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紫翅猪毛菜(Salsolan affinis C.A.Mey)是藜科1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具有果实异型性现象。本研究在准噶尔盆地周缘选择了代表性的9个样点(种群),将野外调查与室内观测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种群异型果实的形态特征,以及异型果实输出比例与植物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样点紫翅猪毛菜果实均存在异型性,但异型情况存在差异,其中6个样点有A、B、C、D4种类型,3个样点只有A、B、D3种。总体上来看,同一样点内的异型果实在果实直径、果实百粒重存在变化,其中A型果实在果实直径、果实百粒重上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6个样点中的紫翅猪毛菜的A型果实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其他3种类型,且与植株大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B、C、D型果实所占比例与植株大小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该物种当生存条件有利时,倾向于“机会型”策略,产生较多扩散能力强、易于萌发的A型果实;生存条件不利时,倾向于产生扩散能力弱、不易萌发的B、C、D果实类型,采取较“保守型”繁殖策略。在准噶尔荒漠波动强烈的环境条件下,紫翅猪毛莱可以通过产生不同组合的异型果实及不同异型果实比例来提高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萌发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土壤种子库恢复潜力时普遍采用的方法.但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在实验室内同一水分处理下进行.而同一水分条件很难满足所有种子在水分需求上处于最佳状态,并且种子在实验室萌发与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大的差异.针对该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不同水分处理在野外进行了激活土壤种子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 随着供给水量的减少,土壤种子库萌出的幼苗种类和数量逐渐降低,但个别物种最高出苗率并不在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水分处.(2)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萌发特征.在萌发速度上,不同物种表现为速萌型和迟缓型;各物种均存在各自的萌发高峰期,随着水分供给量减少,各物种萌发高峰期向后推迟了2—3d.因此,水分选择对于萌发实验至关重要,研究种子库特征和针对某一物种开展研究时,在水分选择上应区别对待;对于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种子库的研究,理论上土壤含水量介于23%—28%最宜;在萌发高峰期(自浇水日9—15d)应加强对幼苗的保育.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年生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采用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分布的一年生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卷果涩荠(Malcolmia scorpioides)、弯曲四齿芥(Tetracme recurvata)、硬萼软紫草(Arnebia decumbens)和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沙埋深度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的影响,探究其种子萌发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硬萼软紫草最佳萌发温度为0/10℃,且第2天开始萌发;狭果鹤虱、弯曲四齿芥和卷果涩荠最佳萌发温度为5/15℃,萌发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天,第16天,第8天;沙蓬最佳萌发温度为10/25℃,第9天种子开始萌发。硬萼软紫草、狭果鹤虱、弯曲四齿芥和卷果涩荠种子萌发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24%土壤含水量下种子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50%、56.67%、56.67%和41.67%;沙蓬种子萌发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8%土壤含水量下种子萌发率最高为43.33%。由此可知,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0.5-1.5 cm较浅的土层。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幼苗更新过程中对盐渍环境的耐受性及生态适应性,以不同浓度(0,2,4,6,12,18,28,36g·L-1)的盐溶液(NaCl,MgSO4,盐渍土壤)处理河西走廊中部荒漠地带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种子,研究不同盐对种子吸水、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期对不同盐的耐受性不同,随NaCl、MgSO4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盐渍土壤溶液对萌发率影响较小.唐古特白刺幼苗的伤害度随NaCl和MgSO4浓度的升高而加大,6g·L-1 NaCl,2g·L-1和6g·L-1 MgSO4的胁迫下伤害度达到最大,三种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伤害效应依次是NaClMgSO4盐渍土壤.种子萌发可耐受的NaCl和MgSO4胁迫临界阈值分别为6g·L-1和28g·L-1,幼苗可耐受的NaCl和MgSO4胁迫临界阈值分别为6g·L-1和12g·L-1.在轻度盐渍化的生境,唐古特白刺种子能正常萌发,重度盐渍化土壤不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破除种子的休眠、土壤保墒和低盐渍化土地种植,是保证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建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近年来传入中国的恶性农林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0 5~ 2cm深度的土壤中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萌发率下降 ,5cm下则没有种子萌发 ;刚成熟的种子萌发率不高 ,在室温 2 5℃下 2个月后达最高 ,而后随着时间的推延萌发率下降 ;薇甘菊种子萌发需要光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种子萌发率升高 ;在 5~ 10℃低温贮存条件下的种子比室温 2 5℃贮存的种子有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培试验法研究了Cd2+(0、2、4、8 mg/L和16 mg/L)和Pb2+(0、5、10、15 mg/L和20 mg/L)对烟草(云烟87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b2+抑制云烟87种子的萌发,其浓度在15 mg/L时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明显下降;Cd2+对云烟87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对云烟87种子的发芽势呈现促进作用.Pb和Cd均抑制云烟87幼苗的生长,且云烟87幼苗的死亡率随Pb2+和Cd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水培条件下,云烟87种子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高于云烟87幼苗.  相似文献   

7.
