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硫铝土矿焙烧预处理的赤泥沉降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马弗炉、旋转管式炉分别对我国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焙烧温度对焙烧矿溶出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利用SEM,XRD技术对焙烧矿溶出赤泥的表观形貌、物相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焙烧矿赤泥沉降性能变化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焙烧预处理使赤泥的表观形貌更加疏松多孔,使矿石中的针铁矿转化为憎水的赤铁矿,提高了赤泥的沉降性能;焙烧矿过于疏松会导致溶出赤泥严重细化,使赤泥沉降性能大为降低.与马弗炉焙烧相比,旋转管式炉焙烧矿溶出赤泥的沉降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拜耳联合法溶出矿浆中添加硅酸钠,研究硅含量对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硅含量过高对溶出矿浆的沉降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添加适量的钙离子可以改善由于溶出矿浆中硅含量过高而引起的赤泥沉降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多种合成絮凝剂应用于拜耳法赤泥沉降分离系统的实验室研究情况,筛选出河南卫辉PAS-1#为絮凝效果良好且经济方便的絮凝剂。10天的工业试验表明:卫辉PAS-1#絮凝剂可作为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拜耳法赤泥沉降分离系统的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黄料赤泥在溶出过程中发生膨胀的行为,发现絮凝剂过量、泥浆处理时间长将导致黄料赤泥膨胀加剧;提出了快速分离的方法;赤泥高效分离沉降槽的工业实践结果,证明了采用快速分离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以澳大利亚韦帕矿为后加矿和以氢氧化铝为后加矿的溶出矿浆进行赤泥沉降性能的研究,考察了无絮凝剂添加以及以淀粉和A-1000为絮凝剂时对矿浆沉降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增溶溶出矿浆与未进行增溶溶出矿浆液的赤泥沉降性能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浆经过增溶溶出过程后,与未进行增溶的矿浆相比沉降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增溶溶出矿浆在沉降过程添加适量的絮凝剂会获得更好的溶出效果,其中以韦帕矿为后加矿的增溶溶出矿浆的沉降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添加20%的CaO溶出铝土矿后的赤泥泡沫进行了研究,通过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及差热重物相分析,证明赤泥泡沫是含SiO_2少、颗粒细的水化石榴石相和少量的游离Ca(OH)_2相。这些物质容易生成泡沫,导致赤泥沉降洗涤槽冒槽,造成有用的赤泥洗液的机械损失。石灰添加量越大,起泡现象越严重,这种损失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铝土矿中的有机物对苯二甲酸钠对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对苯二甲酸钠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赤泥沉降速度、溢流浮游物含量和底流压缩液固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加入絮凝剂消除对苯二甲酸钠负面作用的条件.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钠和絮凝剂的浓度是影响赤泥沉降速度、溢流浮游物含量和底流压缩液固比的重要因素.对苯二甲酸钠对赤泥沉降速度的不利影响可被4种絮凝剂中的任何一种消除,其中A-600的作用最好;当对苯二甲酸钠质量浓度低于3.58 g/L时,4种絮凝剂可消除其对赤泥压缩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赤泥为原料,通过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赤泥对模拟锌冶炼废水中Zn2+、Pb2+、Cd2+的吸附作用,以及焙烧温度、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0℃焙烧后的赤泥吸附效率较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和中和剂,尤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为明显,且吸附处理后的赤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分离。溶液pH值显著影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在近中性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赤泥对Zn2+的吸附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模拟和解释,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
采用铝硅比为5.48的贵州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进行石灰拜尔法溶出实验,对溶出后赤泥浆液的沉降分离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探讨稀释矿浆脱硅时间、稀释矿浆质量浓度和絮凝剂等因素对赤泥浆液沉降分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贵州铝土矿经石灰拜尔法高压溶出、稀释后,当控制溶液氧化铝质量浓度为165 g/L左右,赤泥沉降分离料浆固含约为85 g/L时,适宜的脱硅时间为2~3 h。稀释脱硅后,赤泥浆液添加絮凝剂CM180进行沉降分离效果较好,当其添加量为210 g/t时,5 min和10 min平均沉降速度分别达19.0和12.1 mm/min,30min压缩液固比可达5.29。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固体颗粒在上升液流中的运动,说明了提高沉降槽产能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为了不引起泥渣积累和保证溢流的澄清度,增加沉降槽的高度是提高其产能的必要条件。用赤泥进行了间歇沉降试验,发现不同的原始泥浆高度所得的沉降曲线,在沉降初期,它们的直线段互相重合;通过各沉降曲线的临界点的切线是互相平行的。