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备粉状氧化淀粉,研究了pH值、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的pH值为9.0、氧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小时.  相似文献   

2.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备粉状氧化淀粉,研究了pH值、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的pH值为9.0、氧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小时.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设计正交实验,采用催化氧化湿法研究了pH值、过氧化氢、硫酸铜、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淀粉的催化氧化效果,制备出活化的氧化淀粉,采用丙烯酸对氧化淀粉接枝改性,制备了绿色环保型黄土固化抑尘剂.结果表明:pH=9、过氧化氢用量8 mL、硫酸铜用量为淀粉干基的0.01%、温度65℃、时间2 h时,玉米淀粉的部分羟基被氧化成羧基,羧基含量达到0.371%,达到良好的氧化效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表面.用氧化程度最佳的淀粉作基料,把丙烯酸单体接枝在氧化玉米淀粉上,合成了一种新的绿色环保型固尘剂.喷洒后黄土表层硬度达71.4 HA,具有良好的黄土固化抑尘效果.  相似文献   

4.
TEMPO/NaBr/NaClO体系下氧化淀粉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2,2,6,6-四甲基-1-哌啶氧基自由基(TEMPO)和NaBr为催化剂,NaClO为氧化剂,制备了氧化淀粉,研究氧化剂用量、氧化介质的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淀粉适宜的氧化条件为:NaClO质量分数为35%(以淀粉质量为基准),氧化介质的pH为10.5,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5 h,此条件下氧化淀粉的羧基质量分数为5.30%,得率为88.8%。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氧化淀粉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氧化淀粉的应用性能,氧化淀粉的糊液黏度由100 mPa.s下降至3.0 mPa.s,透光率由47.86%增加到94.19%。  相似文献   

5.
次氯酸钠轻度氧化淀粉的性质及交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木薯和马铃薯淀粉经有效氯含量小于1%(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氧化后的理化性质及反应机理.发现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随次氯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马铃薯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均比木薯氧化淀粉高.Brabender粘度仪分析表明,当有效氯含量小于或等于0.3%时,氧化淀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都较原淀粉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效氯含量为0.9%时,木薯和马铃薯淀粉在1733cm^-1和1714cm^-1处产生了吸收峰;而当有效氯含量为0.1%时淀粉在此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或消失,在1150cm^-1附近处的吸收峰有所加强.由此推测淀粉轻度氧化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此反应为淀粉氧化后的醛基与邻近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CuSO4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制备木薯氧化淀粉。通过产品中羧基含量和峰值粘度,评价木薯氧化淀粉抗凝沉性的变化情况。探索了CuSO4和H2O2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控制一定的pH和温度,添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可制备抗凝沉性木薯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7.
新型快干氧化淀粉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新型快干氧化淀粉粘合剂的研制.以淀粉粘合剂的粘度变化率和失水率为指标,选择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PVA、尿素及膨润土含量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对氧化淀粉制备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对粘度变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氧化剂用量,而对失水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膨润土用量.最佳工艺条件是以50 g木薯淀粉投料计算,氧化剂用量8.5 g,氧化时间45 min,PVA用量1.0 g,尿素用量3.0 g,膨润土用量5.0 g.  相似文献   

8.
以磷钼钒多阴离子[ PMo11 VO40]^4-、[ PMo10 V2 O40]^5-、[ PMo9 V3 O40]^6-为构建基元,分别和1-辛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以这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为氧化性催化剂,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应用于淀粉氧化实验并比较它们的催化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用[Omim]4H[PMo10V2O40](OP-MoV2)作催化剂时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对氧化程度和粘合剂性能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对高锰酸钾和次氯酸盐法所制得的氧化淀粉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标签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标签胶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固含量、淀粉的用量和pH值对胶粘剂的各项指 标的影响,该胶粘剂适用于啤酒生产线上的高速贴标(36000只/小时)。它具有游离甲醛量低,初粘力强、 耐水性好和储存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高强快干淀粉粘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玉米淀粉用高锰酸钾氧化制备氧化淀粉的方法及产品性能,该氧化淀粉可用于瓦楞纸箱,纺纱工业中纸管及贴面瓦楞纸,可替代泡花碱,PVA粘合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羧酸型两性淀粉制备的制备方法及机理,具体包括采用了交联-氧化-醚化-交联复合反应的湿法新工艺;同时,还采用了红外光谱、SEM、XRD、胶体滴定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变性淀粉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变性化学反应发生在颗粒的非晶区,颗粒形貌保持完好,该淀粉的阴阳离子取代度分别达到0.018和0.033,50ºC、6%固形份的粘度为258cps。  相似文献   

14.
NaClO─VAC改性玉米淀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次氯酸钠进行预氧化,然后以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乙酰化,合成了醋酸淀粉酯.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找到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为m(淀粉):m(VAC)=1∶1.2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pH值8~9,在此条件下制得产品的取代度为0.0386.  相似文献   

15.
以石墨粉为原料,根据改进的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烯,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富集的羧基与乙二醇和酰氯化的4,4′-偶氮(4-氰基戊酸)的反应,进一步得到氧化石墨烯表面负载的4,4′-偶氮(4-氰基戊酸),以此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oxidized graphene-g-PMMA)杂化材料.采用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频率依赖下的样品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已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的导电率及介电常数较氧化石墨烯分别降低了0.098S.cm-1和34 000.  相似文献   

1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酸解氧化淀粉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马铃薯酸解氧化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盐酸浓度为0.5 mol/L,过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为50 m in的条件下制得的马铃薯酸解氧化淀粉的黏度最低,抗凝沉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制备氧化淀粉粘合剂的过程,重点研究了影响该粘合剂粘度及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找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林宝凤  封欣  郑安雄 《广西科学》2006,13(4):293-296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研究F eSO4、CuSO4和N iC l2的催化作用,分析比较重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所制备的氧化淀粉的特性,探讨残留的重金属离子对氧化淀粉凝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中,F eSO4的催化作用最强,其催化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最大,CuSO4催化作用次之,N iC l2不起催化作用。铁、铜离子一方面通过催化作用提高了氧化淀粉的透明度降低了粘度;另一方面残留的铁、铜离子对氧化淀粉的凝沉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