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光子与藏药七十味珍珠丸的药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度敏感的生物光子检测(成像)系统(主要由电子倍增CCD和体视显微镜组成),研究了藏药七十味珍珠丸(RNSP)灌胃处理对健康成年雌性昆明小鼠脑片、肝和肾组织的生物光子活动调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脑片、肝和肾均具有自发光现象(生物光子).在光刺激下,脑片、肝和肾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发光现象.RNSP处理后的脑组织诱发光的最大值高于对照组,并且衰减较慢.研究结果提示RNSP可能通过影响效应组织如脑组织的生物光子的活动来发挥其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物光子信号传递对组织细胞功能产生调节作用,确切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发育过程中小麦叶片的超弱发光,以及叶片中的色素、蛋白质含量和几种抗氧化酶活性. 结果表明,叶片的超弱发光变化与CAT,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AP活性、蛋白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对食管癌细胞的超微弱发光进行研究,获得了食管癌细胞增殖与超微弱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组细胞的超微弱发光不同;超微弱发光与细胞的增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crofracturing activity in two kinds of granite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a new acoustic emission system. For Inada granite, there is no clear clustering of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 in time and space,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exactly deduce the time and position of the major fracturing. While for Mayet granite,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 are clustered in time and space, so the time and position of the major fracturing can be exactly predicted according to microfracturing process. Such a difference may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ce in deformation mode caused by different rock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5.
菥蓂(Thlaspi arvenus L.)抗旱适应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菥蓂(Thlaspi arvenus L.)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其营养器官的抗旱适应结构。结果表明:根无髓、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能够提高根系吸收和输导能力;茎髓和髓射线薄壁组织发达,能起到储水作用;叶片孔下室发达,能够降低水分散失的速率,上表皮具有液泡发达的大型薄壁细胞,能起到储存水分的作用,叶片栅栏组织1~3层,叶绿体在栅栏组织细胞周围紧密排列为1层,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以此来适应干旱对光合作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灵敏度单光子计数系统观测研究了新旧水稻种子,含Xa4、Xa5、Xa10抗生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品种IRBB4、IRBB5、IRBB10及其轮回亲本IR24在吸胀最早期(0-1h)的超微弱发光(UBE)差异。结果发现:亲旧水稻种子的在吸胀初期超微弱发光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新种子在吸水后UBE强度有先急剧上升然后又逐渐衰减的变化趋势,而旧种子加水后则没有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新水稻种子的超微弱发光峰值及衰减趋势不同,观测种子吸胀初期的超微弱发光差异可望作为一种鉴定种子新、旧及含不同抗性基因的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新星爆发和中国干旱的关系。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新星爆发是中国发生严重干旱和大旱的一个重要根源。具体内容有三点。第一,新星爆发是20世纪中国全部10个最严重旱年的一个根源。第二,最亮视星等3等及更亮的新星爆发后,中国都要发生严重的干旱。这种严重的干旱绝大多数要连续两年,时间多数发生在新星爆发后的第2年和第3年。第三,最亮视星等3等及更亮的新星爆发后,黄河流域都要发生严重的干旱,时间是新星爆发后的第2年或第3年。新星爆发引起中国干旱的程度和最亮视星等有关,大体是新星越亮,引起中国干旱的程度也越重,但并非严格的正比关系。超新星也是引起中国干旱的根源。本文指出,古人畏惧异常天象、害怕它引起自然灾害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应被指责为迷信。本文的发现为预警我国今后的大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伴之而来的干旱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碳积累和周转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主要过程包括植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等。笔者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干旱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干旱通过促进叶片提前脱落,短期增加森林凋落物量,长期干旱则影响森林植物生长,降低森林初级生产力从而降低植物地上凋落物量。