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建筑形态的多样性,某些高层建筑因其布局特殊性无法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车道,本文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从建筑消防设计整体性出发,对解决消防车道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张贵庄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一期工程为例,从消防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消防水量、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的布置等方面阐述污水处理厂总图消防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2700余台3月31日起,广东省2700余台悬挂专用号牌的消防救援车辆可免费安装ETC产品(粤通卡和电子标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可经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实现不停车快速、免费通行,与以往需走军警车道排队和人工放行相比,更加快速便捷,为消防救援工作争取出更多"黄金救援时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大体量建筑、综合性建筑等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一些消防安全措施也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为了防止突发事故,使损失降到最低.这就需要社会专职灭火力量与建筑自身消防安全结合起来,在火灾发生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求,我们的建筑物要有快速到达火场的消防车道,要有供消防车停靠救人灭火的安全操作场地.因此,对消防车道及消防车操作场地设置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常说火灾猛于虎。据统计,2015年长沙共发生火灾2923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1277858元。虽然火灾总量比2014年下降近40%,但数字仍然令人触目惊心。最近,有不少老旧社区的居民向记者反映,他们那存在不少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对此,记者走访了长沙城区内的一些老旧社区,一探其消防安全现状。消防车道"瘦身",几乎成为停车场消防车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生命通道,可是在一些老旧  相似文献   

6.
可变车道技术对提高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刚  王丰元 《科技资讯》2006,(25):176-177
作者针对城市交通存在的道路资源紧张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应用经验,研究了在较大城市的高峰时段采用的可变车道技术,将目前采用的几种可变车道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可变车道的基本结构和交通管理、标志设置等组织方法,对可变车道技术进行了实际试验和调查,试验表明可变车道交通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提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7.
江小强 《科技信息》2011,(33):I0252-I0253
简述避险车道的起源、工作原理,分析和研究避险车道的技术参数和设置方法,以避险车道使用和后期养护数据为依据,总结避险车道的设置和养护方法.促进道路安全保障设施的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建筑消防设计属于整个建筑安全防火的首要放线,不仅是"防范于未然"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建筑规模与数量也在持续的增长,对建筑消防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筑消防设计的理念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此,该研究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发展形势,提出几点加强我国建筑消防设计的措施,旨在为推动我国建筑消防水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结合当前形式在加强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中应对建立健全相关体系与制度、注重地下室的消防设计、借鉴消防车道设计理念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车道利用率反映的是单一方向路段交通量在不同车道上的分布情况,它影响交通流的稳定性,是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流量条件下车道利用率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通过实验采获等特点,应用车辆跟驰、车道变换等微观交通流仿真模型在一体化仿真环境下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双车道和三车道路段流量一换道次数以及流量—车道利用率关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标尺技术的高速公路汽车防撞系统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车辆纵向车间距的测定及横向车道的识别.分析了由车载摄像头获取的道路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车道识别的算法,使之能够自动提取原始图像的车道部分并检测出图像中的所有车道.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天气状况和车道种类,该算法均可得到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鹏飞 《广东科技》2009,(14):55-56
1 本地控制系统功能 隧道内本地控制器的主要控制对象是洞口和洞内的CO/VI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车道控制器、交通信号灯、消防水泵以及横通道内的各种设施(横通道门及横通道照明).设备设施的控制回路和信号采集回路主要接入本地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崔海云 《科技资讯》2012,(28):34-3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从民用建筑商业服务网点疏散、消防车道及其与建筑距离、彩色镀锌钢板聚苯板夹芯板的使用等方面,探讨了设计中选取的主要指标参数,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智慧高速公路收费广场交通分布不均衡、拥堵的问题,在空间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出开放潮汐车道的措施,探讨最佳开放数量。首先,以京雄智慧高速雄安北主线收费站为研究对象,分析车道的潮汐交通流特性,论证设置潮汐车道的可行性;其次,选定潮汐系数分别为0.6,0.7,0.8,0.9,将交通量划分为A-F共6个等级,建立VISSIM收费站仿真模型;最后,以收费站工作日早高峰为例,分析各方案的交通量等仿真结果,确定不同交通流状态下潮汐车道的开放数量。结果表明,收费站出口为主要车流方向时,潮汐系数为0.7且交通量为C-F级,以及潮汐系数为0.9且交通量为B级时,宜开放1条潮汐车道;潮汐系数为0.8和0.9时,C-F级交通量下分别开放2条、3条潮汐车道;其他情况下不开放潮汐车道。依托具有通勤功能的京雄智慧高速公路雄安北主线收费站,研究潮汐车道的最佳开放数量,可为智慧高速公路出入口车道的调控提供参考,对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分道线识别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自动驾驶系统是最难于实现的技术之一。许多学者努力想找到解决自动驾驶这一难题的方法。笔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思想和算法,它立足于单目视觉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的车道保持,在此基础上实现辅助导航。运用多阈值分割技术分割高速公路上当前车道的分道线,根据分道线几何投影约束跟踪提取完整的分道线,对分道线建立了圆锥曲线模型进行二维重建。本方法根据分道线模型获得保持车道所需要的车辆驾驶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车道保持。系统在四川和重庆的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进行了试验,圆满地完成了车道保持,辅助导航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速车道长度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概率论方法,从理论上研究高速公路加速车道的设置方法,提出了一种设置加速车道长度和算法,为我国高速公路加速道长度的合理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惠杰 《科技资讯》2013,(22):69-6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步代替了以前的低矮建筑,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的放火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结合工作实际,从满足消防扑救角度探讨高层建筑物之间应满足的防火间距是预防高层火灾的最有效方式。对登高消防车能正常展开工作时消防车道内边距建筑高层主体外墙距离与建筑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建筑高度超过50 m时如何保证消防车正常工作进行了探讨。高层建筑高度大于50 m时至少应预留l6 m的防火间距,高层建筑高度小于50 m时预留9~15 m防火间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变速车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软件的具体实现提出了匝道设计的新方法。改善了变速车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计的工作量和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消防车作用于楼板,文章研究当楼板采用塑性设计时的等效荷载.采用虚功原理,简化移动荷载的分析模型,得到一些新的有用的结论,简化实际的结构设计.结论表明,消防车道的等效荷载与板的最小板跨相关,与单双向板无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基于机器视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基于视觉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各个环节的优化做了研究.介绍了基于视觉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各个环节的实现方法.通过选择直线车道数学模型和限定车道提取的感兴趣区域(ROI)以简化系统复杂度和提高检测精度.首先使用方向可调滤波器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使用Kalman预测器和距离判别法得到车道线有效点集,最后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Hough变换得出车道线参数.研究并采纳了一种无需对摄像头标定的车道偏离决策方法,通过综合道路图像中2条车道线的斜率值来判断车辆偏离车道的程度.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车道识别能力以及准确的偏离决策能力,能够满足高速公路环境车道偏离报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地处空旷的郊区,极易受到雷电的威胁,是防雷工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场所之一。在高速公路雷电防护设计中,主要以收费站为考虑对象,每一站都有进车道和出车道,每一车道都有与之相应的配套系统。该文主要论述高速公路收费站配套系统防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详细分析了信号控制、视频监控和非接触式IC卡等系统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