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宋史·天文志》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两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天文志以外的宋代天象记录.  相似文献   

2.
在《隋书·袁充传》的记事中,太史令袁充上奏炀帝的诸条天象为“假托天文”、“变动星占”,即伪造。当时及后世均对袁充多有批评。但根据现代天文学手段计算,袁充上奏中可考的部分均基本符合史实,并非随意捏造。袁充上奏的天象为实,只是他避重就轻,粉饰占辞,以谄媚炀帝。其性质并非天象上的造伪,而是解释上的附会。同一天象,《天文志》与《袁充传》的占辞完全相反,这是由于《天文志》占辞为撰者李淳风根据占书推算的结果,而非当时太史监的解释。李淳风的执笔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是后见之明的不自觉解释,二是证明隋亡的天意及李唐的正统。  相似文献   

3.
《格物中法》是晚清“西学中源”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作者刘岳云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搜集了大量有关科学及技术的记载和论述,把它们组织起来,建构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式科学知识体系,从而论证“西学中源”说,并与西学一较短长.文章分析了《格物中法》的选材和构架,并发掘其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星象物修历,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文献。文章将该历按月给出的17个星象分为昏旦南中,伏见和星座指出3个部分其使用年,结论是:《夏小正》中各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该历普被用于周代,其起源可以上推至夏代,但确认后者还需要其它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宋代儒学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宋代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高峰。本书通过对宋代儒学与宋代科学的关联性的研究,深入探讨宋代儒学对于宋代科学发展的影响;具体阐述宋代各个时期著名儒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贾公彦、孔颖达、甄鸾、李淳风等对于《仪礼·丧服》"去五分一以为带"的注疏、注释,揭示出诸家对于礼数的数理解释不尽相同。具体来说:一、贾、孔等遵循注疏儒家经典的做法,把数学知识作为儒经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礼数的理解是依据汉字结构,其算法实施不需要筹算;二、甄、李等则重新组织儒家经典以适应当时数学著作的体例,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礼数,其算法有一个筹算过程。从历史语境来看,这发生在甄鸾扩展数学应用范围,以及唐代政府注疏儒经和注释算经活动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我们需要拓展中国古代数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据《周礼》所载,周代九数是周礼的一部分;之后,九数发展为以《九章筭术》为代表的相对独立于儒学的数学体系;另一方面,至唐代,学者们通过注疏儒经也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数学体系。因此,诸家对于礼数的不同注解反映出:儒经数学是儒学天然的一部分,算经数学则是相对独立于儒学的知识体系,尽管甄鸾、李淳风等通过《五经筭术》试图重建数学与儒学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天文启蒙》是晚清天文学西学东渐史上唯一拥有两个中译本的著作。本文以此为代表,考察晚清译著在翻译、内容等方面的共性。首先,比对两版《天文启蒙》与底本的异同:两版中译本与底本内容基本相同,但碍于译名混乱、天文学不断发展等原因,存在一定"失真"现象;其次,考证出《天文启蒙》在《谈天》基础上,增加星云假说、彗星流星关系以及太阳所含元素等新知识;最后,通过该书在晚清学堂的使用、国人自编教科书的引用,指出其在中国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占星术注重天象与人事的关系,历代天文志中载有大量的天象与"事应"记录,构成了占星术的"经验数据"。本文以《晋书·天文志》"史传事验"为例,探讨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天象与人事如何关联,也就是说人事如何成为天象的"事应"或"事验"。本文主要探讨天象与"事应"的时间关联性,即天象与事应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关系。通过对"史传事验"中记录的500余条天象和事应的时间进行考证,并就其时间差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天象与事应在时间关联上的特征以及影响这种关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乾隆年间,身为侍郎兼管顺天府的钱汝诚向乾隆帝进献了一册《益象征农图》.它描绘了皇帝亲耕仪式所使用的24件农具,是我国古代唯一专门描绘农具的图册.该图册的进献时间,当在乾隆二十六年三月至乾隆三十年四月间.其进献目的是使乾隆皇帝熟知耕耤仪式的农具,导扬清代的重农、劝农思想.图册的编排,以每件农具图附加释文的形式呈现,释文重在追溯历史、摭采方名、功用介绍.文章还对部分农具的释文进行了校释,纠正了一些误引文献.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以亚里斯多德学说为基础的西方自然哲学经由欧洲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当时及之后的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揭暄的<璇玑遗述>就是这种影响的绝佳例证之一.文章综合相关文献,结合时代背景,对此书的撰写缘由及流传情况作了详细考察,并对各个版本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璇玑遗述>的成书和流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有清一代思潮之变迁.  相似文献   

