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12月被发现以来,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疫情,并波及世界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全球科学界迅速行动起来,对该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得益于此前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上的知识积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工作在2020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分子病理学方面获得了很多透彻的认知,这些知识的获得又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简要回顾了冠状病毒的研究历史,重点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要点,在药物研发方面兼顾现有药物的重定位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在疫苗研发方面按类型总结各国目前比较成功的疫苗项目及其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疫情发生后,全球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迅速应对,加紧研发疫苗和抗病毒药物。2022年,多个mRNA创新性疫苗、抗病毒中和抗体、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相继问世。然而,随着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苗、中和抗体以及小分子药物的有效性大幅降低,不断对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的开发提出新的挑战。结合文献和商业数据库信息,对当前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截至2022年11月,全球已批准或EUA疫苗和药物各30余款,多款疫苗和药物处于临床试验中,中国在新冠疫苗和抗新冠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人类与病毒的对抗中,疫苗无疑是终结疫情的最有效"武器"。一般来讲,一种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10至15年时间,然而随着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这一"惯例"被打破。3月,中国将新冠病毒遗传信息公开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展开了一场研发和获得新冠疫苗的全球竞赛。  相似文献   

4.
赵萌 《世界知识》2021,(1):62-63
历经一年时间,全球新冠疫情未有好转,形势仍不稳定,近期,由于季节和圣诞假期到来等因素,全球多国疫情出现反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20年12月23日9时44分(北京时间23日16时44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到76382044例,死亡病例达到1702128例,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法国。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至12月23日累计确诊病例达17712290例,累计死亡病例为315318例,该日新增确诊病例213214例。  相似文献   

5.
吕月 《今日科技》2021,(6):46-47
为什么要研发"双非疫苗"? 在防疫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疫苗已经成为人类手中现有的能够应对疫情的最好利器.尽管当前我国已有4款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4款疫苗获批紧急使用,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保护效果、提高接种效率,同时也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新冠疫苗的研发仍在继续.其中,我国对于非注射、非冷链储存运输的"双非疫苗"的探究拥有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6.
薛丽 《世界知识》2020,(12):60-61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与传染性疾病相伴相随。2011至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172个国家追踪到1483个疫情暴发事件,其中包括"非典"、埃博拉、寨卡病毒等严重疫情。流行性传染病频发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次新冠疫情更是如此。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5月25日,新冠疫情已扩散至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54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4万例。  相似文献   

7.
自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埃博拉疫情在非洲时有报道,而2013年年底开始至今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正以前所未有的肆虐之势蔓延.截至2014年8月31日,本次疫情共发现病例3 707例,其中死亡1 848例,规模已超过既往各年疫情的总和.针对该病,目前仍无正式上市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但WHO已允许临床试验药物和疫苗在西非疫情中的干预研究.鉴于此,需要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针对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进行全面防控,同时在"惟一健康(One Health)"的框架下,通过公共卫生与兽医领域的专家的共同合作,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发现以来,迅速在国内外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其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不仅会引起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还会对多种肺外脏器造成严重损伤,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导致疾病的迅速进展,增加病死率.目前尚无该疾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但疫苗的研发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概括了新冠病毒主要变异毒株的分类、时空分布和流行动态,以及关键变异位点和其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阐述了2021年新冠病毒基因进化起源研究进展和新冠病毒在人和动物间跨种传播的风险;论述了2021年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和使用现状,以及不完全免疫保护形势下病毒可能的变异动向;提出了疫情防控、病毒流行监测和疫苗药物研发的相应...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面对疫情异常严峻的现状,目前尚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本文对COVID-19治疗策略及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COVID-19的疫苗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已经夺去了超过300万人的生命,全世界确诊病例超过1.6亿例。为了抑制疫情的蔓延,全球加快了疫苗的研制。尽管全球目前已有多款疫苗问世,但是疫苗的供应始终紧张,特别是疫苗生产大国美国间接对疫苗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严重影响了疫苗的生产和供应。是否放开疫苗出口限制取决于美国国内需求能否得到保障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5月中旬,美国已生产了3.33亿剂新冠疫苗,生产量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麻疹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麻疹病毒只能自然感染人和一些类人猿。麻疹疫苗应用之前,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65年我国大约900万例麻疹被报告,发病率达1432/10万。60年代初美国、前苏联、日本和中国相继独自用本国分离的麻疹野病毒研制成功麻疹减毒活疫苗,现世界各国已广泛接种。我国1965年开始应用麻疹疫苗,特别是1984年开展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之后,麻疹发病率急剧下降,年发病率在10/10万左右,但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仍大约有4500万例麻疹,其中100万婴儿和儿童死于麻疹,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当中麻疹仍是死亡例数最多的,WHO已将麻疹列为无脊灰地区下一个要消除的疾病。近年我国已经几乎消灭的脊髓灰质炎重新出现疫情,麻疹疫情也加剧,国家制定了2012年消灭脊灰、2010年消灭麻疹的计划,为鼓励生产,国家允许以上疫苗提价20-60%,为传统疫苗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后,以有价疫苗身份面市,其价格甚至可提升10倍。中国有价疫苗市场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15%以上,其中流感疫苗、成人乙肝疫苗、Vero狂犬疫苗、麻疹疫苗等市场发展颇具潜力。  相似文献   

