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跨断层铁路桥梁的地震响应,基于MATLAB平台,引用公式及参数,合成地震动,然后将人工合成的跨断层地震动输入位移模型中,分别考虑跨断层的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在不同地震动方向作用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不同设防水准,对桥梁结构内力、位移等进行跨断层地震响应分析,进而研究不同断层距下断层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在顺桥向+竖桥向、横桥向+竖桥向地震作用下,随着断层距的增大,桥墩的内力、支座的变形和桥墩位移的变形都在减小;不同断层距对桥梁的内力、位移变形影响较大,当断层距大于50 km时,断层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非平稳地震动场模型,应用谐波合成法模拟生成了用于空间地震动输入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此地震动输入下,以重庆菜园坝大桥作为模型原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此种大跨度拱与刚构组合桥在一致输入、行波输入和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变化对主拱的轴力和拱桥跨中构件对称反应影响显著,使其大部分反应明显增大;而刚构的大部分内力都有减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自由度空间体系地震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得到大跨度桥梁的空间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运用线弹性有限元理论将其程序化,分析过程包括桥梁有限元建模、地震动的选择、动力时程分析等。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三跨中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为例,分别研究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在一致激励和行波效应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此类型桥梁的拱肋,在一致激励下,纵向位移最大峰值出现在1/4中跨附近,中跨下拱肋左拱脚处的单元内力峰值最大;竖向地震动和行波效应对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地震动空间效应导致结构不同支座处的地震激励不一致,大跨结构应进行多点输入地震响应分析.本文对一大跨门式钢管桁架结构进行多点输入时程分析计算,考察该类型结构分别受水平和竖向地震多点输入行波效应作用下的弹性响应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多点输入地震动激发门式结构的水平对称振型和竖向反对称振型,是导致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与一致输入产生差别的重要原因;地震波波速对结果影响较大,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应取有效范围内的多个视波速进行计算;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相比,刚度小的部位结构响应受多点输入影响大;水平多点输入桁架梁中部构件、竖向多点输入桁架梁端部构件内力变化极大.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核电站泵房半埋置式结构特点,分别分析使用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计算地震输入的局限性,指出直接采用基岩地表的地震动输入计算半埋置结构往往过大.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半埋置效应的地震输入的修正方法.该方法需要已知人工边界处土体节点地震位移和速度,然后通过对地震加速度时程进行积分,得到底层深度处土体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6.
拉索限位装置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座三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选择典型的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应用非一致激励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考虑滑冲效应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断层位置的情况下拉索限位器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拉索限位器的自由程和限位刚度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拉索限位器可以有效地减小跨断层桥梁的位移响应,同时桥墩的受力会有所增加;跨断层桥梁的地震响应对限位器自由程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
基于绝对位移法建立了多点输入分析模型,采用三角级数法人工合成多点非平稳地震动。选取90 m跨度的正方形及长方形多点支承网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大跨结构进行一致和多点地震动输入下的动力反应分析。采用基础隔震,通过时程分析研究隔震前后两结构的响应规律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未隔震模型在一致输入下上部网架各杆件最大轴力相差不大,而在多点输入下相差较大;正方形结构上部网架节点最大加速度响应在多点输入下增大,而长方形结构却相反;隔震后结构响应有了大幅度的减小,多点输入与一致输入轴力响应规律几乎一致。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未隔震正方形结构在多点输入下的杆件轴力与支承柱柱底弯矩,与一致输入相比均有所增大,其中长方形结构增幅更大;隔震后结构在一致输入下轴力响应反而增大,可见竖向地震作用时应多加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8.
地震动输入方法是高土石坝动力分析的重要方面,传统的一致性地震动输入方法难以合理反映地震波的"行波效应"和"地基辐射阻尼"现象,本文将地震动波动输入方法引入了土石坝有限元静动力分析程序TOSS3D,通过与解析解比较,验证了开发程序的正确性.以拟建新疆247m高大石峡砂砾石面板坝为依托工程,对比分析了一致性输入和非一致性地震动输入情况下大坝加速度反应、动位移、坝体残余变形以及防渗体动应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波动输入方法由于考虑了地基的辐射阻尼现象,其计算所得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面板动应力以及坝体残余变形均较一致性输入小.研究认为,采用波动输入方法更有助于评估大坝的实际抗震能力,对于200~300m级高土石坝地震分析应采用能够反映土石坝坝体与基岩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9.
行波效应是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但对于目前在城市立交和高架桥建设中应用广泛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桥,不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工程抗震的需要。该文针对一座5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桥考虑行波效应时的地震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选取空间梁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研究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动力特性;并选取E1-Centro地震动,考虑3种工况组合进行了多点激励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给出了曲线箱梁和桥墩的内力、位移时程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了国内外地震动模拟技术基础上,研究了5.12汶川大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特点和合成方法,采取网格划分的方式,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逐点合成了各网格点处的加速度时程,并绘制了加速度等值线图,分析了此次强地震动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对研究发震时断层附近地区建(构)筑物的破坏原因、程度等与地震动强度间的关系,进而提高结构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单跨梯形斜梁桥荷载横向分布黄平明邵容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图1梯形斜梁桥平面示意图图1为通常使用的梯形斜梁桥示意图,一端支承线与桥轴正交,另一端斜交,中间设一道横梁.这种桥型在工程中应用得很多,但国内外对此研究不多,特别对这一桥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悬索桥的特色、创新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悬索桥建设取得了飞跃进步和巨大成就,同时展望21世纪超大跨度桥梁在跨海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宏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出发,将斜拉桥和悬索桥与其他各种双塔三跨缆索承重桥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在面对隧道竞争的情况下,不同跨径范围内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比较了各种多塔缆索承重体系桥梁的力学与经济性能.分析表明,对于双塔三跨的缆索承重桥,主跨小于1100 m时,优先选择斜拉桥体系;超过1100 m时,悬索桥将面对其余缆索体系及隧道的竞争,可考虑锚碇和基础处水深及其他因素比较确定.  相似文献   

