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特别是现代大学生,对网络虚拟世界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课题以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情况,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和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反映出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提出怎样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及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的可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重要手段,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基本特征的研究,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提高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素质,使他们不仅能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交往,而且能健康、有道德的进行网络交往,真正成为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试论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双重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上网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最酷,也是最热衰的学习和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思维观念、个性发展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观、身心健康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增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等措施,才能把它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更好的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张琦 《科技资讯》2010,(21):202-202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促使人类的道德生活从现实社会进入虚拟社会——即网络交往道德生活领域,由此诱发的网络交往道德问题,己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也不例外。正视高校学生网络交往道德问题,探索实践中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伴随信息技术走入现代科技,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在尽享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沉湎于网络而忽视了与人的沟通、交往。大学生迷恋网络交往带来了浪费时间、信念缺失、心理障碍等危害,因此,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有效交往,进一步提升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实际沟通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己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网络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促进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学生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并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学者们纷纷从心理学、法律、网络技术和管理学等角度分析和研究此问题,这些研究对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同时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必须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辅导员的工作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借助校园媒体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姚锦秀  梅武成  郑定达  项甜美  沈陈庚 《科技信息》2011,(17):I0007-I0007,I004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在大学生专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良性推动作用。构建一个既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贴近大学生成长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习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又具备校园特色的校园网络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也对大学生礼仪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礼仪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新课题。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网络礼仪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模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特征向量空间及网络行为方式特征向量模型,基于此模型给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模糊向量表示方法以及描述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模糊向量空间的生成方法,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来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依据大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特征对他们进行模糊分类,针对分类后得到的每个大学生行为方式类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习,进行积极的网络交往,树立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