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浑河流域历史洪水灾害情况,暴雨洪水的自身演变规律,相关影响因子和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对2005.8暴雨洪水特性、洪水等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流域地理概况、暴雨分析及洪水遭遇等方面介绍了松溪河"96.8"暴雨洪水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1968年8月(简称“68.8”)和2001年7月(简称“01.7”)郁江南宁大洪水的气象学特征,认为“68.8”和“01.7”大洪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背景,前者是西南涡影响在前,台风影响在后的暴雨天气,后者是单一的台风影响下的全流域暴雨一大暴雨强降雨过程。两次大洪水在流域降雨强度的分布上差异较大,前者强降雨中心位于德保、靖西、那坡一带的右江地区,后者位于左江流域的上思县境内;“01.7”大洪水所发生的大暴雨、暴雨的县(市)次分别是“68.8”大洪水的2.33倍和1.33倍,而属于一般性降雨的大雨出现的县(市)次,“68.8”大洪水是“01.7”大洪水的2.29倍,“68.8”大洪水过程的时间长、洪水涨势较慢,“01.7”大洪水过程时间短、洪水涨势快。提示降雨天气过程的特别配置或者一次降雨过程引发全流域强降雨都可能造成郁江南宁大洪水。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暴雨洪水的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对于缺乏水文观测资料的流域内的工程建设,确定其工程规模及防洪标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该文从水文分析计算原理为出发点,分析计算小流域内的洪水产生的起因,探讨暴雨洪水的计算过程及比选方法,并且从计算结果的对比中推荐出暴雨洪水的选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对岔巴沟流域洪水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析人类活动对其洪水过程的影响程度,对流域内的暴雨洪水预报、区域水循环机理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分析,采用多水源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定量估算了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不同量级暴雨洪水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产汇流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变化,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次洪径流量均减小,且洪峰流量总体衰减幅度较次洪量的大,洪峰流量的衰减率为37.2%~74.2%,次洪量的衰减率为10.1%~69.4%.流域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量级暴雨洪水过程的削峰和坦化影响不同,其中对大、中水主要为削峰作用,对偏小型洪水主要为坦化作用,大水洪峰流量的平均衰减率为17.4%,中水洪峰流量平均衰减率为35.0%.  相似文献   

6.
1991年8月6—9日后清河流域普降暴雨,(以下简称”91.8”暴雨)降雨量大势急,致使流域内孙吴县的辰清乡;清溪乡;西兴乡的春青,腰岭永清,西南屯,卧牛河三屯一队等多处爆发山洪。辰清河发生50年代以来第三位洪水,斗不起河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水泛滥,成灾严重。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分析如下,供参考。-.流域概况辰清河为逊别拉河右岸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德都县境内,由卡西村河,常青河,沟浪河,斗不起河等大小十几条河,沟组成。河道长107Km,总落差162m平均坡降1/3000。辰清河流域跨德都,…  相似文献   

7.
蒙江“2002.7”暴雨洪水,给沿江两岸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该文通过对“2002.7”暴雨洪水的成因、雨洪特点、暴雨洪水过程、洪水组成、洪水等级等分析,概括暴雨洪水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蒙江洪水特性及洪灾的成因,提出该流域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景泰县驼水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景泰气象站1958-2013年最大24 h降水资料推求典型暴雨并建立暴雨强度--历时关系曲线.以驼水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为权重计算流域平均径流系数,采用诺模图法求解流域汇流时间,并推求不同频率下沟谷漫滩区暴雨洪水特征参量,为干旱沟谷漫滩资料稀缺地区暴雨洪水计算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阜新地区2010年绕阳河流域暴雨洪水进行了定性分析,为今后阜新地区暴雨洪水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暴雨洪水同频率假定是否成立和暴雨洪水遭遇概率分布是中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依据,为检验其合理性,采用鉴江上游曹江流域典型强降水流域1967—2013年逐时暴雨洪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南中小流域最大面雨量R和对应场次最大洪峰流量Q的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的遭遇概率,并推算其设计重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和洪水同频遭遇概率较小;对于特定设计频率,洪峰流量与流域面雨量的遭遇概率随流域面雨量增大而增大;流域面雨量和洪峰流量的遭遇条件概率显示存在着多种防洪风险管理选择;相对于“或”联合重现期和“且”重现期,二次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R-Q组合的风险率。  相似文献   

11.
1990年7月份,黑河市气候异常,曾出现多次暴雨天气。7月8日—11日,22日—24日法别拉河连降暴雨,暴雨笼罩了整个流域,暴雨中心区最大三日降雨量达1201mm,最大1日雨量60.9mm(七二七站)。这次降雨致使法别拉河流域发生了1917年以来近80年间的第三次大洪水。由于法别拉河上没有水利工程,无水库调洪削峰,所以这次大洪水造成黑河市上马厂乡的五个村屯大面积农田被洪水冲淹,上游烨树排子和七二七两个林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害,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的成因分析如下,供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参考。一、自然地理概况法别拉河为黑龙江中游右岸…  相似文献   

