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新工科背景下,伴随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势在必行。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升级对材料人才的需求为契机,依托课程群、瞄准应用、聚焦前沿,构建了分阶段多层级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以能力为评价指标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依托三个层次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螺旋渐进式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胜任新产业、能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卓越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立足234工程,构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课题,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实施“234”实践教学工程,达到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目标,以提高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水平,加深高校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与创新,加快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文章遵循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应用型院校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基础上,融入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工程应用需求的元素,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平台.构建以教学展示、课内实验、课外实训、创新实践等实践平台,同时融入交叉学科知识,构建工程技术应用实训平...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致力于培养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学生对该专业有一定的现场动手能力,现场动手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为以后的现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现场工程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进度。通过对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视,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5.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培养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实干型应用工程人才为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专业课程《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从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开展《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课程练习与工程项目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初步探讨了新工科代表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需要精通智能制造、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等专业的技术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只能由相关院校来完成。具体到一些对口专业,我国相关高等院校就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文件要求,在理论教学、实践环节、顶岗实习等领域开展积极的改革探索,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智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培养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培养计划、专业开发、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合作、开放办学等。本文论述了合作共建目、合作伙伴选择及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试点专业为例,研究基于跨国公司GE智能平台"大学计划"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讨了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着重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一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对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急需的机电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  相似文献   

9.
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工程能力的基础.以机械CAD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等办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重点论述在教学中注重增加实践环节,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万义星 《奇闻怪事》2009,(11):79-79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工程实践教学训练基地,在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创新,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培养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以此大赛为契机,紧扣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阐述了赛车的总布置、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等,在设计、制作和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领,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手段,积极鼓励学生多方案多思路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参与该大赛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构建注重学生创新实践素质模式的平台,对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效果显著,可以满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对该类精于专业理论、长于实践应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付洲 《科技资讯》2009,(27):204-204,206
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教学是其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出了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回归工程实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新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受师资、学术水平的影响,只能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和管理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明确实践教学为主线,以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实施平台,建立良性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为契机,结合大连海洋大学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理念,阐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为培养具有海洋特色、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优化对机械电子人才的需求和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重建的必要性,从系统论角度建立了实践教学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能力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机电专业主要课程和机器人技术知识,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方向的实践课程结构,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设计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不同层次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推动了机电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创新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最快的专业领域之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办学实践中,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课外重视不足的现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构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培养有“大工程意识”的电子信息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成果和学科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结合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际,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高水平科研课题为依托,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改革以及加强科研训练为抓手,通过采取教学、实践、科研、生产相结合等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成果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我校传统的教学优势,也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需要强化的教学特色。本文分析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以石油专业特色为基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和油田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背景下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具有以需求引导、注重实践的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发,提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体系与改革办法,以完善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通过教学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平台达到了拓展学生机器人技术综合素养和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校工科专业自主创新人才是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与"卓越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工程实践教育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根据其发展特色分析七个关键问题,从"四大方面、五种层次、六类实践"深度剖析创新教育的开展,建立自主创新工程实践教育的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的体系,提出创新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解决符合工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