14.
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的静力特性主要包括主梁受力及变形、支座反力、主塔受力及变形、拉索受力。通过改变主梁恒载重量、拉索倾角、无索区长度等结构参数,分析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恒载重量增加会使拉索索力呈现线性增加趋势,斜拉索倾角增大对结构的受力有利,但需要考虑主塔高度增大带来的施工难度;无索区长度的增大对结构受力不利。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受力和施工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拱桥温度应力计算的基本公式,推导了在假定非线性温度场下箱拱、双曲拱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给出了二个算例.  相似文献   

17.
新寨河特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施工悬臂长度大,为了确保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监控主要针对桥梁位移、应力应变和温度三方面,监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座已经竣工通车的超宽大距径斜拉桥的设计概况,包括工程概述、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及计算和施工控制等内容。该桥采用143.8m高钻石型RC主塔,37.7m超宽PRC边主梁,其宽度列国内同类型桥第一位,列世界同类型桥第二位,列世界230m跨径以上同类型桥第一位。超宽边主梁的采用不仅方便了施工,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梁每平方米建筑厚度为同类型桥梁最低。在边主梁上配空间索增加了抗扭能力,提高了抗风  相似文献   

19.
用两种不同方法导出了单电桥的相对灵敏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相对灵敏度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滑线电桥的灵敏度及其对所测电阻Rx的影响,从理论上给出了滑线电桥最小相对误差的条件要使滑线电桥灵敏度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最小,电桥平衡点的位置应按待测电阻Rx与检流计内阻Rg的比值来确定.从而,为实验时通过选择最佳桥臂比N来减小测量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斜拉桥三维有限元动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大跨度斜拉桥动力分析的现有桥面系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叠合梁桥面系的新型双主梁模型。该模型既保证了桥面系刚度系统和质量系统的等效性,也使模型的节点数和单元数维持在一个较少的水平。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文中提出的双主梁模型和传统的三主梁模型对广州鹤洞大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