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术中情况进行分组,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组(68例)为甲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组(55例)为乙组.对两组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瘘、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道并发症(胆道梗阻、狭窄、感染、胆漏、出血)、电解质紊乱、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患者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平均住院日都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术可避免传统的置"T"管所引起的并发证,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沈俐  谢峰 《甘肃科技》2011,27(19):177-178,139
就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Philips iU 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常规超声检查肝胆系统,观察肝包虫囊肿的形态、分布及内部结构,追踪显示肝内扩张胆管的走行以及与原发包虫病灶的关系。本例是由于肝包虫囊肿囊壁破裂后与肝右叶胆管相通,包虫囊液通过右支肝内胆管进入胆总管,并阻塞胆总管,为交通性破裂。  相似文献   

3.
观察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6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UNEL法测定囊周肝细胞凋亡发生极少(0.12%)与正常肝(0.16%)比较无显著差异,囊周肝组织Bcl-2及Bax蛋臼呈低表达,分别为6.6%和13.3%,病理学观察囊周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坏死。因此,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凋亡可能不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3种术式对肝包虫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2年1月在重庆市开县中医院普外科收纳的肝包虫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3组,1组:32例内囊摘除术;2组:35例实施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3组:31例实施外囊次全切除术.结果术后3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与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组比,外囊完整剥除术组和外囊次全切除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原位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囊完整剥除术组比,外囊次全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较短(P<0.05).结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较高;外囊完整剥除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宜普及;外囊次全切除术在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执行技术规范操作可同样达到根治肝包虫,并不易出现包虫复发、残腔积液、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包虫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4例病人经CT增强扫描及介入CT导引穿刺活检证实为囊型肝包虫.进行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注入量以抽出囊液的1/3为宜,滞留5分钟吸出,反复2次最后根据囊肿大小以5~50ml无水乙醇保留囊腔内。结果:治疗后4~22个月追查,4例囊腔完全闭塞,10例示囊腔退行性改变,囊腔缩小50%~80%.结论: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赵玉敏  种世桂 《甘肃科技》2004,20(2):133-134
目的:探讨囊型肝包虫B超的图象特征、诊断分型及其转归。我们于2002年对宁夏西吉县2072人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泡型包虫病56例,囊型肝包虫38人,脂肪肝32例,肝钙化灶29例。胆囊结石21例,肝血管瘤ll例,肝囊肿ll例,肝肿瘤5例,胆囊息肉3例,弥漫性肝损伤3例。在肝疾病中,肝包虫比重最大,为44.98%。囊型包虫病采用啪的B超分类原则,其中TO型3例(占7.90%),T1型2例(占5.26%),T2型0例,T3型8例(占21.05%),T4型15例(占39.47%),T5型10例(占26.3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导管法经皮穿刺治疗肝、肾囊肿在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效果及评价。方法2001年一2006年10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囊肿穿刺,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肝、肾囊肿172例。其中用常规穿刺法治疗68例,包括肝囊肿32例肾囊肿36例,改良导管法治疗104例,包括肝囊肿62例肾囊肿42例.结果应用常规穿刺法治疗68例,改良导管法治疗的104例肝、肾囊肿患者均获得硬化治疗成功,术后随访10月~2年,有效率在98(165/172),(,常规穿刺疗法常因囊液抽出后,囊壁邹缩,针尖随呼吸运动,可划破囊壁,导致囊内出血。而改良导管法,因囊内放入的是软管,无损伤可能,故经对照观察发现改良导管法较常规穿刺法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常规穿刺法并发出血发生率20%(14/68),改良导管法治疗后,出血发生率2%(3/104),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肾囊肿穿刺,置入导管行囊液抽吸后,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肝、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特征提取是图像理解与分析的关键。为提取表征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的CT影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对肝脏和包虫病灶进行特征提取的方法。首先,对肝脏CT切片图像进行归一化,利用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对肝脏及病灶区同时进行去噪和增强,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灰度图像;然后进行灰度级压缩,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新疆地方性单囊型、多囊型肝包虫和正常肝脏CT图像的角二阶矩、熵、惯性矩、逆差分矩及相关性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纹理特征。统计分析发现,单囊型和多囊型肝包虫CT图像在角二阶矩、熵和逆差分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采用Bayes判别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93.33%。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纹理提取方法对描述肝包虫CT图像特征具有较理想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肝包虫CT图像进行分类和检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正常人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的正常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测定双侧内囊前后肢、内囊膝部、外囊、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人脑白质中FA值在胼胝体、内囊、外囊、半卵圆中心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胼胝体膝部与压部、内囊前后肢与膝部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DTI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脑白质的解剖结构,通过FA值,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的各向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31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用日本八光酒精囊肿注射疗法针经皮肤穿入囊肿,抽出囊液,确定囊肿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后,注入抽出囊液量1/5的无水酒精,保留5~10min后抽出,如此反复2~3次,最后取抽出囊液量的1/10的无水酒精保留在囊腔中,所有病例于术后3月、6月、1年复查B超.结果: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治愈率75%,复发率7.1%,总有效率92.9%;平均住院天数4.3±1.6d;平均住院费1 724±658元;无严重并发症,此结果与文献中小切口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结果比较,穿刺硬化治疗治愈率低于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手术(P<0.05),总有效率、复发率与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似(P>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住院费用低,住院天数少(P<0.01).