轻度和中度干旱下植物为补偿水分缺失增加细根生物量维持植物生命力,重度干旱下植物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导致细根生物量降低,干旱也会造成细根死亡率增加。平均而言,全球范围内干旱会造成森林凋落物量降低(1.9%)和细根生物量降低(8.7%),最终减少植物有机碳向土壤的输入量。②干旱可通过改变凋落物化学性质,对分解者——土壤动物、微生物产生胁迫,从而引起凋落物分解速率下降(10%~70%)。干旱使凋落物碳氮含量变化,造成凋落物次生代谢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单宁等积累,改变根系分泌物化学组分,从而影响凋落物分解。干旱导致真菌生物量和分解者等土壤动物丰度降低,增加分解者捕食压力,使相关微生物和酶活性下降,造成凋落物分解速率下降。③干旱驱动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真菌细菌比、革兰阳阴细菌比增加),造成微生物生物量下降,活性减弱,此外还会降低腐食动物的摄食活性、酶活性,最终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下降(10%~50%)。④干旱对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影响不同,干旱会减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库(2%~30%),造成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积累(30%~60%)。而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区域,干旱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也不同,亚热带森林中干旱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多是负面的,热带森林中则相反。总体而言,干旱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影响可能不大,但降低了土壤碳周转效率。而森林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不仅受干旱这一单一因素影响,温度、物种等因素会共同作用于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积累,且单因子的简单叠加模拟可能与现实环境中多因子综合对土壤碳通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别。未来需要通过长期观测、延长控制实验时间、模拟原生环境条件等,开展多因素综合实验,加强干旱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干旱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护坡技术的不断发展,植被根系固土护坡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研究寒旱环境的霸王植被根系分布形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同时减少试验成本和挖掘根系对环境的破坏,将根系简化为主根型,通过数值模拟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获得与室内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基本吻合的抗剪强度参数,采用无限边坡理论模型,对不同分布形态根系穿过滑裂面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土体进入塑性剪切阶段时,素土剪切应力均小于根-土复合体;随根截面比增加,土体黏聚力增加幅值大于内摩擦角;当根截面比为0~0.88%时,根系穿过边坡潜在滑裂面时,边坡稳定系数增幅显著,但大于0.88%时,边坡稳定系数增幅较小。因此,在植物固坡工程设计中应找到最优根截面比,以满足寒旱环境边坡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初生根的形态解剖结构与春小麦抗旱性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长在半干旱条件下的春小麦,如果其初生根数目较少或者种子根后生木质部的中央大导管的直径较小,就可以提高作物对有限水分吸收的抵抗力,从而提高作物群体的抗旱能力。这是其形态解剖结结构对水分胁迫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1.
柽柳根系构型对干旱的适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2个不同林龄柽柳(Tamarix spp)根系的构型参数,以了解柽柳对干旱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柽柳的根系拓扑结构受生境和林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表现为四年生柽柳的根系分支模式接近叉状分支,一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更趋于鱼尾形分支,且远离积水区一年生柽柳根系的拓扑指数较近积水区一年生柽柳大,根系分枝更简单,表明一年生柽柳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通过降低根系分支来适应干旱.2)不同生境、林龄的柽柳均表现出长的根系连接长度,但远离积水区较近积水区的一年生柽柳根系连接长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干旱可以促使一年生柽柳根系伸长生长.3)较小的总分支率是柽柳根系的分支特点.一年生柽柳和四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率存在差异,一年生柽柳较小的主根分支和较大的逐级分支率有助于资源的获取速率和促进主根的向下生长.四年生柽柳主根分支较丰富,逐级分支率由主根向低级根逐级减小,一方面可以满足柽柳对资源的需要,同时通过长的连接长度可以避免根系的重叠和根系间资源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水旱灾害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旱灾害是影响山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根据1990~1999年的灾情统计和数据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山西省水旱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灾的影响大过水灾。  相似文献   

13.