说明泥浆的原始高度不影响泥浆的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某一水硬铝石型氧化铝拜耳法溶出赤泥,采用自制丙烯酰胺-丙烯酸钠-β-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新型絮凝剂(ASAM)对其进行沉降实验。考察ASAM的特性黏度、添加量对其沉降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性能较优良的ASAM-2号样品和商品絮凝剂PAS-3号、0228和Alclar665作对比实验,研究ASAM-2号样品对不同干赤泥浆料的沉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自制ASAM的絮凝性能优异,沉降速度与絮凝剂0228的相当,明显高于国产PAS-3号和Alclar665的沉降速度,而且上清液澄清度比Alclar665的高;赤泥浆液干赤泥含量为108.4g/L,ASAM添加量为100g/t时,前5min平均沉降速度为1.22m/h,底流液固压缩比为2.86,沉降性能明显优于商品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铝土矿的溶出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氧化铝的溶出率、碱耗以及赤泥的沉降分离性能等工艺技术经济指标。探讨了临县刘家庄矿区铝土矿拜耳法溶出性能。  相似文献   

13.
拜尔法炼铝的残碴,通常称为赤泥。本文研究赤泥强度、结构和密实度,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认为赤泥具有良好建筑性能,利用赤泥筑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基质沥青中添加赤泥制备赤泥改性沥青,采用黏温关系分析法探讨不同剪切速率、赤泥掺量(质量分数)对赤泥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赤泥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状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改性沥青黏度方程与温度之间存在极高相关性,温度对赤泥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剪切速率对其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赤泥改性沥青的黏度随赤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赤泥改性沥青相态分布由分散相逐渐转变成连续相态,在赤泥掺量为13%时的共混体系达到了理想的相态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5.
赤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资源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的废弃物,其成分极其复杂。介绍了赤泥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及性质。基于赤泥的一些特殊性质,赤泥可净化大气及水中污染物,并且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利用赤泥作为建材及赤泥中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回收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铝工业固体废物赤泥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慧 《科技信息》2011,(5):373-373,390
本文通过介绍赤泥理化性质,综合分析赤泥的治理方法。从赤泥中回收有价金属、在环保领域应用方面进行概述,为赤泥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氧化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排放量及储量逐年增长,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但赤泥的碱性、重金属毒性和放射性制约了其在诸多领域的综合利用。本文对业内关注较少、但对赤泥资源化利用非常重要的赤泥放射性问题进行综述,讨论建材领域中对赤泥放射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以期客观评价赤泥放射性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赤泥放射性带来的应用限制,促进赤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溶胶为原料,盐酸羟胺和氢氧化钠为改性试剂,采用先羟肟化再水解的两段控温工艺制备新型氧肟酸絮凝剂。通过对合成产物进行氯化铁吸附显色、进口铝土矿溶出赤泥沉降及红外光谱测试,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初始聚丙烯酰胺水溶胶质量分数为8%,改性剂羟胺碱水溶液pH=13.5,无需补碱,羟胺与酰胺基的物质的量比为1:1,在60℃时羟肟化3 h,在85℃时水解2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氧肟酸聚合物具有一定的水解度和羟肟化度,氯化铁吸附显色等级为3;与常用工业絮凝剂相比,自制氧肟酸型絮凝剂能明显改善进口铝土矿溶出赤泥沉降性能,沉降速度达11.5 m/h,上清液吸光度仅为0.639。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氧化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排放量及储量逐年增长,带来了愈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排放的赤泥主要为拜耳法赤泥,拜耳法的生产工艺特性导致拜耳法赤泥中具有多种碱性物质,其强碱性限制了赤泥在诸多领域的综合利用,降低拜耳法赤泥碱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拜耳法赤泥碱性问题进行综述,讨论了赤泥脱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相关脱碱机理。通过客观评价拜耳法赤泥碱性问题,寻找合适方法对碱性进行控制或脱除,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综合利用问题越来越迫切,近年新出现的赤泥透水砖产品,为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赤泥在生态透水砖上的应用现状以及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赤泥透水砖在碱性、重金属毒性以及放射性控制方面的研究状况及不足,为赤泥在透水砖领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