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陶艺与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陶艺进入建筑和环境领域,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拓展。现代陶艺和建筑,环境的融合,打破了现代陶艺是在架上纯艺术的结构形式,拓宽了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有别于以往陶瓷材料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应用,而更注重人文文化和艺术表现,因而,现代陶艺不只是纯欣赏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艺术,是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陶艺这一艺术语言,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色彩是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一件广告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才算的上是好的作品。现代社会物质生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更关心情感上的需求、精神上的享受。对于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来说,始终要以人为本的设计。在色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公共的审美,还要与时代相结合,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胜强 《科技信息》2012,(35):I0241-I0241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著名学者李克东教授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更体现现代特征,要求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技术为教育服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最重要部分,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能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它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蓝图”。特别是现代信息社会 ,教学设计能力 ,尤其是媒体教学设计能力更成为现代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从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入手 ,着重论述了现代教学设计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是当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小学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服务。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努力将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现代结构要求更危险和更复杂的设计,需要精确地了解结构的载荷、几何、材料性能、制造过程和运行环境等的不确定性。可靠性评估技术可用来发展安全设计,并确定在结构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所产生影响,然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试验和质量控制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功效。  相似文献   

7.
邢春生 《科技资讯》2010,(6):161-161
包装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市场营销活动,包装设计大师往往是这两方面的专家。当然,除了这两方面外,包装设计师还应对包装设计的流程掌握到位,就现代包装市场而言,包装设计主要包含市场调研、设计构思、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制作等流程,掌握了包装设计的流程后,有助于设计出更符合现代设计审美特征、更符合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包装作品。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来看,现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关怀大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让观众更快、更直接地获取设计中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为目的;现代平面设计是追求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试论服装设计中的技术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它包含技术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市场学等。本文围绕服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时装绘画、结构设计、工艺制作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技术处理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技术处理和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认为服装设计必须走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不能单纯地欣赏角度出发来设计服装,必须借助技术手段,运用高超的技术使设计的服装更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行车造型演变和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结构分析入手,探析了不同时期自行车造型的演变及其规律。指出,自行车造型的演变是逐个部位的演化,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日趋完善,才表成现代的式样,而现代自行车造型更注重色彩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以及多功能的设计。该文还就自行车造型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性、多样性、注重个人品位的满足,同时更注重整体购买经历的愉悦。因此现代购物中心的设计要考虑注重人性化、功能多样化等因素,从整体出发,最后能够是消费者对购物中心有全新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本文就购物中心的设计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提取元素,将其与现代设计更合理、更恰当的融合,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新设计风格,并探索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浅谈了CAD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几种应用,为现代设计人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更高效率地从事公路设计工作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影晖 《科技信息》2009,(20):226-226
对于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而言,光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电光源进步日新月异,促使室内设计不但要完善光环境的质量以适应人们的视觉生理需要。更追求光彰艺术的效果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要求。室内光影的重要性以及光照明的设计原则和灯光的表现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康煜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3):111-115
设计是指在某种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把其设想具体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活动过程。设计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经济的服务。剖析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指导我们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结合本国的国情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独特体系的现代设计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宋玲 《科技信息》2009,(22):221-221,224
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转型的历史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驱动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起步不久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正在以其不成熟的设计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为中国的现代产业提供着滞后的服务。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Prof.GerhardMathias),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的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营利企业,其产品就是一批又一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是这些被称之为“设计蚂蚁”的设计学生,刚出校门就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教学之重任。在他看来,中国的当代设计教育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巨大泡沫。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学中重视使用“形象语言”,重视用演示来呈现技法操作过程,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广泛、生动,具体直接地表现各种物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设计运用、合理选择、适时演示、恰当组合,能充分激活美术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吉祥纹样历经不断挖掘、开发、变化和改造,日益被艺术设计界所重视和应用。该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传统吉祥纹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旨在进一步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融汇于当代艺术设计的实践中,大力弘扬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能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现代设计更具有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9.
胡兰凌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508-1510
包豪斯设计是现代设计以及现代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题。任何一种艺术思潮诞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特征,在探索包豪斯设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当时德国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引领我们更为深入地剖析现代设计理论发展的根源和起因。  相似文献   

20.
对包装设计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包装设计已走过了20多年从民间到官方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包装设计也面临着一个观念迅速变革的时代,这也映现出我国包装设计发展的进取性和局限性。对于包装设计的理念本人有以下思索:一、包装设计应树立现代设计理念,而非追随市场。好的包装是适合产品,适合企业品牌形象的包装。包装设计不单是企业产品的促销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塑造形象,准确地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一方面发挥其商业功能,达到应有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又能蕴涵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建立一个正面的视觉形象。二、对包装设计本土化发展的思考。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发展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围合影响下,要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