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雷雷  张传忠  艾光富  盖涛  黄梅玲 《科技信息》2010,(35):J0055-J0056
对滤带式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某滤带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包括压榨辊、机身、张紧装置、调偏装置等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并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滤带式固液分离装置的机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艾光富  张传忠  解雷雷  盖涛  黄梅玲 《科技信息》2010,(35):J0067-J0068
对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的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对某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包括转鼓、挡液板、二次滤网、多功能毛刷等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并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的机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H13钢在电渣锭退火、锻后退火和淬回火三种状态下的析出物特征.利用碳膜萃取复型,通过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和能谱分析发现方形、圆形及尺寸在200 nm以下的不规则碳化析出物,并确定它们分别为V8C7、Cr23C6和Cr3C2(Cr2VC2).研究了这些析出物的演变规律,并对其在液相区、固--液两相区和固相区的析出规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根据热力学计算及电子衍射标定结果发现,Cr23C6和V8C7在液相区及固--液两相区均不能析出,当冷却到固相区时它们才开始析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固溶度积公式计算及热模拟实验,对不同热装和加热温度条件下的无取向硅钢铸坯中析出相进行了研究.在低于950℃热装时,铸坯中AlN的析出量和尺寸不再变化,但MnS和AlN-MnS的数量及平均尺寸随着热装温度降低而进一步增加,并在温度低于600℃时达到最大值后保持不变.与1200℃相比,1100℃加热的铸坯中AlN、MnS的总固溶量相对更少.相比850℃热装,600℃热装再加热到1100℃的铸坯中AlN和MnS的总固溶量更少,且AlN和MnS尺寸更大.合适的热装温度和加热温度分别为600℃和1100℃.  相似文献   

5.
基于规则熔体理论和平衡反应基础,对连铸工序X80管线钢中碳化物、氮化物析出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Ti、Nb及Al的碳化物、氮化物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固液两相区,TiC0.005N0.995和TiN分别在1785K和1784K时开始析出;奥氏体相区,碳化物、氮化物析出先后顺序为NbC0.64N0.36、NbC、NbN、AlN、TiC,相应析出温度为1457、1404、1354、1267、1226K;γ→α相变过程中,TiC发生相间析出,Nb主要以NbC形式析出,AlN析出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选用乙醇作为沉淀剂,对鞘氨醇单胞杆菌Sphigomonas sp.WG产威兰胶的提取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考察了发酵液加热处理、固液分离方式、乙醇用量、沉淀温度和沉淀时间对威兰胶提取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威兰胶溶液粘度的影响。优化后的威兰胶醇沉工艺为:发酵液与乙醇的混合比例为1∶5.5(体积比),乙醇沉淀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0℃和6 h,威兰胶沉淀物采用过滤分离,最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获得成品。  相似文献   

7.
在GCr15轴承钢扫描电镜观察中发现有两类复合TiN夹杂物,分别为:TiN-MnS和TiN-MgO-MgAl_2O_4-MnS。热力学计算表明,GCr15轴承钢中TiN夹杂物在固液两相区析出,MnS在固相区析出,Mg元素部分来源于炉衬中MgO被钢液中溶解的碳侵蚀还原,[Mg]与[O]将已经形核的Al2O3改质为MgAl_2O_4。TiN-MgOMgAl_2O_4-MnS的析出顺序依次为:MgAl_2O_4、MgO、TiN、MnS。MgO可作为TiN的形核质点;MgAl_2O_4若作为MgO、TiN、MnS的形核质点,取决于其周围元素的类型以及析出温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新型感应加热工艺,通过固-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铝复合材料.由于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会影响结合层厚度的形成,根据感应加热原理及其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快、铝融化温度高以及铜铝材料紧密接触等特点,对已有焊接设备进行改进.使用直径为0.1 mm、可耐高温的镍铬-镍硅(NiCr-NiSi)表面瞬态热电偶对铜铝接触面之间的温度进行测量,设计与制造了加热时间控制器及热电偶测温装置,得到在焊接过程中不同感应加热功率条件下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工艺曲线,得知铜铝运用感应加热工艺进行焊接时,不同加热功率对应不同的加热时间,感应加热功率越大,加热速率越大,所用加热时间越少;当感应加热功率为12.63 kW、加热时间为24 s时,所制备的铜铝复合材料结合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TEM)以及电解分析等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加热工艺下,含Nb钢、含Ti钢以及Nb-Ti钢的奥氏体晶粒粒径长大规律和第二相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增加或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粒径逐渐增大,钢中第二相析出物数量减少、粒径增大;在相同加热工艺下,Nb-Ti钢的奥氏体晶粒粒径比含Ti钢和含Nb钢的小;加热至1 200℃时含Nb钢中Nb基本全部固溶,而当加热温度升至1 300℃时,含Ti钢中仍有TiN无法固溶。Nb-Ti的复合添加使Nb元素的全固溶温度从1 200℃提高至1 250℃;当加热温度为1 150℃和1 200℃时,细小的第二相粒子Ti C和NbC的固溶是造成该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粒径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翻袋过滤式离心机是北京化工大学专利产品,专利申请号02257165,授权日:2003年10月01日。翻袋过滤离心机除具有常规过滤式离心机的优点,还具有自动出渣、不留残余滤饼、不损坏固体颗粒、操作简单、对物料适应性强、全密闭结构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固液分离设备。适用于分离含固相颗粒≥0.005mm的悬浮液。翻袋式离心机可处理需要余湿量很低的滤渣和纤维状物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铝钛中间合金和硼盐联合使用对 ZA2 7合金进行变质处理 ,并加热到液 -固相区不同温度 ,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等温热处理 ,以观察所获得的 ZA2 7合金半固态组织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经过变质处理后的合金在液 -固相区 46 0℃和 470℃保温 30~ 6 0 min可以获得较好的球化的半固态组织 ,其中在 46 0℃保温 6 0 min时球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微波加热再生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波加热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是一种有望解决过滤体热再生易损坏难题的新颖方法。本文针对自行设计的过滤体微波加热再生系统建立了一个 2维非稳态传热传质模型。模型考虑了再生过程中微波空间加热、二次空气、微粒燃烧等众多因素 ,并得到了实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空气保温层、二次空气流速及含氧量、过滤体中微粒沉积量、微波功率及微波加热时间等因素对再生效率、再生速率、再生温度及再生时间等参数的影响。所获得的优化参数被用于实用装置的控制 ,使再生过程缩短到 5~ 7min,而再生温度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过滤操作,由于料浆的多样性和分离要求的不同,因而过滤设备也是品种繁多。现今工业上常用的过滤设备有吸滤器、压滤器、板框式压滤机、真空过滤机和过滤式离心机等。这些过滤设备所用的过滤介质,通常是由夫然纤维、合成纤维、或金属丝编织成的各种滤布。在某些工艺条件下,由于料浆的化学腐蚀性较强,滤布就不耐用,或者过滤设备缺乏合适的结构材料。颗粒材料的烧结物、具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微细孔道,是一类新  相似文献   