曼陀罗生物碱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曼陀罗生物碱浸种,研究其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1mg/mL)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0.2mg/mL),α-淀粉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下降;幼苗的根系活力、生物量、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明显下降,而CAT和SOD活性则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选择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32科524种植物种子,探讨了温度、海拔与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温极显著地影响种子萌发,能够解释萌发率变异的3.4%.在5/15℃,5/20℃,10/25℃3个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分别为78.7%,83.4%,91.3%,平均萌发率分别为36.4%,40.6%,47.2%.其中5/15℃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与萌发率均最低,表明高寒低温不利于种子萌发.同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依赖于系统发育,科分类能够解释样区物种种子萌发总变异的34.9%.10个主要科植物种子在变温5/15℃,5/20℃,10/25℃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萌发特性,各个科的最高与最低萌发率差异显著.总体而言,禾本科平均萌发率最高(73.6%),豆科的最低(8.2%),各个科对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种子采集地海拔与平均萌发率显著相关,能够解释萌发率总变异的2.3%.种子萌发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与萌发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样区内随海拔升高,种子有变小的趋势,有利于萌发率的增加;另一方面,高海拔比低海拔地区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样区内各物种的萌发特性受到以上正负影响的双重作用,呈现出各异的萌发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纸培法研究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明反枝苋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在浓度0.001和0.002 g/mL时,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所提高,浓度≥0.020 g/m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浓度达到0.100 g/mL完全受到抑制,种子不能萌发.水浸提液浓度为0.001/mL和0.002/mL时,对苜蓿根、芽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0.020 g/mL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反枝苋根水浸提液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根/芽显著降低,茎水浸提液对根芽生长在浓度达到0.050 g/m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根/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叶水浸提液浓度≥0.020 g/mL时,对根、芽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P<0.01),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胚根,根/芽比明显上升,与对照和低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低于25mmol/L时,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高于此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种子胚根长度、幼苗茎粗和叶面积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青冈栎等6种林木种子耐脱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脱水对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等6种林木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无患子外,随脱水时间的延长,其他5个树种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芽指数有比较显著的下降;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6个树种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树种不同,种子发芽率下降程度和下降过程均有很大差别。6个树种中,无患子种子可归为次正常性种子,其他5个树种种子介于正常性与顽拗性之间,其中青冈栎的耐脱水性最高,山杜英次之,观光木、金叶含笑和香叶树的耐脱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荚豌豆--青荷9号的种子为材料,用10-200mg/L的水杨酸分别浸种12h和36h,观察豌豆种子萌发情况及其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用10-50mg/L水杨酸浸种12h及10mg/L水杨酸浸种36h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当水杨酸浓度增大,浸种时间延长时则抑制豌豆种子萌发.用水杨酸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3.
岩黄连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实验场内进行岩黄连(Coryd a lis sax icola Bun ting)种子繁殖试验。试验种子分为东兰类型、贵州类型和马山类型。试验前先测定种子的基本情况,然后以东兰类型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着生部位、贮藏方法、贮藏时间、播种基质试验。试验结果是东兰类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27.75%,贵州类型的最差,仅为16.13%。播种基质以火土加肥泥的最好,种子发芽率为21.25%。种子贮藏以纸袋密封置于低温贮藏最好,发芽率为25.75%。种子以着生在果穗中部的发芽率最高,为28.75%,岩黄连选种时应注重保留中部种子。岩黄连种子没有休眠期,采收后即可播种,最好的播种期是4~8月份。  相似文献   

14.
脱水前后七叶树种子发芽率及胚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脱水程度的七叶树种子发芽率及种子胚根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七叶树种子成熟脱落时含水量(DW)高达1.46 g/g,当含水量(DW)降低到1.07 g/g时,继续脱水就会对发芽率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成熟的七叶树种子胚根细胞分化完全,未经脱水的种胚细胞结构完整、清晰,细胞核大、居中,核膜、线粒体内嵴外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亦比较清晰,液泡较小;脱水5 d后的种胚细胞中出现呈同心圆膜状结构的内质网;脱水7 d后同心圆膜状内质网增多、面积增大且出现多泡体,回水不能使其恢复,与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种子脱水敏感性及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为银杏种子贮藏、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银杏种子于25 ℃、湿度(25±2)%条件下脱水67 d,种子含水量每下降5%左右时随机取样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5.1%时,发芽率并未有明显变化,然而,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0.1%时,发芽率从开始的92%下降至50%;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0)。银杏种子脱水过程中,其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此外,SOD活性变化与POD活性的变化基本相似,均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至最大值,再下降的趋势,只是其POD活性的上升比SOD早,说明POD的反应比SOD更为敏感。种子含水量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含量(r=-0.619)、相对电导率(r=-0.745)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银杏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表现出顽拗型种子特点。严重脱水降低了银杏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并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种子活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6.
荔枝种子脱水敏感性与组织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对脱水高度敏感,随着种子含水量下降,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总酚含量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上升然后迅速下降。其脱水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荔枝种子膜的完整性受到损伤,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细胞内分室作用丧失,酚类被氧化成醌,从而毒害细胞,加速种子的劣变和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18.
琼花种子萌发规律及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