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鑫 《科技资讯》2011,(33):92-92,94
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虽然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和变电站无人值班,但是从操作性来说。电磁互感器的先天性缺陷和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方面都存在问题,阻碍了数字化的实现。但是更显示出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的主要意义。总而言之,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大部分已实现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力操作,基于PLC的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操作的基础,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取决于PLC控制系统的完善程度,PLC控制系统要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同时,还要有一套完整的故障排查、处理系统,用以保证整个自动化操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整个配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通过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远方监控和自动控制,达到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施耐德PLC在气力输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波 《科技资讯》2008,(34):40-40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需要尽快提高自身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全厂管控一体化,进而完全实现自动化运行。为达到以上目的,广西永福发电厂气力输送系统采用施耐德QuantumPLC双机热备系统,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石油钻机的自动化要求不断提高,实现井口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是现代钻井设计的主要标志之一。实现井口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关键是管子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而此系统的关键就是实现管子自动排放定位的机械手。  相似文献   

6.
王岚 《科技信息》2011,(25):I0092-I0092
集成电路芯片塑封实现了自动化,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外观检测实现了自动化。本文关于它们的自动化结构、自动化控制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两者运用于企业可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范国峰 《科技资讯》2014,(13):117-117
铁路作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在铁路电力线路中引进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调度和监控管理,实现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是铁路电力线路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分析了铁路电力线路中的视频监控自动化技术、配电所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调度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詹启云 《广东科技》2013,(10):84+8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成为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管理的新要求。而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就要建立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体系。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自动化控制的概念和技术要求,着重对自动化控制中的几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必须实现焊接过程自动化,而焊缝跟踪是实现焊接过程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去分析其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为以后实现焊缝跟踪,进而实现焊接制管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计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网络管理的技术却相对滞后,因此就需要借助计量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自动化管理。具体看计量一体化就是借助自动化终端与网络技术,实现对电能量的全集成化、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功能及信息采集的设计问题,主要包括自动化系统结构、自动化系统软件实现功能、自动化系统信息采集和调度自动化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2.
宋斐  马宜青 《科技信息》2009,(29):I0089-I0089
实现计算机机房自动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讨论机房自动化管理的设计思路,分析了记费程序、网络监控系统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使得机房自动化管理的实现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泛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现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推进电力企业自动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应充分认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按照电气自动化设计思路,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发挥其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进 《广东科技》2012,21(13):50+69-50,69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力系统的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动化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实现。主要介绍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并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就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COM的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组件的跨语言调用问题,探讨了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并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组件的跨语言调用.提出使用DISPID(Dispatch Identifier)编码方案,解决自动化客户访问具有多个接口的自动化组件的问题.以药房管理系统为例,介绍如何用活动模板库(ATL:Activex Template Library)开发核心业务的自动化组件,并用VB实现客户程序,从而实现组件的跨语言调用.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自动化技术能较好地解决组件的跨语言调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配网自动化的目的:①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实现配网正常运行时的控制、检测和故障时快速处理自动化。②实现配电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变电站,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状态稳定,在实际运行中,充分发挥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特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的广泛应用,对变电站实现保护监控系统的升级换代、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调度自动化和自动抄表、建设无人值班变电站和减人增效以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中低压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现自动化的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为此,本文特对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方案作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何卫斌 《广东科技》2013,(16):92+96
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的提供优质电能。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和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了配电网自动化在实现和管理方面的措施,旨在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节奏,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该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介绍。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电力系统随之趋于多功能化和复杂化,从而影响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的出现为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全天候监控及满足电能资源的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实现了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