14.
QuickPress活塞圆筒装置样品装填难度大,耗材价格高.本文自主设计并加工出一套该装置的样品仓装填耗材,具有装样操作简单快捷,耗材价格低廉等特点,适用于导体材料、腐蚀性材料、氧化物材料等样品的高温高压实验.温度标定后使用该套耗材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时,不需要安装热电偶,根据加热功率即可确定样品加热温度,可进一步简化实验操作流程、节省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旋流器无法对粒径在10 μm左右的固相颗粒进行有效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过滤分离与旋流分离相结合的新型结构,并对内部流体速度场、压力场的变化和空气柱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对过滤介质的过滤通量和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下新型旋流分离一体机具有更稳定的内部流场,内部速度、压力降更大,当粒径大于5 μm后旋流分离一体机的分离效率迅速提高,在10 μm 左右的固相颗粒的分离效率能够达到65%~85%,而实验所用普通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Nb微合金钢中固溶Nb和非固溶Nb定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化学溶解、过滤分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等步骤。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钢中固溶Nb的含量。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Nb在加热过程的溶解行为、热变形过程中析出行为,为定量研究Nb在钢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JMatPro分析了钍基熔盐堆用Ni-Cr-Mo系高温合金GH3535相析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冷轧态GH3535合金无缝管的晶粒尺寸及其均匀性、碳化物析出特征、硬度、拉伸性能等的影响规律,观察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拉伸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了GH3535合金的拉伸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在900~1500℃之间,GH3535合金的平衡析出相为富Mo的M6 C型碳化物,M6 C相在固液两相区时便已经开始形成,M6 C相析出所对应的鼻尖温度为1200℃;固溶温度低于1200℃时,合金晶粒尺寸缓慢长大,当固溶温度提高到1230℃,晶粒出现快速长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160μm;1180℃保温10 min,合金晶粒尺寸的均匀性较好.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合金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GH3535合金的拉伸断裂机制为微孔聚集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悬升式(垂直螺旋输送的机械方式)连续过滤技术进行了污水连续过滤、悬浮物富集分离、清水稳定排出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螺旋转速、滤层高度、过滤速度以及操作时间对悬升连续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出口水质及连续稳定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为悬升连续过滤装置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子蒸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自由程的原理 ,对含有不同物质的物料在液—液状态下进行分离的技术。它能使液体在远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将其所含的不同物质分离 ,从而能解决大量常规蒸馏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尤其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料的分离。该成果开发成功了分子蒸馏工业化生产成套装置(1~ 10 0 0L/h)及生产技术 ,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 :开发了能适应不同粘度物料的多次旋转布料结构和多点进料结构 ;独创设计了离心力强化成膜装置 ;设计了独特新颖的动静密封结构 ;开发了能适应多种不同物料温度要求的多段加热方式 ;优化了真…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纵横》2002,(5):29-29
该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厌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废水高效厌氧污泥床处理装置为矩形或圆形,在污泥床内实现了两相厌氧工艺,使两类细菌处于最佳的环境。该技术首次提出来用悬浮泥渣层澄清的原理设计三相分离器的固液分离区,并以流体改变流速时压力发生变化(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变)的原理设计气液分离区,开发出了全新的三相分离器,将产生的沼气、水及菌体污泥有效地分离。同时在布水器设计中也有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