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焦化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引入 SBR工艺(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来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可行的.在试验中还考察了 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 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 COD为 650~ 1 900 mg/L,氨氮为 150~ 330 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 80%和 70%以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每吨水处理费用约为 1.3元.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石材加工集中区初期雨水及地面冲洗废水的设计和调试,在进水SS为1400~2500mg/L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出水SS为10~20 mg/L,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公路运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径流对敏感水体的影响,并净化桥面降雨径流,探索了跨越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桥梁纵向排水管槽设计和径流收集池设计2个部分内容。根据城市雨水管道设计原理,结合桥面径流排水特征,提出采用半开放结构的明槽作为排水管槽,并依据暴雨重现期为1年的径流量计算桥梁纵向排水管槽尺寸。基于暴雨强度的概念,探讨初期降雨历时及桥面初期雨水径流量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径流收集池池容的设计方法。基于桥面雨水径流细小颗粒物的污染特性和桥面事故径流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特性,提出径流收集池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采用Stokes公式并结合沉淀要求的表面水力负荷,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出的收集池与传统的事故径流收集池容积对初期雨水危险化学品沉淀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径流收集池包含初期雨水收集池(池1)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池(池2),降雨初期桥面径流先进入池1,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池1中经过充分沉淀去除;当径流超过初期雨水量时,将超量径流引入池2,池2采用廊道式设计且第3道隔墙底部过水,轻密度危险化学品借助密度差被隔离在前3区上部空间,以达到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而减轻对敏感水体污染的目的。该双池结构不仅可保障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去除,同时,也可有效收集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MBR处理洗浴废水与雨水的中水回用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以处理洗浴洗涤废水为主、处理少量雨水为辅的MBR处理工艺,根据设计的参数,针对广州科学城A组团的特点,进行MBR工艺进行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MBR工艺具有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等特点,适于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水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由雨水的特性,引入雨水处理和利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综述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以及雨水处理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现状.通过数据展示中国雨水处理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中国的雨水处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磷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表面处理废水含磷的去除也开始是水处理的重点关注,本文介绍了污水中含磷废水利用气浮法的去除工艺。  相似文献   

7.
按照《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清洁生产水平要求铜冶炼厂需设置生产区初期雨水处理项目。本文以我国新疆的一个初期雨水项目为例,本文重点对该初期雨水处理项目的收集方案和处理规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军芳 《科技资讯》2009,(36):24-24
通过对原有矿井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强化深度处理,使矿井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十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处理后,达到生活用水标准。该工艺的稳定运行不但减少了废水的排放,而且节省了水资源,有效缓解了矿区用水紧张的问题,同时也为类似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处理氨氮废水的几种高级氧化技术,主要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等常见水处理技术以及紫外/氯耦合氧化技术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氨氮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对各种工艺的反应原理、优缺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详尽介绍。同时,从实际工程运用角度探讨了高级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各种技术发展方向上的意见,为其今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10场典型降雨的路面雨水取样并检测,分析城市区域雨水径流的污染状况和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径流污染严重,路面初期雨水径流SS,COD,NH_3-N和TP最高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410.00,282.40,11.18和1.20 mg·L~(-1);随着降雨的进行,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在实地检测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路面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工程模拟试验,初期雨水弃流量为3 mm时,路面雨水的COD,TP,SS和NH_3-N的削减率分别可达到48.15%,51.77%,56.91%和33.45%,可将初期雨水弃流作为路面雨水回用系统的一级处理,以改善不同降雨模式下的水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污水,雨水和给水3方面的设计,生个设计项目的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抓住山水名城的特征,在“水”字上做文章,兴建了两江四湖工程,对环城水系进行整治。从实施引水入湖、湖区排涝、雨水和污水分流整治、湖区清淤和防渗等8方面阐述了两江四湖治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项目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某高速公路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对高速公路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在公路交通危险品运输对地表河流的风险评价中,采用的风险概率计算模型应增加交通事故中的泄漏概率项;危险品的泄漏速率计算采用非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比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采用卷积分模型成功预测计算了危险品泄漏后河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王新华 《河南科学》2011,29(11):1370-1373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远离城市,各站区位置比较分散,需配套独立的给排水系统,主要以信阳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主要研究设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水工程,包括雨水的收集、排放,雨水渗排一体化及渗透技术的综合利用工程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6.
雨水资源的利用及其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常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在某单位大厦所建立的雨水利用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降雨量与集雨量,及降雨强度与集雨量的关系,并按有关标准对降雨过程进行了采集、处理和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集雨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且在降雨量大于20 mm,或平均降雨强度大于0.04 mm/min的情况下,该系统才有收水的可能.雨水经处理后的水质优于有关国家设计标准,完全可用于城市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高含水期油田预分水设施的局限性,对旋流、自溶气气浮、二级气浮、斜板聚结等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形成一体化预分水除油技术及装置。该装置取代了常规预分水除油工艺中的预分水器、除油罐、沉降罐等大型设备,具有预分水除油效率高、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投资低等优点,可用于集输系统的接转站和边缘油田就地预分水和污水处理。室内实验表明,在来液含水大于80%、含悬浮物300 mg/L 条件下,装置可预分出38%的污水,可将分出污水中的含油、含悬浮物指标分别控制在15mg/L、5 mg/L 以内,实现了预分水和除油功能的有机结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水处理实验技术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尝试,对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开展、效果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发展概况、工艺流程,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用途和不同的铁氧体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最佳条件,铁氧体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发展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20.
非传统水资源主要包括污水回用、海水直接利用与海水淡化、雨水资源化、微咸水开发利用等。北京市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中水利用和雨水利用。对于严重缺水的北京来说,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