结论:在B超引导下行肾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花费小,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晚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早、晚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分别测定治疗3个月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血脂、体重、血压.结果:加用口服药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2小时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血压、血脂影响不大.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成年居民体育锻炼人群与非体育锻炼人群之间的血压差异.在山西省人群中随机征集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642个,对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应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男女性中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S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男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锻炼是影响血压的有效指标,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动态变化,为提高学生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健民GMCS-IV人体体质测试IC卡测试系统,对南京体育学院2010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三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50米跑、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等体质状况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体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值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但程逐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素质指标中,男生握力均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坐位体前屈均明显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50米跑成绩男、女生仅大一时明显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形态、机能、素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治疗溶血性贫血大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大白鼠经腹腔注射乙酰苯肼制备溶血性贫血模型,应用不同浓度枸杞多糖治疗大鼠的溶血性贫血,通过溶血性贫血各项贫血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使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P〈0.01),SOD活性明显提高(P〈0.01);但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溶血性贫血模型大鼠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药学监护对象,对监护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药学监护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药学监护前(P<0.01);监护后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明显高于监护前(P<0.01);监护后饮酒率较监护前明显下降(P<0.01),参加适当体育锻炼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发病危险因素,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血脂代谢的双重干预影响效果,为女大学预防超重尤其是肥胖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高校肥胖女大学生80名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2人,对照组有1人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实验组每人每天饮用一份决明子茶并练习36式太极柔力球40min,对照组仅每天与实验组同时同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共计60d。结果: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肥胖女大学生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减慢安静心率(P〈0.01),提高心肺功能(P〈0.01),显著降低体重、BMI值(P〈0.01),减少脂肪在腰腹部的堆积(P〈0.01),使腰臀比趋于合理(P〈0.01),对血脂代谢的TG、CHOL、HDL、LDL、ApoAI、ApoB等指标有显著的良性改善作用(P〈0.01),是肥胖女大学生保持苗条身材、抑制和预防肥胖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经6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40名健康、无锻炼习惯的退休职工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验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6个月、每天一次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LPET/LVET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及P〈0.01);CO、SV及台阶实验指数显著升高(P〈0.05及P〈0.01).结果显示,6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机抽取80名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研究。测定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及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值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卧位对足背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足背动脉血压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极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平卧位肱动脉与平卧位足背动脉收缩压之间和舒张压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29.76+0.64x(R^2=0.67);Y=15.38+0.73x(R^2=0.52)。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素对缺血性记忆障碍和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行为观察和生化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对小鼠缺血性记忆障碍和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前脑重复缺血再灌注使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同时伴随脑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上升(P〈0.01)、脑组织伊文思蓝(EB)及水含量升高(P〈0.01).灯盏花素治疗可提高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使脑组织EB含量下降(P〈0.05和P〈0.01)、水含量减少(P〈0.05),使血脑屏障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同时,伴随MPO活性的下降(P〈0.05和P〈0.01),炎症反应减弱.提示灯盏花素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该作用可能与灯盏花素提高脑组织抗血脑屏障损伤和抗炎症反应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柿叶黄酮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柿叶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柿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mg·kg^-1·d^-1,40mg·kg^-1·d^-1,80mg·kg^-1·d^-1)、卡托普利组(10mg·kg^-1·d^-1)。每周测大鼠尾动脉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含量。结果显示,柿叶黄酮能明显降低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并在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N0含量上升[(77.15±15.14)μmol·L^-1vs(30.77±10.62)μmol·L^-1,P〈0.01],血浆ET含量降低[(56.21±9.23)pg·ml^-1vs(87.28±11.75)pg·ml^-1,P〈0.01],血浆AngⅡ含量降低[(503.4±33.40)pg·ml^-1vs(666.62±33.45)pg·ml^-1,P〈0.01]。柿叶黄酮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减少内源性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