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西黑色岩系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富有机质岩石中铂族元素较为富集.采用火试金-等离子体质谱方法研究了湘西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湘西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和金的富集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震旦纪晚期至早寒武世早期地外和地内作用提供了较高的铂族元素背景值,其二,在高有机质产率所形成的还原背景条件下,有机质对铂族元素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是黑色岩系铂族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广泛发育一套富有机质黑色岩系,为了研究其有机质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湘中地区AY-1井牛蹄塘组32件岩芯样品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主微量和稀土元素质量分数等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与热液相关的Ni和Sb等微量元素富集以及热液指标w(C...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碳沥青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采用Element XR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及对选取的碳沥青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碳沥青的微量元素丰度与页岩、围岩差异明显, 其中V(1039.40 μg/g)、Ni(345.90 μg/g)、Sr(227.67 μg/g)和Mo(64.70μg/g)显著富集。对以上4 种元素的赋存和富集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元素V 和Ni 在碳沥青中富集的主要原因包括, 继承了原油微量元素特征、较强的螯合作用和油气演化3 个方面, 在本身绝对含量不减或微增的情况下, 其他元素和有机质总量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V 和Ni 的相对富集;Mo 与V、Ni 具有相似的赋存和富集机理, Sr 的富集可能与油气运移过程中对地层中Sr的溶解和储层热演化过程中的有机质络合作用有关, 但是也可能与Sr 尚不明确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4.
贵州早寒武世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普遍存在一套黑色页岩。通过对麻江羊跳、铜仁、遵义中南、遵义松林小竹、天柱大公塘剖面实地考察与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贵州早寒武世黑色页岩是在缺氧环境下,热水沉积为主导,同时受陆源强烈影响,是海水、生物和地球深部物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鲁爱福 《甘肃科技》2011,27(19):50-53,75
甘肃北山寒武系黑色岩系呈东西向弧形展布,为一套浅海相沉积的浅变质岩系,赋存磷钒矿。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赋存于该岩系的磷、钒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要在该套黑色岩系中寻找磷、钒、铀及铂族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对贵州北部、中部、东部选取代表矿床,重点研究代表矿床的矿物岩石特征,通过对研究区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岩矿石显微镜研究,矿石及围岩中分别见大量玉髓、火山泥球、凝灰物质及生物碎屑,反映了其海底喷流带来物质及海底喷流导致的特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贵州下寒武系底部灯影组白云岩之上牛蹄塘组中形成一套分布普遍的黑色页岩,尤其是在贵州遵义地区、贵阳清镇-开阳地区、黔东南施秉-天柱-三穗-麻江一带、黔南三都-都匀-福泉一带、铜仁松桃地区等,以层位稳定特征显著为黑色页岩典型区域。"多金属富矿层"是黑色岩系的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系统剖析贵州黑色岩系分布状况和多金属含量特征,结合实际发展需要,探索贵州黑色页岩区的研究尺度,同时也为黑色页岩的研究发展梳理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桂北中奥陶统升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机理、形成区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构造背景和物源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文桥镇栗水村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采集16件黑色页岩以及黑色硅质页岩样品,并对其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黑色页岩中主量元素SiO2的含量最高(62.37%~91.65%,平均值为78.04%),其次为Al2O3(2.88%~16.92%,平均值为9.15%),研究区微量元素与北美页岩(NASC)的含量相比所有元素均表现为亏损。样品(La/Yb)N值为7.185~15.858,平均值为10.678,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为8.165~15.440,平均值为11.029。表明轻重稀土分异现象较明显,LREE相对HREE富集;δEu值表现负异常(0.589~0.950,平均值为0.758);δCe值表现正异常(1.165~1.412,平均值为1.259)。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黑色页岩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源岩类型为沉积岩;源区遭受了中等偏强程度的化学风化,受化学风化作用影响较大,以温湿气候为主;沉积环境以缺氧的还原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0.
