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驾驶员通过遮挡车牌的方式使得卡口系统无法自动识别其车牌,以达到掩盖车辆身份的目的.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车牌遮挡违法检测方法,可对遮挡车牌的行为进行报警,也可用于公安视侦中的嫌疑车辆排查.本方法基于车牌识别技术,对于能够定位到且能正常分割字符的遮挡车牌,使用特定特征对字符进行识别,然后对识别到的多个字符的置信度进行曲线分析,将明显处于波谷的置信度对应字符判断为遮挡字符,判断该车牌轻微遮挡;对于不能够定位到或不能正常分割字符遮挡车牌,则结合车辆检测技术,将其判断该车牌严重遮挡.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检测到大多数遮挡或者无车牌的车辆.  相似文献   

2.
叶剑超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4):42-43,52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车辆车牌定位方法,主要通过对车牌图像的边缘检测、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处理等算法和投影法定位完成对车牌图像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车牌识别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复杂背景下的多车牌图像分割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一种复杂背景下的多车牌图像分割和知识方法,采用统计和特征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待识别图像中的背景,提取可能存在车辆的区域;分别对可能的车辆区域进行局部边缘检测,并使用车牌的先验知识确定车牌的位置和单个字符分割,包括车牌倾斜时的字符分割,使用PCA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精确识别车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背景下多车牌的分割和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背景下车牌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字符边缘检测和颜色特征的定位方法. 针对图像中车牌区域含有的丰富边缘,首先进行垂直边缘检测,然后去除大量背景和噪声边缘,接着通过对垂直边缘的统计分析确定2个候选区,最后结合车牌的颜色特征确定最终的车牌图像区域.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鲁棒性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像中车牌区域含有的丰富边缘,首先进行边缘检测,接着运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图像平滑,然后通过二值面积形态学方法确定候选区域,最后结合车牌的颜色特征确定最终的车牌图像区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高,鲁棒性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的车牌定位算法.算法首先利用车牌的纹理特征对车牌进行了初步定位,其中主要有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数学形态学处理等步骤.最后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对车牌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主要包括空间转换、边界确定等步骤.对80张相片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进的车牌定位方法在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牌识别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中的关键步骤,目前车牌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所长,但是存在着计算量大或定位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尝试使用梯度投影与彩色区域分割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关键步骤——车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算法简单、准确率高、实时性好,能够满足实际车辆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车辆荷载信息是分析桥梁受力和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其中车辆时空信息是准确识别车辆荷载的关键参数。考虑到传统在桥面埋设传感器的方法影响交通、破坏路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车辆荷载时空参数识别方法,包括车辆的横向定位、车速、车轴数、轴距的识别。基于正面拍摄视频,采用背景差分法来实现车辆检测,进一步通过车牌识别确定车辆在图像中的位置,然后根据车牌与车道线距离来实现车辆横向定位。基于侧面拍摄视频,采用图像标定方法,结合已知长度的辅助检测线来获取车辆的轴距、轴数、车速等车辆参数。通过试验室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现场试验中车辆横向定位和车速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42%和2.67%,轴距的平均误差为1.63%,识别结果可以为更多其他车辆参数如轴重和总重的识别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某种特定光学材料在阳光下无色而在红外或紫外等特殊光源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特点,将其通过条纹码的方式涂于车牌表面,条纹码通过一定规则代表着车辆的防伪信息.通过检测装置对防套车牌的光学隐码进行读取,将还原出的防伪信息与车辆真实信息作比对,判断车牌与车辆是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防套牌的目的.将相应的检测装置安放在收费路口,无需人为近距离操作,简单实用.通过对不同光学材料的特性研究及光谱检测,选择出一种合适的光学材料并用此材料制作防套车牌,经实验装置验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公交站场的监控管理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公交站场自动化监控管理,首先要实现公交车辆的检测.针对公交站场中的公交车相对固定、车辆类型相对单一以及背景复杂、变化大等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检测方法.该算法用公交车车体宽度的几何特征和公交车车牌的颜色特征作为检测依据,通过联合检测公交车的保险杠和黄色牌照来达到检测公交车的目的.该方法在广州市中山八路公交站场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车辆检测子系统中得到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公交车辆视频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1.
