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柑桔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生质体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该技术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继花粉和花药培养之后的又一种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新方法,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并且绝大多数变异可以遗传,在再生植株中能够找到在常规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变异或重组类型,80年代以来,我国在作物无性系变异育种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已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概念和特点,引起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并对目前体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蒙古口蘑与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为出发菌株,研究了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和渗透压稳定剂、再生培养基等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5%(w/w)的溶壁酶酶解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MB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7.53×1010个/L,再生率为8.4×10-4;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w/w)的溶壁酶酶解3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PQA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6.96×1010个/L,再生率为7.4×10-4.对两种菌原生质体的释放过程进行形态观察,均为顶端释放.采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研究,蒙古口蘑原生质体采用热灭活,65℃处理30 min,灭活率达100%,双孢蘑菇采用紫外灭活,在15 W紫外灯下,距离30 cm,处理20 min,灭活率达100%,两菌株按1∶1混合,以30%PEMG(6 000)为促融剂,融合10 min,融合率为5.6×10-5.经遗传稳定性检验,融合菌株的遗传稳定率为80%,从菌落特征、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量、酯酶、游离全蛋白、乳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方面对融合子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具有双亲性状的融合株.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及性能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啤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的杂交方法。通过对重组体的培养观察,检查其形态并测定其生理特性,以选择优良重组体。  相似文献   

6.
根据速生、优质和抗寒育种改良目标、选择速生的南方型黑杨和抗逆性强的北方型树品种做亲本,通过温室人工控制水培杂交,做了69个杂交组合,47个组合获得成功,共获得F1杂种苗2830株。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杨树遗传改良中常用的三种分子标记;RFLP、RAPD和AFLP,并回顾了分子标记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构建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图谱,群体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及分类,杂种鉴定,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  相似文献   

8.
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苏云金杆菌新菌株的过程中,最终筛选出一株毒力效价较双亲分别提高41%和117%的新菌株3^#,该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及晶体蛋白多肽均与双亲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对成年绵羊耳部皮肤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将培养出的成纤维细胞经血清饥饿法处理后,作为核供体移植到MII期去核卵母细胞中进行核移植胚胎的生产,用细胞驰素B法与离子霉素+6-DMAP法对核移植胚胎(重构胚)在电融合后进行化学激活,然后在38.6度,5%CO2,最大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IVC),重构胚卵裂率分别为37.8%与43.8%(51/135与81/185),囊/桑葚胚率分别为9.8%和12.3%(5/51和10/81),在融合电压1.5kV/cm,持续时间30us,脉冲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孤雌激活胚胎的卵裂率和囊/桑葚胚率分别为81.0%和12.9%。  相似文献   

10.
棘孢小单胞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诺霉素(Micronomicin,MCR)产生棘孢小单胞菌(Micromonsporaechinospora)为出发菌株,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链霉素抗性菌株,抗性菌株的原生质体分别用紫外线照射和热处理致死,通过单亲致死原生质体融合,以链霉素为选择条件选出融合株,以摇瓶发酵并结合薄层层析扫描(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筛得4株MCR百分含量高于亲株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人工用材林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杨树标准地和解析木的调查分析,建立了预测精度较高的杨树生长收获模型。运用动态经济评价方法,利用建立的生长收获模型,确定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各培育目标优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1)在贴现率较低(3%)的情况下,培育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应控制在2 500株/hm2左右,主伐年龄为14~15 a,与传统栽培采用的7~8 a主伐比较,净现值提高1 982.41~31 243.33元/hm2,内部收益率提高4.1%~9.3%。(2)只有在16指数级及以上的造林地培育大径材才有一定的收益,造林密度应控制在208~625株/hm2,主伐年龄为14~22 a。(3)在中等贴现率(7%)时,培育杨树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为2 500株/hm2左右,主伐年龄为9~12 a,比传统栽培模式净现值提高482.22~12 413.07元/hm2,内部收益率提高5.2%~11.4%,培育大径材的初植密度为208~625株/hm2,主伐年龄为16~22 a。(4)在贴现率较高(12%)情况下,培育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应控制在2 500株/hm2左右,主伐年龄为8~9 a,与传统经营方法比较,净现值提高1 171.36~4 025.03元/hm2,内部收益率提高3.1%~8.6%。  相似文献   