13.
张树义 《科技潮》2005,(6):38-40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登革热、埃博拉、莱姆病、尼帕、SARS等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为何越来越频繁?危害人类的六大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目前在全球每年造成200万~300万人死亡,同时治疗艾滋病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尽管关于艾滋病的起源还有争议,但它从非洲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给人类已是不争的事实。登革热登革热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有近20亿人口受到感染的威胁。当前,登革热有急剧扩大流行的趋势,其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过2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00万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但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 2022年,"奥密克戎"已扩散至全球各地,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向科技索要"答案",试图实现科技"突围".只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才能下好"先手棋",把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先机.基于此,《科技智囊》编辑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整理出2022年十大科技前沿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2014年秋季广州市爆发的大规模登革热疫情为例,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统计工具及数值模拟说明媒体报道对登革热疫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对疫情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0,(10):76-77
国际社会承诺提供74亿欧元用于推动新冠疫苗研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4日说,国际社会在欧盟主办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上承诺提供74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以及公平分配等。谭德塞说,各国在大会上不仅承诺提供财政支持,而且承诺确保所有人都能在新冠疫情中获得挽救生命的工具;不仅承诺加快产品研发,同时也承诺实现人人得享。  相似文献   

17.
发现     
《广东科技》2012,(1):11-11
科学家发现登革热感染与两类基因变体有关或为战胜登革热提供新思路 以往的研究表明。某些特定人群对登革热病毒较敏感,易出现严重症状。在越南胡志明市,卫尔康生物医疗慈善信托基金(Wellcome Trust)、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小组和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联合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发现人类的两类基因变体会导致人体发生严重的登革热感染症状,该研究成果已刊登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发烧头疼肌肉酸痛这些看似是感冒的症状,也许会将死神带到病人身边。目前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在早期阶段“模仿”了普通感冒症状,在人体潜伏2~21天后,症状就会发展到眼牙床等外部器官出血和内脏出血进而导致器官衰竭,这一病毒的最高致死率可达90%。埃博拉致命性强,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和药物。面对如此高致死率的病毒,在病人的感染早期,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其对病人自身和病人周边的人群都有巨大的危害作用。有效的疫苗接种,是防止病毒感染和在人群中广泛传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埃博拉疫苗研发已有多年,为何迟迟不能有产品上市?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成为近期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的邀请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合作,李克强说,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我们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研发突破,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由于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血栓性疾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临床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2017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由拜耳公司和强生公司共同研发的利伐沙班片以65.29亿美元的年收入入围同年全球前十大畅销药物榜单。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血栓药物市场销售额自2013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313.58亿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销售额位居首位,替格瑞洛片以68.95%的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抗血栓药物。替格瑞洛作为新型抗血栓药物在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迅速。氯吡格雷的市场增速虽然逐年放缓,但销售额依然领先。国内抗血栓药物研发多以仿制药为主,进入临床阶段的新药较少,主要作用机制是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