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甜瓜枯萎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株体内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为2级的植株体内的菌量最大,为10.75×104cfu/g鲜质量,其次为发病级别为3级和1级的植株,含菌量分别为8.90×104cfu/g鲜质量和8.63×104cfu/g鲜质量;健株中的含菌量最少,仅为0.08×104cfu/g鲜质量.该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1℃,pH为7.  相似文献   

2.
从重庆地区绿化植物蝴蝶花上分离出引起枯斑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6~36℃均能生长,最适温度是2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是3.10~11.80,最适pH值为7.11.分生孢子在5~35℃,pH3~10,相对湿度90%~100%范围内均能萌发,且在最适温度24℃,最适pH7和相对湿度100%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落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对产孢量的影响较大.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48℃(10min).该菌能利用多种糖、醇类作碳源和多种有机氮、无机氮作氮源.  相似文献   

3.
枯萎病原菌在黄瓜组培苗体内侵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株F H.6.5 030318 J2接种黄瓜组培苗,研究该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侵染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侵染植株是通过菌丝体在植株体内不断扩展,菌丝体可同时朝下与朝上扩展,接种4d菌丝体已到达根部组织,但从茎顶部组织未分离到病原菌;接种7d时菌丝体已到达植株茎杆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当归根腐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患根腐病的岷县当归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试验,同时分析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岷县当归根腐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锐顶镰刀...  相似文献   

5.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6.
通气量对西瓜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摇床转速和装液量来控制不同通气量,对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株X.1.7 030527 02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当装液量相同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转速<60r/min和>150r/min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装液量的变化差异不大,当转速90~120r/min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的装液量增加而减少.装液量越大,平均孢子萌发率越高,100mL/250mL装液量的平均孢子萌发率最高,比50mL/250mL和25mL/250mL分别高1.6%和4.05%.摇床转速对孢子萌发率表现在转速低孢子萌发率高的趋势.菌丝体生长量受通气量(装液量和转速)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昌黎旱黄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针刺法对其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旱黄瓜茎基腐病原菌种类后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黄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该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NH4NO3,致死温度为69℃,10 min;大型分生孢子生长最适温度为25℃,小型分生孢子生长最适温度为30℃;两种孢子生长的最适pH,碳源,氮源均为5.0,蔗糖,NH4NO3。  相似文献   

8.
利用昆虫寄生病原菌防治害虫是目前的新趋势.真菌是介壳虫的主要病原体,已发现有许多种病原真菌可应用于防治介壳虫[1],国内尚未见利用寄生真菌防治龟蜡蚧的报道.现就分离蚧镰孢菌(FusariumjuruanumP.Henn.)及防治龟蜡蚧的研究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9.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解决植物枯萎病的一条理想途径.对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其生防因子种类和应用情况做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辣椒是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在我省播种面积较大。但是,由疫病为害造成的辣椒死秧问题十分严重,且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仅兰州市1987年调查辣椒发病面积达80%,总产减产一半,严重威胁着甘肃辣椒生产。经调查、分析结果,证实其死秧主要原因是疫霉菌(Phytcphthors SP)侵染所致。有关该菌的特性及防治,日本、美国已有研究,我国北京、青海、上海也有报道;为明确甘肃辣椒疫病的病原,我们就该病病原形态,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35亿活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以浸种、灌根并用的方式防治西瓜枯萎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水剂250倍液、500倍液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对黄瓜秧苗正常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此外,枯草芽孢杆菌水剂还对西瓜植株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芍药灰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芍药灰霉病在南京、杭州、上海主要在花期后危害芍药及牡丹的叶片,形成叶斑。病原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8.0~15.0 × 7.0~10.0μm。人工接种可为害辣椒、葡萄、黄瓜、茄子、番茄。根据其孢子形态及寄主范围病原鉴定为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病原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并在pH值4~8之间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结果认为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10g,燕麦粉10g,琼脂20g,水1000ml;最佳出菇培养料配方为棉籽皮90%,燕麦粉8%,蔗糖1%,过磷酸钙0.5%,石膏0.5%;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8~22℃;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6.5~7.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温度对绿僵菌菌株LA06、LD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菌株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均在25-30℃;适温下LA06在第3d开始产孢,产孢量达6×107个/cm2,LD04则第7d才开始产孢,产孢量仅1×107个/cm2;两菌株均以30℃下孢子萌发最快,GT50分别为7.55 h和9.88 h;45℃下处理8 h后LA06孢子萌发率为45.35%,LD04则为0.LA06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甲醛、亚硫氢钠等为原料合成了适于作无水碳酸盐碱溶液滴定的基准物──氨基甲磺酸,并通过元素、质谱、红外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氨基甲磺酸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本文分析广西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总结广西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锰固溶体的方法 ,研究了铜锰粉末压坯的烧结特性。结果表明 ,利用粉末冶金法烧结铜锰混合粉末 ,可以形成单相固溶体 ,其扩散机理属于单向扩散 ,即锰进入了铜。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 ,铜锰烧结压坯的密度和硬度都有下降的趋势。铜锰粉末经混料、预压、热压成型后 ,按不同烧结参数 (包括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 )在 80 0℃烧结 ,保温 5 0h ,可制得铜锰固溶体。  相似文献   

18.
疏花绞股蓝黄酮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建南 《江西科学》1996,14(4):223-227
从疏花绞股蓝的地上部分分离到5种化合物,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商陆素、异鼠李素、Xie皮素,商陆甙和芦丁。  相似文献   

19.
超压盆地中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超压沉积盆地中,储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不同于具正常压力梯度的沉积盆地,这些特征可能包括:(1)深埋地层中岩石的高孔隙度(尤其是原生孔隙的保存);(2)晚期胶结物(如含铁碳酸盐)的发育,且分布于具高负胶结物孔隙度的岩石中;(3)因有效压力较低而造成的生物微细结构的保存,以及一些含水矿物在深埋地层中的存在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别过剩地层压力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药地骨皮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骨皮及其伪品荃皮进行了对比鉴别,找出其鉴别特征,以利于使用正品地骨皮,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