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族民居建筑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大理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因素,从白族民居建筑顺应自然、施法自然的特点着手,通过对白族民居建筑的框架结构、建筑材料、物理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解析,呈现出白族民居建筑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白族民居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久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489-493
目的 探讨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该地区历史化发展进程之互动关系。方法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考古和献资料,从自然地理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 从地形地貌特征及资源状况、气候特征及植被状况诸方面论述了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和特征及其与该地区历史化发展进程之关系。结论 发现该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曾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过渡性、孔道性、边缘性的特征,它通过物质生产及其技术系统等中介,深刻而又久远地影响着三门峡地区早期历史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薛祖军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2):5-8
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也十分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构筑了撼人心魄的精美绝伦的“物态文化层”。应该说喜洲白族民居是大理白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大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并成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深入了解和探讨喜洲白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审美理念,对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继而探讨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古代建筑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是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居住需求、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不同所致。本文拟就影响民居建筑的诸因素作细致分析,阐明各因素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民居建筑的构造、材料、外观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地域和民族特性上探讨了在彝族传统习惯下的彝族房屋主要类型及其建筑特色.结果表明:(1)彝族民居的选址有其独特的民主性;(2)建筑形式多样化,有竹房、草房、瓦板房等多种形式,其中瓦板房和木板房为彝族建筑中最具风格和普遍的两种;(3)彝族民居建筑极讲究装饰,大门入口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大门上作各种拱形图案并常有门楣.(4)在建筑用材上也有其独特的民族传承,大部分是用竹、木、砂土、块石、山草等,用砖瓦者甚少,近来较多. 相似文献
6.
针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城村的古建民居,分别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室内外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村落室外气象参数、室外风环境、室内热环境和室内光环境等.测试结果表明:城村的主街巷道全年风速适宜,热环境良好.冬季民居大厅白天较舒适,在夜晚偏冷,而卧室全天较为舒适.夏季民居大厅和卧室在夜晚较舒适,而在白天偏热.全年的室内空气湿度都比较高,不利于人体的热舒适.室内平均风速很低,基本无风压和热压通风.大厅采光较为充足,而卧室采光严重不足.相比民居,新宅大厅气温在夜晚较高,新宅卧室气温全天明显较高,而空气湿度则相对较低.针对测试结果,提出了城村民居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金陵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3):82-85
大学校园环境由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建筑环境是人文环境的载体,有着深刻的人文意义,通过分析阐述人文环境对建筑环境的影响,认为在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应创造适合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建筑环境,同时在创造中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把握建筑环境,使之有益于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乡村民居建设中,不同气候区下的民居表现出各自独有的建造特征,建筑立面是有效回应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陕南新民居的建筑热环境现状,提高民居室内热舒适性,通过对安康市江安村典型新民居热环境实测分析,发现陕南新民居的立面各部分构造的传热系数与规范要求的传热系数相差较远,从而导致了民居室内热环境不适宜。结果表明:在建筑朝向以地形为优先条件下,可以通过优化民居立面的构造做法有效改善新民居室内热环境和建筑的保温性。根据建筑立面的面积大小权重排序为墙体,屋面,窗户,门,系统地构建优化策略。将外墙改为使用页岩空心砖,在构造层中加入30 mm聚丙苯板保温层,并将北向墙体厚度增加至370 mm;屋面采用厚炉渣混凝土构造的保温层,加入一定厚度的厚炉渣混凝土来调整屋面的构造层次;门窗选择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减少热散失,综合提高新民居建筑立面各部分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它们不仅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被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探究留存的东北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挖掘其文化特质,为东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集美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集美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同时,根据集美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提出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1.
12.
胡丽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86-188
阐述了自然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学术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分层、分类,存在的问题,大学精神及发展战略。总结出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坚持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3.
14.
气候变暖对通辽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通辽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水资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气候变暖给通辽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生态环境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麻新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4)
中国档案事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等档案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要素。以电子文件为基本单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大大改善了中国档案事业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西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煤炭开采对山西省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煤炭开采中影响生态环境的几项重要指标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系统评价了山西省内10个主要地市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公路的概念应运而生。在阐述生态公路基本含义及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过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从生态理念、生态选线、生态恢复、生态施工、生态运营和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为我国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毅隆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51-54
语言结构与生态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而翻译学又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将生态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与翻译之间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者和谐共存;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译者的水平,另一方面译者水平的提升又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昌吉州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新疆昌吉州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其生态环境和维护其生态安全。方法基于昌吉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把昌吉划分为4个生态单元:即南部天山水源涵养生态区、中部平原绿洲生态区、北部荒漠生态区和东北部北塔山生态区。提出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详细论述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结论保护天山和北塔山,保护绿洲,防治沙漠。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末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8):172-173
从10个方面论述了水电工程施工中一些环境影响问题与对策措施,旨在改善施工条件,重视环境保护,减轻施工带给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