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藻的生物学特征,埋藏及保存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成礁过程,认为它与地质历史时期其它生物礁的成礁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东昆仑地区早二叠世生物礁带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昆仑早二叠世生物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山南坡,生物礁的礁核相带沿托索湖-花石峡一线分布。在礁核相带的地坡发现有大量的礁角砾灰岩,而在礁核相带以北地区是分布有礁后相的灰岩。钙质海绵,水螅,苔藓虫,Tabulozoa,Tubiphytes和红藻为主要的造架生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和造礁生物群的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坡  邓小杰  王冠  李越 《科学通报》2012,(11):924-932
低纬度的华南、塔里木、华北三大陆表海的大部分区域在奥陶纪长期维持海水覆盖状态,在远岸区形成了大规模碳酸盐岩台地和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各类生物礁.古生代动物群辐射演化背景下,重要造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在特定海区繁盛的时差是决定礁群落基本生态结构的历史因素,早奥陶世早期的藻礁、早奥陶世晚期至中奥陶世早期的Calathium-硬海绵-藻礁、苔藓虫礁、晚奥陶世早期的珊瑚-层孔虫-藻礁可诠释为幕式群落演替,这或许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起源及早期演化并逐渐取代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几个阶段,特别是后者(珊瑚-层孔虫-藻礁)代表了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中典型格架礁群落,奠定了之后近100Ma动物格架礁最常见的生态组合方式,呈现出礁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宏演化脉络.中国的实例基本吻合于全球奥陶纪生物礁宏演化趋势,特殊之处表现为:(1)湘西张家界特马豆克早期南津关组和塔里木巴楚达瑞威尔期一间房组的Calathium-藻礁分别定位成此类生物礁的先驱和孑遗;(2)中扬子区特马豆克晚期分乡组苔藓虫礁为当时独有的类型;(3)早期的珊瑚-层孔虫-藻礁分布特别局限;(4)奥陶纪末冈瓦纳冰川初期扬子区西缘的藻礁是极端环境造礁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绝灭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的绝灭是怎样发生的? 一蹴而就, 还是分几步发生的? 对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顶二个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PTB)剖面的研究表明: 礁生态系的绝灭是分二幕进行的. 第一幕是钙质海绵、蜓等狭适性生物的完全绝灭, 发生在Clarkina yini带内. 此后的生物群是由小腹足类、一些介形虫以及某些小型钻孔生物组成的简单生物群, 或仅由藻席组成. 在Hindeodus parvus带开始的时候, 生物礁顶部变成缺氧环境. 原来以小腹足类或藻席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发生绝灭(此为第二个绝灭幕), 代之以小球状的疑源类微生物为主的特化生物群. 以后在环境变成有氧时, 这个特化生物群又被微小腹足类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取代, 代表海洋生态系的初步复苏. 此后随着海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这个生物群被正常大小的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组成的较为多样性的生物群取代, 代表海洋生态系的进一步恢复. 谈陆寨剖面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生物礁发育到二叠纪最晚期并遭受大绝灭事件影响的剖面. 与煤山金钉子剖面和意大利Dolomites的Tesero剖面的对比表明, 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同的第一幕绝灭事件. 发生缺氧事件的非礁生态系, 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似的第二幕绝灭事件.  相似文献   

5.
唐德海 《科学之友》2010,(8):120-121
通过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证明识别川东南北部xlA井生物礁。xlA井生物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及石灰岩,顶部为弱波谷响应,底部为弱振幅波峰响应。生物礁体在地震剖面的形态为底平顶凸的丘状,为"低频、弱振幅、空白或杂乱反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礁盖为低伽马、中高电阻;礁核为低伽马、极高电阻。确定生物礁的存在对于研究川东南北部地区储层展布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林泥盆纪礁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昌民 《科学通报》1995,40(6):542-542
桂林地区中泥盆世吉维期牙形刺varcus带之下以滨岸碎屑岩沉积为主,varcus带开始记录碳酸盐岩沉积,持续到早石炭世;由生物礁和藻碳酸盐岩构成重要的岩性段.有关礁组合的一般沉积特征见1991年的野外参观手册.文中提到的研究点见图1.1 礁组合亚相类型、特征及发育桂林泥盆纪礁组合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与澳大利亚坎宁盆地的泥盆纪礁组合具有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证明识别川东南北部x1A井生物礁.x1A井生物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及石灰岩,顶部为弱波谷响应,底部为弱振幅波峰响应.生物礁体在地震剖面的形态为底平项凸的丘状,为"低频、弱振幅、空白或杂乱反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礁盖为低伽马、中高电阻;礁核为低伽马、极高电阻.确定生物礁的存在对于研究川东南北部地区储层展布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东北部下第三系礁灰岩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钱凯 《科学通报》1980,25(24):1140-1140
华东北部下第三系礁灰岩最先发现于鲁北东营盆地。此后,在鲁南平邑、苏北沭阳、盱眙、金湖等许多盆地相继见有同类礁灰岩或造礁及海相性生物。这是我国石油勘探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意义有三:(1)主要造礁生物多为新属新种或首次见于中国的属种;(2)对合理统一有关地层成因上的“海陆”之争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华东北部下第三系主要为陆相沉积,但  相似文献   

9.
湘西武陵源晚二叠世长兴期珊瑚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伟 《科学通报》1995,40(16):1491-1491
湘西武陵源区东南慈利县高峰乡康家坪一带出露的上二叠统长兴组灰岩含群体丛状珊瑚Waagenophyllum、刺毛类Tabulozoa、海绵和水螅,其中大量的Waagenophyllum呈原地生长状态或未经搬动的倒卧状被保存,密布珊瑚丛体的岩石厚达50多米,形成珊瑚障积岩礁.Tabulazoa、海绵、水螅和藻类生物主要被保存在滩相沉积中,起粘  相似文献   

10.
西沙中新世生物礁演化与藻类的造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西琛一井425.25m的岩芯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古生物-古生态学的资料,论述了9属43种钙藻不同种群的化石埋藏学和造艇的特征、类型或模式;恢复了藻生态系统上群落演替到群落取代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指出生物演化(红藻门现瑚藻A3,nanhaiensis群落为绿藻门仙掌藻Halimeda群落所取代)与早中新世晚期-中中新世南海古海洋变化(海退135.51m)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结论一全球层序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