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闽东畲族三大区域的家居建筑,其形制规范与空间功能呈现出一种灵便与恒定的辩证关系,构成与盘瓠崇拜方式相联的二级递变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池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4(3):104-109,117
麻阳苗族自治县具有深厚的盘瓠文化底蕴,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界对其罕有研究,尤其是漫水村的花灯戏,与麻阳的盘瓠文化有着强烈的相关性,是漫水村的一系列相关的盘瓠信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尝试从盘瓠信仰和花灯戏的关系人手,介绍漫水花灯戏的起源、展演以及笔者对漫水花灯戏的思考,从而深入分析漫水花灯戏。  相似文献   

3.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瓠传说在中国畲、瑶、苗等族群中广为流传 ,成为族群的集体记忆。它解释了这些族群的族源 ,为盘瓠即祖先信仰提供了支撑 ,衍生出“缠头和绑腿”、“留长发”和不食狗肉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伴随着传说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盘瓠传说实际上是这些族群神圣的口述史 ,坚固着这些族群的自我认同 ,也成为区别其他族群的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瑶族的《密洛陀》、《盘瓠》、《伏羲》等神话传说的分析,对瑶族先辈的宇宙观、人类起源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这对我们了解瑶先辈的思想和智慧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盘瓠神话是著名的南方少数民族族源神话,其中的人犬婚姻、葫芦崇拜和后代族内婚配有南方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民族神话天然地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相同的文化认同维系着民族情感,盘瓠神话自然也是如此。同时,审视异域神话,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神犬图腾的神话信仰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其他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6.
盘瓠神话传说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汉文化影响,五溪苗族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它以浪漫的文学色彩、神秘的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服饰语言延续着这一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表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7.
盘瓠神话、关羽传说及蛇郎故事等多种口承文本皆出现“室”的意象。“室”为一个神圣的空间 ,在里面 ,盘瓠、关羽和蛇成为超自然物 ,并呈现为原本的生命样式。“室”的内外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故而“室”的边界往往会被人为地洞穿。而一旦禁忌被打破 ,神圣的过程便告终止。能不能充分享受“时间”的恩惠 ,这是民间判定是否为“神圣”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8.
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别山区的蛮人是以盘瓠蛮为主体的部落联盟,廪君蛮是其中重要成分.大别山区蛮人与南、北政权的关系是当时民族融合大高潮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但蛮人部落与各族的融合又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瓠之用     
<正>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瓠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看到结的瓠很大很大。我用它盛水或其他液体,它因质地太脆而禁不起举。我把它剖开作瓢,它又平又浅,装不了什么东西……"庄子回答:"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你有这么大的瓠,  相似文献   

10.
基于Pro/Mechanic的鼓形齿端齿盘齿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廓弹性变形是影响鼓形齿端齿盘精度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利用Pro/Mechanic对鼓形齿端齿盘齿廓的弹性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齿廓弹性变形与压力角和齿面直径的关系.分析结果对鼓形齿端齿盘优化设计和工艺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民间“国”字号评选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民间“国”字号评选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民俗文化和重视民俗文化的力量,把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心理充分释放出来。民俗文化无论是从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角度,还是从民俗控制的角度来分析,都是民间“国”字号评选中不容忽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文艺创作中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机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艺术思维离不开形成人类民俗心理结构的民俗思考原型;它的三个层次(类化思维、自觉思维、艺术思维)都与民俗心理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心理中的野性思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发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结构的思考原型在创作中体现为两重作用:一是制导作者构思的整个过程;二是定位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之艺术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宋代两浙地区民俗诗创作十分繁荣,专题民俗诗大量涌现。专题民俗诗从纵横两个方面拓展了宋诗题材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深度,并强调表现手法与民俗主题的契合度,其典型的表现手法有情境特写、全景鸟瞰、流程展示以及群像展览等,皆是对宋诗表现手法的丰富与拓展,增强了诗歌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度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浓郁的非洲文化气息的评述,向人们展示出非洲传统意义上的上帝的形象与西方的上帝相去甚远,它在美籍黑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剖析了莫里森的小说中非洲文化传统的深刻意义:如果黑人放弃自身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古典民俗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史 ,以及西方现代民俗学史 ,论述民俗研究之基础为描写民俗学。进而论述中国民俗学学派之基石 ,为对中国民俗事象之六维立体思维的微型研究和立体描写研究 ,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现状及其渊源、历史沿革与演变、风习萌芽与未来发展趋势 ,以及民俗事象所反映的民族心理的探讨与记叙。再进而论述描写民俗学的四个主要方面的作用 ,和对兄弟学科的关系。最后论述在厚实的描写民俗学成果的基础上 ,可以获得厚实的历史民俗学、比较民俗学、理论民俗学成果 ,从而建构起绚丽多姿、放出异彩的中国民俗学学派  相似文献   

16.
山东民俗和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大量的方言现象和民俗事象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就方言与民俗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方有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汇。“因民俗而生成的方言,主要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民俗要素来追溯方言的民俗语源。”方言是民俗的载体,具体到各个地区的方言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体现了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发生和流布具有了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民俗学为背景的学者从借助民俗学破案释疑到建立独立的文艺民俗学学科,所走乃是一条自觉建构理论的路径,而从事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学者走的却是一条批评实践的路径。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建构如今遭遇瓶颈,文艺民俗学的批评实践与理论建构亦未形成良性互动。从文艺民俗学的意识形态、符号和学科属性等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反思,或许有助于我们突破当前文艺民俗学理论建构的瓶颈;通过对作家文学的文艺民俗批评以盘活文艺民俗学理论谱系亦并非一种奢望。而走向文化批评才是丈艺民俗学成功突围学科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的实用功能;到了90年代末,钟敬文先生更是把应用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之于与理论民俗学、资料民俗学和历史民俗学并重的位置。进入新世纪,加强民俗的应用研究,对发展中国民俗学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