实验作为抑郁核心症状之一——快感缺乏的检测方法.将4周龄雄性小鼠(C57BL/6)持续6周暴露于一系列轻度应激中,每周检测蔗糖水消耗.应激包括:令小鼠恐惧的气味、噪音、饲养笼倾斜、潮湿的垫料、无垫料的新饲养笼、照明...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科研所用的大小鼠必须饲养在舒适、无应激的屏障环境中,但在自动化养殖条件下,机器人在搬运鼠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大小鼠造成刺激。为了减少大小鼠在搬运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同时缩短搬运时间、降低搬运能耗,提出一种搬运机器人运动参数优化方法,根据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建立关于大小鼠舒适度、搬运时间和能耗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基于正态分布交叉的NSGA-Ⅱ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合养殖企业的实际需求对Pareto解集进行分析与选择。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能较好地解决搬运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对大小鼠造成的应激性刺激问题,并且还能有效平衡机器人的作业时间和能耗。  相似文献   

8.
成年比格犬能量需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岁左右健康实验用成年雄性比格犬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每只在代谢笼内单笼饲养,用不同能量水平日粮饲喂6周,每周称重,第三周收集犬的粪便,共收集4 d.依据试验期犬体重恒定做为判定标准,得到成年比格犬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281KJ.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独立通风笼盒系统(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 IVC)内环境的舒适性,保证笼盒内实验动物的生存和健康,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及氨浓度进行测试,并对笼盒内传热传质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为实验动物生存环境(密闭建筑空间、设备)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小鼠75只,按数量递增顺序随机分为5组,饲养于同一架IVC设备内,分别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和氨浓度进行连续7 d的测试。结果 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笼盒内和房间内的温度差变化基本一致,相对湿度差和氨浓度差逐渐增大;同时笼盒内、外的氨浓度差同动物数量和时间均相关,有显著差异(P<0.05),即动物只数越多,时间越长,氨浓度差越大。结论 IVC笼盒内温度受设施内温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主要与送风空气相对湿度和换气次数有关;氨浓度与换气次数和动物只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牡丹鹦鹉原产于非洲等很多地区。70年代中期北京动物园赴非洲的动物采集组在坦桑尼亚收集和捕捉到野生牡丹鹦鹉400余只,并于1975年初航空托运回京,这是我国饲养展览牡丹鹦鹉的最早记录。据说此后国内玩赏笼鸟者通过不同渠道,又从日本、美国引进部分笼养种。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园和居民都饲养和繁殖这种鸟,成为我国笼鸟养殖业中的常见种。按玩赏笼鸟者的习惯及北京市场通用名称,较常见品种有棕头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红头牡丹鹦鹉、蓝黑头牡丹鹦鹉、黄头脸牡丹鹦鹉等近十个种和人工品种。野生原种牡丹鹦鹉体羽以嫩绿色为主,头部分别为黑褐色、棕褐色、桔红色或金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为多种病毒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纯合Ifnar基因敲除小鼠,以1雄2雌的合笼方式进行饲养繁殖,从仔鼠中提取鼠尾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结果 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成功,获得了一批基因敲除鼠,使用PCR方法成功鉴定出Ifnar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独立通风笼盒(IVC)系统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条件对SPF级BALB/c和C57BL/6两种近交系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BALB/c和C57BL/6小鼠以雌雄2∶1比例随机饲养在IVC饲养环境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下7个月,观察比较两种品系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不同周龄的体质量变化、离乳率和交配间隔时间等繁殖和生长能力指标。结果在IVC饲养环境下两种品系的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哺乳期及离乳后仔鼠体质量,离乳存活率和交配分娩间隔时间等指标与传统的屏障饲养环境下的相同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IVC系统与屏障环境相比,小鼠繁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小规模的实验动物可以在IVC系统中进行生产繁殖。  相似文献   

13.
能量收支反映的是自然条件下动物的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是动物生存机制和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小型哺乳动物能量收支的方法是采用代谢笼测定法,其不足是:在实验过程中,动物的体重一直在降低,而实验结束后,动物的粪便、尿液和食物残渣不易准确分离出来,这样就影响到采用该方法测定动物能量收支的准确性.使用烘干的巢材,保持动物在原饲养笼中,减少环境变化对动物造成的影响.比较了使用巢材和在原饲养笼中使用金属网垫两组动物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在原饲养笼中使用巢材测定能量收支状况能更好地反映动物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利用普通的大鼠笼,改造成廉价的大鼠代谢笼,用于大鼠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和药代动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主要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剂量,在进行动物动物体内药物代谢试验时,均需应用实验动物笼器具代谢笼。代谢笼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动物实验的准确性,该产品国家未颁布相关标准,江苏省是该产品生产大省,约占国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领域试验80%以上,因该产品至今无标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领域反映强烈,迫切要求相关标准尽快制定。按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苏质技监标发[2007]202号“关于下达2007年度江苏省工业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繁殖和鉴定PAX-8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种基因型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鉴定,将其雄性杂合子与雌性杂合子交配,依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果PAX-8杂合子小鼠的繁殖和饲养均获得成功,亦获得了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是从杂合子中获得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初步明确大丽轮枝菌响应赤霉素的机理,利用野生型大丽轮枝菌菌株V592为材料,用0. 1μmol·L~(-1)植物来源的GA_3进行处理,3 h后收集样本,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以期筛选和明确大丽轮枝菌响应GA_3的差异表达基因及代谢通路。通过Illumina测序,得到大丽轮枝菌10924条功能基因,其中161个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70个上调基因,91个下调基因;采用GO、KEGG注释库分别对161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发现主要涉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丙酮酸代谢、二羧酸代谢,生物合成抗生素和碳代谢等相关通路。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大丽轮枝菌响应外源植物激素GA_3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玉屏风散为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用于小儿慢性咳嗽、慢性肾炎等治疗,具抗炎、抗氧化活性、抗疲劳作用。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玉屏风散对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模型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解释。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玉屏风散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14 d,采用GC-MS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血清中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获取差异性代谢物信息,构建代谢通路对抗疲劳作用进行解释。结果表明:玉屏风散高剂量组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模型组;给药组小鼠代谢轮廓趋近于正常组,表现一定抗疲劳作用。确定了血清中18种差异代谢物与负重力竭游泳模型有关,涉及的3条主要代谢通路为:亚油酸代谢,甘油代谢以及磷酸肌醇代谢。推测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对负重力竭游泳模型小鼠发挥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遗传上有缺陷的动物,具有能够近似地模拟人类某些疾病的特性。因此,常被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其中T细胞缺陷的裸小鼠在国内外最常用,特别是在肿瘤研究中应用更为有效。为推广扩大该实验动物在我省的应用,我们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方针,建立了小规模的饲养繁殖体系。保种及生产繁殖的裸小鼠饲养在隔离器中,实验用裸小鼠饲养在层流架中带滤帽的笼盒内。着重抓好环境控制,消毒灭菌,营养和人员素质等关键环节,取得了裸小鼠在我单位的首次繁育成功,并应用于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昆明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昆明系小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方法:收集小鼠3.5d胚龄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原位杂交、细胞核型分析等对细胞集落进行鉴定.结果:KS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结论:昆明系小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以发育成ES细胞,并能进行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