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达 《科技资讯》2014,(5):149+151-149,151
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个、我国第三个世界遗产项目。本文从剖析开平碉楼的文化象征含义起笔,通过开平碉楼的管理现状与特点,以探析中国社会深层次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意义,并且刍议申遗热潮中的国家认同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展示给公众和后人,而旅游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大众旅游会对遗产资源商业化利用,从而使遗产资源面临退化和枯竭的危险,但是原真性、科学、合理的旅游在更大层面上有利于遗产的保护。文章分析了当前开平碉楼遗产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开平碉楼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羌族碉楼的选址、用材、结构布置、施工质量等方面分析羌族碉楼优越的抗震性能,从建筑结构出发诠释羌族人民千百年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11,20(13):58-58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立于一九八二年,座落在著名的碉楼之乡———山水宜人,风景优美的开平。28年来公司黄永强总经理远见卓识、锐意创新、毫不动摇地秉承前瞻思维、科学发展、全球眼光、精品战略、务实进取、从善管治的理念。带领员工成就公司的一路辉煌。成为蜚声国内外专业生产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著名企业。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将两方的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聚落布局和没计相结合化创新,具体说明华侨化是一种时代先进化,应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6.
袁博  吴冠仲  柳杨  李虓  沈林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0902-10909
羌族碉楼是羌藏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历史文物价值。近年来地震频发,四川阿坝州、甘孜一带羌族碉楼出现开裂、崩塌等病害,为有效保护该类历史文物建筑,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耐震时程分析、Pushover分析等技术手段验证了钢筋笼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碉楼需要通过加固措施提升结构整体刚度。加固后的碉楼屈服位移有小幅增长,延性提高17.2%,峰值承载力提高37.5%。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加固后碉楼出现轻微、中度、严重和完全四种损伤状态的概率明显小于原结构。加固措施对结构延性和承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也能有效降低结构易损性,加固措施合理,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鹰嘴河村是四川阿坝州茂县地区碉楼最为集中的地方,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该地碉楼受到了一定损毁,引起了政府、广大学者及游客的重视,本文通过深入鹰嘴河村的田野调查,广泛仔细地收集资料,详细介绍了鹰嘴河村民认知观念中的碉楼——“呐”,以此来探索他们对碉楼的本土认知,并通过这一调查研究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开平碉楼与村落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农民土地意识观察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赋予了乡村土地新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为农民土地意识回归创造了时间与空间的可能性,使当地农民从"抛荒、卖地"转向"代耕"甚至回归到传统土地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从对华侨称谓的改变说开去在清朝最后的四十多年,出现了“华人”、“华商”和“中国绅商”等称谓。晚清政府自1876年以后,在一般涉及到华侨的官方和半官方文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华民”、“中国人民”和“中国商民”这样的称谓,并以“华商”和“华侨绅商”来特指华侨商人。这些称谓最初是由沿海各省的高级官员以及同华侨有直接  相似文献   

10.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之一.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厦门设立了租界,并建设了大量的领事馆、教堂及其他欧式建筑.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了鼎盛期,与此同时.海外华侨及归国华侨也在厦门建设了大量的商业建筑.并落地经商,使得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厦门也因此有了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导的“嘉庚”建筑(以厦门大学、集美学村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一场关于建筑文化与城市生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于6月11日会同杭州市城科会举办了“东部科技沙龙”,主题是:根据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的战略方针和树立城市优美形象的要求,探讨“城市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座谈: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建筑形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建筑精品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典型实例等等。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唐葆亨、原杭州市副市长王邦铎、著名园林建筑专家施奠东、卜昭晖,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杰、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梅钧安等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议气氛十分热…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经做过海外华人调查,主要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去日本和美国的年轻一代侨民,本文称之为“新华侨华人”。调查内容之一是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文化认知。本文就旅日华人的春节情结以及传统节日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知的关系做简要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第二届中国(水口)水暖卫浴设备展销洽谈会10月22日在开平圆满谢幕。这次盛会集展示、交易、研讨、文化旅游于一体,展会上成交活跃,投资金额6800万美元,贸易成交额达3.36亿元人民币,为把水口打造成“水暖卫浴王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次展销会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广东省经贸委和开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开平市水口镇政府,中国(水  相似文献   

14.
地处"藏羌彝文化走廊"的白龙江流域,历史上是南下陕西、四川、云南,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必经的中间地带,是民族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从青海藏族的庄窠院、碉房,宕昌藏族的木笼房,四川羌族碉楼,直至云南彝族土掌房;从环底半地穴居,到半地面、半地穴居,再到地面楼居的民居建筑形制,结合历史空间地理和考古资料分析,沿着"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下半缘,民居建筑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空间及其文化类型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一条连续的、系统的和完整的"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发展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5.
囊赛林庄园的军事防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对囊赛林庄园的防护墙、碉楼、望楼及城濠等防御设施进行分析,介绍了囊赛林庄园建筑军事防御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侵占我国东北,在国外受尽欺凌和歧视、一向爱国的旅美华侨,无不义愤填膺,纷纷发表宣言,力主坚决抵抗。“七·七”全面抗战开始,华侨群情沸腾,无比兴奋。全美国凡有华侨居住的城市,纷纷成立抗日救国会,号召团结抗战到底,进行募捐。八年抗战期间,旅美华侨为抗日共捐款约十亿美元。在华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的各种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纽约华侨店馆联合会”(简称衣联会)捐献救护车一举。当时纽约华侨洗衣店很多,衣联会做了  相似文献   

17.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二字出白《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中国科技发明之父——鲁班(公输子) 诞辰2512年,由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鲁班研究会、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等共同发起主办的“鲁班文化展览”最近在中国科技馆举行。  相似文献   

19.
汕头“星华日报”是华侨大资本家胡文虎出资经营的,创刊于一九三一年六月,到一九三九年六月日寇攻占汕头停刊,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又复刊。三十年代的“星华日报”曾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的斗争,取得了颇大的胜利,对潮汕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和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作出了一定贡献。一九三五年一位海外华侨文化工作者,称赞“星华日报”为“华南最优秀的报纸”。当年曾在潮汕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老干部,近年回忆“星华日报”时,有的赞它是潮汕地下党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的主要舆论阵地,并  相似文献   

20.
西藏宗堡建筑和庄园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宗堡建筑和庄园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文章对江孜宗、桑珠孜宗等宗堡建筑和囊赛林庄园、甲马赤康等庄园的防护墙、碉楼、望楼及护城濠(河)等防御设施进行分析,扼要地论述了西藏宗堡和庄园建筑的军事防御特色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