12.
金属网增强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讨论了酚醛(PF)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和聚氨酯(PU)树脂胶等3种胶粘剂用于金属网与杨木单板胶合的情况;研究了用不同金属材料、不同规格的金属网,在不同的组坯条件下压制的层积板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网对杨木单板层积材(LVL)的弹性模量(MOE)、静曲强度(MOR)等性能的增强效果比较显著,而且金属网目数是影响层积板胶合强度、MOE、MOR等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工艺可操作性,用酚醛胶(PF)作为这种复合材料的胶粘剂,并且用40目的不锈钢网与杨木单板胶合时,层积板的胶合强度达到国家标准GB9846.12—88中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涝渍胁迫下杨树内源激素及其它生理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涝渍胁迫时三种美洲黑杨无性系叶片脱落酸(ABA)、蛋白质以及基茎乙烯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而叶片玉米素核苷(ZR)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无性系之间的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综合生长状况认为,ABA、乙烯含量增加易导致叶片衰老、气孔关闭,但不是简单的生长抑制,它们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从而促使ZR含量提高,这些特性对涝渍缺氧条件下,植物生存和生长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苗木抗涝能力大小与ABA、乙烯、ZR以及蛋白质等性状在涝渍胁迫下的反应敏感度,以及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的能力有一定关系,反应早,恢复快,则苗木抗性强。比较三种杨树无性系生理性状及生长状况认为,I69杨在涝胁迫下表现最好,I351杨在渍胁迫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4.
基于ASTER遥感数据的杨树林分因子建模及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TER原始的9个波段数据进行主成分、小波、MNF、RBV等图像融合和变换生成37个特征波段,结合江苏苏北平原建湖县48个杨树样地调查数据,分别就杨树平均高、年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传统的统计建模分析。并在数据挖掘软件Cubist支持下研究了回归村建模。对比两次分析发现。因为利用回归树建立的遥感估算模型总体精度优于传统的单输入模型,所以大地域遥感生物物理参数制图时采用回归村模型更为可行和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的有性杂交遇到的诸多育种障碍,加速烟草品种选育进程.本文着重对影响烟草体细胞杂交成株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烟草育种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 mg/L)、KT(0.5~2.0 mg/L)、NAA(0.1~2.0 mg/L)、2,4-D(0.5~2.0 mg/L)、ZT(0.1~0.5 mg/L)对器官发生的影响;以‘Tiber'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了6-BA(0.2~1.5 mg/L)、2,4-D(0.5~2.0 mg/L)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激素有利于叶片分化不定芽,6-BA能提高鳞片上不定芽的分化频率,2,4-D能诱导'Tiber'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17.
杨树维管组织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林业生产中的速生用材料种之一,也是林木研究中重要的目的树种。长期以来对杨树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林木维管组织形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提出在杨树的茎端存在初生一次维管组织过渡区,阐明了杨树次生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子与细胞化学变化;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初步为维管组织发育的分子同理与调控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可靠的佐证。笔从广义的细胞生物学角度,对民树维管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杂化轨道间夹角公式.通过计算讨论了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明确了区分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9.
经狭叶柴胡悬浮细胞系分离的原生质体用强度为 2 60 μW /cm2 紫外线照射 0 ,1 ,2 ,3min后 ,与石防风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 .对融合再生的 56个单细胞克隆进行杂种形态学、染色体、同功酶分析表明 ,其中的 34个为体细胞杂种细胞系 .5个杂种愈伤组织 (不对称融合产物 )在培养 1 2个月时再生出完整小植株 .  相似文献   

20.
一种适合杨树叶片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蛋白样品制备是进行双向电泳的前提条件.杨树叶片中因含有丰富的多酚、色素、多糖等物质,给蛋白质的提取带来了困难.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杨树叶片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南林895杨为实验材料,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对杨树叶片蛋白质进行提取.对所提取的蛋白分别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银染法进行检测,得到了良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