陈曦  刘星  王亚男 《河南科学》2014,(8):1554-1558
选取云南昭通大关悦乐矿区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其在地史上奥陶—志留统这段时期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变迁.从宏观上进行地层、岩性、构造、矿物组合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上开展了赋矿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最后对沉积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amples of black rock series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The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layer (high enrichments of Ni, Mo, V, U, Cu, Pb, Zn, Cd, Tl and Ba; high U/Th ratios and LREE-enriched patterns with positive Eu and Y anomalies)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Ni-Mo polymetallic layer is of submarine hydrothermal origin.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and lithophile elements such as Nb, Ta, Zr, Hf, Li, Be, Rb, Cs, Th and Sc are remarkably higher in the upper unit than those in the lower unit of the Niutitang Formation.These features may reflect that hydrothermal contributions were diminished, and terrigenous constituents were increased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upper unit of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研究了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根据敏感元素的指示意义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O_2和Al_2O_3为主;与地壳相比,微量元素富集Mo、Sb、Pb、Bi,其中Mo的富集系数达7. 99。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分布在14. 79~222. 78μg/g,平均65. 02μg/g,低于中国煤,接近世界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中所有样品十分相似,均呈左高右低的宽缓\"V\"形曲线,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的特征,Eu存在明显负异常,表明各煤层稀土元素与陆源碎屑岩关系密切,且成煤期间稀土元素来源一致,陆源物质的供应相对稳定。黄县盆地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相赋存在煤中的黏土矿物中。灰成分指数(Fe_2O_3+CaO+MgO)/(SiO_2+Al_2O_3)、Mg/Ca、δCe/δEu、Sr/Ba以及V/(V+Ni)反映了黄县盆地古近系煤层的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下的陆相淡水环境,且气候湿润,期间间歇受到过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值域变化对了解古海平面起伏变化、气候条件和及古沉积海水温度具有较大的意义。以PG1井为检验井,取其储层岩芯样品共计122组,分析微相元素纵向演化特征,判识其沉积环境。实验分析表明:Ca/Mg比值从下至上逐渐增大、飞一~飞二段边缘浅滩相的Ca/Mg值(约1.2)小于飞三段的潮坪相的Ca/Mg值(约2.0),说明飞一、飞二段白云化程度高于飞三段;因此其白云化岩较发育,是优势储层。长兴-飞仙关组Sr、Mn、Fe元素含量分别位于80~500μg/g、7~90μg/g、0.6%~1.4%之间,具有高Sr,低Fe、Mn的特征,二者白云岩化流体具有同源性,反映其白云岩成因是在封闭、淡水没有参与的体系下形成。研究认为:川东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气候非常干旱赤热,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及海水盐度慢慢增大,Mg2+逐渐置换了水体中的Ca2+离子,不仅有利于碳酸盐岩发生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同时有利于在台地两侧高能边缘礁滩沉积环境中发生埋藏白云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扬子地区灯影组可以作为优质储层已经被油气勘探所证实。但是,由于灯影组储层的展布规律一直不清楚,制约了对灯影组的进一步勘探。基于镇巴地区鹿池灯影组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微相研究,结合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深入探讨了镇巴地区灯影组的沉积环境。研究表明,镇巴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岩石微相有:泥-粉晶云岩、残余砂屑云岩、叠层石云岩、凝块石云岩、微生物黏结砂屑云岩、泥质粉砂岩、泥质云岩和含云质硅质岩。研究区灯影组沉积环境为开阔碳酸盐岩台地,经历了两次海侵-海退旋回,灯一段-灯二段和灯三段灯四段分别为两个相对完整海侵-海退序列。相对于灯二段,灯四段海平面振荡更频繁,可能与拉张活动在灯四期更活跃有关。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表明,灯影组的沉积古环境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整体而言,灯影期大致是一个海水盐度下降,温度上升,含氧量逐步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柳江盆地记录了从太古代至新生代华北地台乃至全球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气候演化以及生物进化和发展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是研究不同时期古环境恢复的极佳选择。通过对秦皇岛柳江盆地上寒武统崮山组的野外考察和不同层段岩石全元素的测定,分析了各元素富集的丰度。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体系研究了古盐度、古气候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根据Sr/Ba和Th/U等指标分析,认为研究区域是淡水-半咸水环境,其盐度从下至上逐渐降低;Sr/Cu、Rb/Sr数据表明研究区域为温暖潮湿的气候;依据δU、U/Th、V/Cr、Ni/Co和Ce/Ce*等指标分析,研究区域为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二叠统棋盘组为例,通过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对古盐度、古气候和氧化还原环境进行分析,进而恢复沉积环境。用 ICP-MS 光谱仪和 MAT-251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别对棋盘组样品进行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选取 B 含量、B/Ga、Sr/Ba和 V/(V+Ni)和碳氧同位素作为判别沉积环境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棋盘组主要发育在盐度较高、温暖-炎热的近岸海相沉积环境和有利于有机质形成的贫氧-厌氧环境;分析垂向上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参数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认为参数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有一定的相关性,棋盘组下段整体上表现为一个海退到海侵的过程,其中有4次完整的次级旋回,由于海平面的不断变化使得棋盘组岩性表现为泥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的频繁互层。  相似文献   

17.
用“马尔柯夫链”分析法对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群含炭岩系沉积环境进行讨论,建立其沉积相模式。此含炭岩系为还原环境陆相湖泊基底堆积,接受古陆变质岩及混合花岗岩风化产物堆积,为一重要的金矿源层。  相似文献   

18.
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日本地质调查局新研制的一套沉积岩系列标样中的微量元素。简述了测量分析的条件,给出了6个标样的29个元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