11.
由建构与算理看戴震的《勾股割圜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对中算的贡献,一向被认为只局限于算书的整理上,如校《九章算术》、恢复《算经十书》,等等。他的数学成就,常被批评为无足轻重。文章从学术建构的角度,来分析戴震的《勾股割圜记》,认为戴震著书的目的是希望由中算固有的性质中,创造出一个具文化传承且能与西方三角学匹敌的勾股割圆术。由此观点,戴书中许多被诟病之处,可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在研究戴震算学的文献中,很少谈到戴震对算理的强调。文章的另一目的是讨论算理在《勾股割圜记》中的重要性。戴震宣称割圜之法尽于勾股互权(相似直角三角形三边互求)。而在其书中勾股术的推导过程,除了图式,戴更明确地列出相似勾股形的对应边。无论是平面或是球面,戴的确是用该性质推导出所有的勾股术。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图书馆藏《回回历法》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清抄本《回回历法》。这一个版本有完整的“加次法”,并有与明史《回回历法》立成造法部分相对应的十份立成表,还附有两个算例,对于回回历法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这一版本中的“加次法”可以进行实际运算,并五可得到正确结果。南京图书馆藏《回回历法》为明史体系《回回历法》最原始的版本,其编者可能是黄百家。  相似文献   

13.
14.
17世纪中期,中国学者黄道周提出了一种地动的宇宙模型,其中地球围绕宇宙中心以23376年为周期进行“公转”。同时,他又从《崇祯历书》中了解到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并在自己的学生中对之进行过宣传。近一个世纪后,朝鲜学者金锡文也建立起了一种类似的宇宙模型,并把地球的自转也包括在同一模型之中。最后,另一位朝鲜学者洪大容又在地动说的基础上对地球中心说提出了挑战。这三位学者恰好构成了17、18世纪东亚地动说发展的一幅完整的画面。通过比较当时地动说在中朝两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两国天文学思想发展的若干有趣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在《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中,方孔炤(1591—1655年)记载他对《崇祯历书》故约其概,使后人误认为《崇祯历书》约是《崇祯历书》的约略或概要。研究发现它大量引用或改写王英明《重刻历体略》内容,与《崇祯历书》无关。王英明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撰《历体略》,两年后病逝。崇祯十二年(1639年)次子王□初刊《历体略》。顺治三年(1646年)汲古阁重刻时,增订的补注中提到《崇祯历书》,因而误导方孔炤,误认他采用的《重刻历体略》内容来自《崇祯历书》的概要,而名为《崇祯历书》约。基于此一发现,我们得重新评估方孔炤对西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九章算术》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难免产生不少讹误,虽经近现代众多学者的校勘整理,仍遗留一些十分棘手的疑难问题,本文通过对《九章算术校证》中若干校勘的举例分析,说明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及其刘、李注中的专门术语,是解决某些校勘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献P2512号中的《三家星经》缺漏了8座星官,并有一些讹误,依《开元占经》补齐这8座星官后仍缺1星。潘鼐和邓文宽依晋、隋两书《天文志》将其中的天将军列为12星,比《开元占经》多1星,补足了这所缺的1星。受其所缺的1星应在所缺漏的8座星官中的思路的启迪,依《开元占经》中的夹注及按语、日本若杉家本《三家星官簿赞》、朝鲜《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等多种文献列文昌为7星,比《开元占经》多1星,仍列天将军为11星而补足了所缺的1星。此外,神宫1星是在《三家星经》之后出现在天文星占典籍中的,应视为中国传统星官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8.
《周易》和《自然辩证法》分别为中国人开启了两种"天人"认知传统:"天人合一"与"人与 自然统一".前者成为中国古典思想的基础框架,后者成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基础框架.在"天人合一"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构议题中出现肯定与否定的态度分野,态度分野的文化实质是科学自然主义与道德人文主义的对立;其转化的文化实质是自我精神的重塑;其转...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具有深度报道优势的中美知名大众新闻期刊媒体,《三联生活周刊》与美国《时代》周刊对本国的国民科学素养和科学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与美国《时代》周刊科技报道数量、报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两本期刊的内容分布、栏目设定及图片搭配等,并对中美大众新闻期刊科技报道的方向与力度进行比较,对新闻期刊科技报道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ISBN 978-7-100-10798-3 45.00元一本破解千年谜题的新作一把打开转注大门的钥匙本书以《周易》"变易"思想为指导,以战国墨子、荀子、唐代孔颖达"旧形改变"为理论基础,以西汉杨雄"转语"理论中的"形转"为方法论,系统梳理了《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甲骨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所载汉字的形音义材料,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