轮胎接触面对车-简支梁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分析车一桥耦合振动的研究中,都假设移动车辆与路面的接触关系为点接触.事实上,轮胎与路面是通过面接触的,通过建立新的三维车轮模型,分析了面接触对车一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将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简化为长方形,通过接触面间的位移协调条件和力相互作用建立车一桥耦合振动方程,同时还研究了接触面对车一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矿用胶轮车前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阐述了其主要部件的组装调试方法,并指出胶轮车采用悬挂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测姿原理,分析了采用单天线GPS/INS组合测量方式的运动学卡尔曼滤波器在车辆侧倾和传感器发生漂移时存在的加速度偏差测量的延时问题,提出了直接测量车辆侧倾角和传感器漂移的双天线GPS/INS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测量方法对车辆和轮胎的侧偏角以及轮胎的侧偏刚度进行了估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双天线GPS方法测量的侧偏角和...  相似文献   

14.
詹军  邢庆  王世川  王星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2):113-118,121
汽车操纵线性区是影响汽车操纵和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影响汽车操纵线性区的动力学机理,给出了汽车操纵线性区评价的求解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整车操纵线性区与轮胎力学特性线性区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载荷转移对汽车线性区的影响机理。通过研究得知轮胎力学特性进入非线性区不是整车进入非线性区的必要条件;由于载荷转移导致轮胎力学特性非线性变化是整车操纵性进入非线性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速公路爆胎车辆出现偏航的问题, 借助veDYNA 软件进行了的仿真研究。在确定了爆胎车辆轨迹控制的评价指标后, 采用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器, 规划了爆胎后车辆的方向盘转角, 代替驾驶员对爆胎车辆进行方向控制。该方法结合模糊控制和传统PID 控制的优点, 针对车辆爆胎的复杂环境, 自动整定PID 控制参数, 适应爆胎车辆的参数变化。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 的爆胎车辆轨迹控制可在保证车辆稳定行驶的同时控制车辆的行驶轨迹, 使其在出现较小偏移后回到原路径, 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In vehicle-road interaction simulation, multi-body system (MBS) dynamic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ADAMS has been employed to model the nonlinear vehicle in more detail. The simulation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by the test data, and been compared to the former simple models.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dynamic tire forces and other vehicle features on road damage so that the "road-friendliness" can be assessed in vehicle design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系统的关键步骤,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车牌识别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跳变与形态学的定位方法.对于车牌候选区的二值图像,根据车牌的水平分布特点,从长宽之比、面积之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车牌进行识别.实验验证表明,基于该算法的车牌识别系统能够达到较高的车牌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车载避撞系统的工作效能,在充分考虑轮胎模型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建立相应的大客车紧急状态纵向可控域模型。首先通过车载DSP实时获取可控域模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轮八自由度的车辆模型,且结合大客车轮胎模型的特点,选取Gim轮胎模型作为大客车轮胎的简化模型,结合前后车辆运动关系构建了基于车速的紧急状态纵向可控域计算模型。依据不同天气条件发生的频次以及危险程度等级,将路面条件划分成晴天、雨天、冰天以及雪天四种典型路面,针对不同路面条件下附着系数的差异性建立相应的可控域模型,并与传统的基于制动过程的可控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路面附着系数和轮胎模型的可控域模型能够准确的逼近真实的可控域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善车牌定位的质量,提高车牌识别的正确率和效率。【方法】联合使用阈值分割和区域生长算法进行车牌定位,使用垂直投影法进行字符分割,并使用字符模板匹配方法实现车牌字符的识别。【结果】基于阈值分割与区域生长的车牌识别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车牌号,识别率高,运行速度快。【结论】该方法实时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在复杂背景及不同光照条件下准确地定位出车牌,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灰度跳变的车牌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图像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提高图像质量,突出车牌信息,接着对车牌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灰度跳变统计来确定车牌区域的上下边界和左右边界,从而实现车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快速地实现车牌区域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