12.
以抚河流域3个山丘小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小流域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利用率定后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进行临界雨量试算,得出各流域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预警时段组合条件下临界雨量。将计算所得临界雨量与实测暴雨洪水过程和设计暴雨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临界雨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说明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可应用于抚河流域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确定,并为抚河流域山洪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1991年8月8日暴雨洪水增况永清点以上流域集水面积78.2km2,属于小面积实验站。流域内现有雨量点三个,分布比较合理。全流域属于山溪世河流,植被较好,产汇流条件良好。自8月6日起,全流域内开始降雨,到10日止,其中8日普降暴雨,最大暴雨强度达30mm/h。本次暴雨量集中,雨量大,前期湿润,致使造成洪水来势猛,流量峰值较高。受这次暴雨影响,8至9日发生暴雨山洪,8日22田永清点水位开始上涨,9日2时40分到峰,4小时40分水位上涨2.76m,其中2时到2时40分上涨二.42m,洪峰水位270.08m,高于调查洪水位0.58m。这次洪水来势之猛,涨势之快是罕见的。二、洪…  相似文献   

14.
许尔金  覃毅宝 《甘肃科技》2007,23(12):83-84,137
介绍了2005年7月19日至20日5号台风"海棠"在泽雅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发生的暴雨、洪水过程和洪水调度情况,并与1999年的"9.4"暴雨、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降雨过程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河道径流的影响,以沂河、沭河流域为例,利用瞬时单位线法和马斯京根法计算重现期为10、 20、 50 a的3 d特征暴雨和2019年台风“利奇马”暴雨在2个流域中的洪水流量,得出各防洪控制站在不同暴雨条件下的洪水规律。结果表明:扇形流域内洪水汇流较集中,容易发生洪灾;羽形流域内各支流洪水交错汇入干流,近水先去,远水后去,洪水较缓和,沂河的防汛压力大于沭河的防汛压力;在相同降雨量条件下,沂沭河流域内临沂站在从北向南的降雨过程中更易形成大洪峰,斜午站、石拉渊站和重沟站在从南向北的降雨过程中更易形成大洪峰;莒县站位于沭河上游,控制流域包含多个支流和3个水库,流域形状为属于羽形流域的沭河流域中的扇形流域,具有洪水汇流集中的特点,沭河莒县站的防汛压力大于沭河其他防洪控制站的防汛压力,而且当沭河流域出现大范围同步降雨过程时,莒县站更易形成大洪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采用同频率放大的方法计算设计暴雨,并构建潢川流域的SWAT模型,从而推求出设计洪水。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淮河上游小流域设计洪水的影响,通过对设计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的分析表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前后,相同频率下的设计洪量减小,且频率越大,减小越多;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峰均有减小趋势,且频率越大,减小越多。对上述设计洪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洪水变化规律明显,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设计洪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凉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对比2012年7月21日(短历时双峰型)和2016年7月20日(长历时双峰型降雨)两场典型暴雨洪水过程,分析其降雨-径流关系。结果表明:凉水河流域上游较高的不透水面积比例,加快了区域产汇流速度,使得径流对暴雨的响应更为敏感,洪水过程随暴雨过程陡涨陡落;流域下游不透水面积比较低,汇流面积增加和河道行洪过程中的坦化综合作用削弱了降雨-径流序列的一致性。两场暴雨洪水过程上游和下游径流系数对比发现,在流域上游由于不透水面积比较高,重现期为10~20年一遇场次暴雨径流系数为0.35~0.5;而在流域下游由于降雨入渗补给条件较好,流域下游径流系数仅为上游径流系数的1/3,全流域径流系数减小为上游径流系数的1/2。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上旬南汀河流域发生了一场暴雨洪水,该场由持续降雨加暴雨的洪水,起涨快、水位高、流量大、退水时段长。通过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特征及其重观期,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山区性河流暴雨洪水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春阳 《甘肃科技》2016,(19):55-58
水文行业主要负责收集降水量、流量测量,以满足水利工程设施和水资源规划的需要。其中暴雨调查包括历史、近期或当年产生洪水的暴雨量、暴雨的中心位置、一次降水的总量、历史、大致过程及其分布范围,并尽可能查考有关天气资料,分析暴雨的成因。洪水调查包括考察洪水痕迹和收集有关资料,推算一次洪水的总量、洪峰流量、洪水过程以及重现期的全部技术工作。在国家大力治理中小河流,其中甘肃两当县是暴雨洪水频发县,中小河流众多,广香河流域植被较好,对该河段历史洪水调查,对中小河流治理和两当县城防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极端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科学认识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山洪致灾机理,以湖北省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为例,基于全国山洪灾害调查分析评价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采用自主研发的FFMS(Flash Flood Modelling System)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柳林镇暴雨山洪过程进行反演模拟.从洪水来源、产流组分变化入手,深入剖析此次山洪灾变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时空变源山洪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山洪过程流域产流机理及组分变化,实现对暴雨山洪过程的精细刻画.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在于该地区超历史极值暴雨导致上游3条支流所在流域超渗产流量激增,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理位置造成主、支流洪峰几乎同时在柳林镇断面遭遇叠加,加之下游莲花溪洪水汇流浪河后形成顶托,共同作用下导致山洪灾害放大效应,给柳林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