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当前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部署。广州建设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必须要立足实际,充分激活创新资源活动,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构建有利于创新成长的优良生态环境,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集聚国际优质创新资源,牢牢抓住"科技+"的关键点,走创新强市之路。  相似文献   

2.
创新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崛起的成功案例,如美国的硅谷、韩国的大田、新加坡的裕廊、台湾的新竹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一个或儿个成功的科技园区为平台,推动城市中政府、大学、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资源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科技园区作为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纽带和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在城市的创新体系中担当起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任,通过参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合作攻关,力求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备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持续性的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是指金融产业成长和发展进而形成金融地域密集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向少数中心城市的集聚。本文分别选定三大经济圈的金融中心,通过分析信贷资源、保费资源等的占比,发现环渤海经济圈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在三大经济圈中是最高的,最终得出发展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影响,推动环渤海经济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才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央反复强调,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浪潮中,中国要迎头赶上,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受能源、资源、环境、人口的限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肯定是走不通的,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  相似文献   

6.
曾祥效 《广东科技》2013,22(1):77-78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主要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城镇与农村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进一步做好实验与示范,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以创新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有关理论 ,联系我国实际不难发现 :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 ,只有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 ,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可以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 ,而且能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 ,同时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淄博市作为国内较早依托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尤为突出。淄博作为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的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比重大,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业这四大主导产业占其产值的86%。  相似文献   

9.
一、融资制度创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表现在:(一)通过融资制度创新发展中小企业,可以有效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中前期阶段。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相对旧工业化道路而言,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倡导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2)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重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城市管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趋势及关键,指出信息化为城市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且推动城市政府管理向“良好的城市管理”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主抓手,紧紧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依靠创新驱动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众多实践表明,企业要想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不断地创新。企业创新包含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按照商业模式创新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等各个环节的思路,着重分析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浙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5种路径选择,并从加强宣传培训、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典型引路等多个角度为政府有效促进浙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议新时代下的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梅 《太原科技》2006,(11):30-32
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最重要的资源,而人的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发展知识经济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拥有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科技创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的现状和机制。对5个主要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中的Malmquist指数和相关的分解情况进行了数据讨论,获得有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提供了参考。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天津科技》2011,38(3):127-128
分析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世界的潮流,我国要想在21世纪实现强国之梦,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正>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安徽建设,必须依靠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智库建设已被党中央、国务院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科技创新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努力探索特色新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绵涛 《晋中学院学报》2009,26(6):28-30,76
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不同的。因为体制与制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将二者混淆和相互替代。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又是有联系的。因为体制与制度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主要指的是体制内的制度与体制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就要求进行体制内的机构改革时,必须要进行与之配套的制度创新;进行体制改革时,就必须进行体制的核心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发达国家工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深刻改变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企业创新制度 ,并推动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对发达国家而言 ,推进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完成后进行的 ,是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发展选择。对我国而言 ,推进信息化则是选择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因为 ,我国的工业化远未完成 ,企业的技术、制度体系尚处于较低水平 ,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世界性发展潮流 ,推进信息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已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制度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信息化 ,要立足于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1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企业制度信息化创新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制度 ,是企业创新的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 ,信息化过程 ,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创新的过程。要想在工业化过程中比较充...  相似文献   

20.
纳入政府资金投入与非期望产出建立指标体系,运用DEA-Malquist方法对2015—2017年广东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科技创新效率在2015—2016年的下降幅度大于2016—2017年的上升幅度,技术进步效率为幅度升少降多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效率大于1的城市分为两类,分别为技术进步推动和各组成效率综合推动,大部分城市呈现技术进步趋势;科技创新效率小于1的城市分为三类,分别为技术衰退、规模不经济和管理与组织方式滞后,绝大部分城市呈现规模不经济趋势;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联合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经营管理与组织变革存在聚集效应,且为正溢出效应,但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因此,广东需继续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注重绿色生产技术进步,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引进与培养科研高端人才,打造广东区域一体化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