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中国封建社会监制度在这一时期达到完备。作者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监察官员选任、管理制度的探讨,对当前的监察制度建设有所借鉴。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清代的监察官员的选任、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作者借鉴历史对当今的监察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应保持监察系统的独立性,加强监察立法,严格对监察干部的选任、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2.
3.
旗人是清代安徽巡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籍贯、出身多有不详。考证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魏秀梅《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两书中的相关记载,对探究清代安徽巡抚的群体构成问题和清廷对安徽地区的统治情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其他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立法对法官资格和法官选任方式所作的规定,存在着任职资格过低、选任方式不科学、难以保证司法独立等弊端。我国现行的法官格取得制度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5.
国企高级管理人员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是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文章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学历水平的要求都在提高,而录用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好的人才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本文以"减副"后的2006至2007、2011至2012、2016至2017三届省级党委常委换届选举后当选常委的学历为观察指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选取7个省、直辖市作为观察对象,以"学历指数"为标准考察整体描述省级党委常委的学历变化、学历结构、学位获得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党政干部学历转变与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开封府官长是北宋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宋政坛最具活力、最优秀的一个群体。就籍贯而言,北宋初北人占据压倒性优势,真宗朝以后,南人在开封府官长中的人数逐渐增多,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攀升以及南方文化的勃兴。开封府官长群体的出身以进士为主体,表明北宋确立了全新的官僚政治体制。在任用方面,开封府官长一般由馆阁学士或待制以上充任。卸任后,绝大部分迁任,只有极少数被贬官。由于种种原因,开封府官长任期普遍较短,过短的任期使得任者难于表现政绩。  相似文献   

8.
刘珺 《科技信息》2009,(19):388-389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特殊的官员见死不救的情况,认为官员具有本职责要求的救助义务,其见死不救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不作为理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对于如何认定官员见死不救行为,笔者提出了几个处罚认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伙人资格是起草中的《合伙企业法》所面临的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地西方相关立法的分析及国内现行相关立法的评价,提出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的基本框架:自然人是合伙的基本合伙人;法人企业只能作有限合伙人;非法人企业既可作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也可作合伙企业的无限合伙人;禁止自然人和非法人企业的双重或多重合伙。  相似文献   

10.
村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件频频发生,但是同时对行政诉讼中村民委员会的被告资格的争论也十分激烈。文章从相关法条出发,针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一些关于村民委员会"法定职务"的规定,对持适格主体论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反驳,加上对社会因素的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在某些条件下村民委员会可称为适格主体,另一些情况则不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晚清文官考核由吏部主要负责,以清律、会典等为基本依据,以京察、大计以及年终密考为主要形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落实,但远未能达到"激浊扬清"、整饬吏治的预期目的.其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制度的极端腐朽和封建皇权的极度专制,考核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与不健全,考核形式主义严重,相关制度不配套的冲击等等.  相似文献   

12.
改土归流之后,壮族核心居住区逐渐朝着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发展;壮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与中原地区划一;壮、汉民族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同化,但是壮融入汉是主流;大约从明代起,壮族逐渐对壮、汉文化抱等距认同的态度,并在族际交流中维持自己的族群边界。改土归流的结果是使壮族看起来与汉族无异,但却实在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列举有明末造政治、经济、军事、司法诸方面的弊端,缕述吏治腐败之表现,并剖析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水到渠成地得出历史上最严重的腐败为吏治之腐败的结论。本篇为文章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三法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起源于唐朝,在明清发展完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以及非最后性等特点。它对明清的司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它具备合议制形式,是对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独任制审判所进行的修正,弥补了独任制的弊端。研究三法司会审在明清得以完善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对今日诉讼制度之建设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育婴事业是盛行于清代的一种慈善活动,旨在救助父母无力养育或遭遗弃的婴孩。清代政府极其重视育婴,这深刻影响育婴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湖北等发展迟滞地区。宏观上,国家颁行各种政策,鼓励各地兴办育婴;微观上,各级官吏以多种方式参与育婴事业的建设与管理。官方的介入使育婴由个别的善行义举变为全国普遍推行的一项社会事务,从根本上促进了育婴事业的发展。同时,它导致了育婴的官僚化与赋役化,扭曲了育婴的慈善性质,阻碍其独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朝建立之初为了尽快实现全国的统一,大量征调边疆的土兵参与政府组织的军事行动,土兵制度日渐完善。与此同时,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日益巩固,清政府建立起了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又由于土司制度在总体上已经不能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政府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之后,和土司制度紧密相连的土兵制度也就渐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7.
清代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标志着土司统治时代的结束。通过改土归流,国家得到统一,政权趋于稳定,国力日益增强。文章对湘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冲突与影响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8.
在五代宋初,募兵制度的盛行、文官制度尚未确立的背景之下,武人专政迭起,社会各个阶层的身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中下层身份的人群可以通过这一动荡时期的途径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成为社会垂直流动大幅度加快下的受益者。文章对于五代宋初的武将群体的出身环境、个人所具备的才能和他们得以成为武将的流动途径进行分析,希望把当时各阶层出身武将的流动过程以动态的角度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级官吏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执行者,政治上的特殊性必然会在经济收入上反映出来,晚明官员的收入主要由官俸收入、地产收入、经商收入及灰色收入构成。另外,晚明社会,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形式的收入来源外,一部分官员还因战功显赫、理政有嘉,在宴会、典礼、巡幸、节日中均可受到皇帝的大量赏赐,有时数目极大,尤以辅臣及讲官集团更具代表性。不仅如此,晚明各级官员的收入对官员自身和其家庭,甚至是晚明社会均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代官吏选用制度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官吏选用制度是汉朝地主阶级为适应封建统治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选拔统治人才的政治制度,包括察举、征辟、任子、考试、功次、赀选等。这种选官制度有利于吸纳各类人才,但亦存有积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