不同挥发分煤在循环床中燃烧时NOx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以地东北地区两种典型煤,彩屯煤和俊德煤分别进行了燃烧时NOx排放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流化床温度、一次风率、二次风口位置及比例和循环倍率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表明:在循环床温度范围,温度对NOx排放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春夏连旱气候变化趋势及致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能同时考虑全省受旱范围(面积)和不同等级干旱强度的区域干旱指数,用异常指数划分出云南中、重和特旱年份,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研究了云南春夏连旱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云南春夏连旱重灾年与多年平均200hPa与500hPa环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平均出现频率是:特旱20a一遇,重旱以上10a一遇,中旱以上5a一遇;目前云南可能处于这样的历史位置,要么是不出现春夏连旱,如果出现,则将是特旱灾害;500hPa高纬度为纬向环流控制,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孟加拉湾低槽没有出现或明显偏弱,20°N以南地区为正距平区控制,无冷暖气流在云南交汇,200hPa青藏高原上为-50gpm的强负距平区,中南半岛北部处于-5gpm距平区,形不成中心在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升的垂直环流,使云南不能出现解除干旱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东西风季节转换较常年偏晚16d左右,导致了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清代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变化特征与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清代1644-1911年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统计了珠江流域以及各个子流域的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利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清代珠江流域的旱涝灾害演变趋势和周期;通过R/S分析计算Hurst指数,预测未来旱涝变化特征,并通过近50年的气象降水资料计算的SPI指数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清代珠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频次整体高于干旱灾害的频次,其中1695年、 1860年和1894年既发生了流域性干旱也发生了流域性洪涝;旱涝频次的主要振荡周期为32~34 a;珠江流域未来的干旱、洪涝灾害整体变化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流域洪涝序列的Hurst指数比干旱序列的Hurst指数更为接近1.0,说明清代珠江流域洪涝序列的趋势延续性比干旱序列更强.  相似文献   

16.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及其适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呈现出增多增强的干旱化趋势。本文综述主要遥感干旱指数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类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适用性:1)与土壤水分指标密切相关的各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旱情早期预警及土壤干旱型农业旱情监测,对作物生长前期未封垄时,植被覆盖度低,土壤裸露情况下有很好的监测效果;2)表征作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各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封垄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时期的旱情监测;3)各类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广阔,可以根据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进行改良调整,但由于需要大量参数计算保证其精度,限制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体中,硫化氢(H2S)已被确认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的第三种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硫化氢的信号分子功能在植物体中也逐渐被揭示。本研究发现,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riS)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此外,用NariS灌根处理小麦幼苗,可提高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二者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含量下降,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最终提高小麦幼苗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这些结果表明硫化氢处理可提高小麦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抵抗能力,并且这种综合抵抗能力的获得可能与硫化氢诱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8.
An optical counterpart to the anomalous X-ray pulsar 4U0142+6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lleman F  van Kerkwijk MH  Kulkarni SR 《Nature》2000,408(6813):689-692
The energy source of the anomalous X-ray pulsars (AXPs) is not understood, hence their designation as anomalous. Unlike binary X-ray pulsars, no companions are seen, so the energy cannot be supplied by accretion of matter from a companion star. The loss of rotational energy, which powers radio pulsars, is insufficient to power AXPs. Two model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accretion from a large disk left over from the birth process, or decay of a very strong magnetic field (10(15) G) associated with a 'magnetar'. The lack of counterparts at other wavelengths has hampered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objects. Here we report deep opt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field around 4U0142+61, which is the brightest AXP in X-rays. The source has no associated supernova remnant, which, together with its spin-down timescale of approximately 10(5) yr (ref. 5),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relatively old. We find an object with peculiar optical colours at the position of the X-ray source, and argue that it is the optical counterpart. The optical emission is too faint to admit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accretion disk, but may be consistent with magnetospheric emission from a magnetar.  相似文献   

19.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C3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C4植物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为研究对象,进行2种干旱胁迫处理,处理1将植物浇至饱和含水量后,使其自然干旱10d,之后复水至饱和含水量;处理2是在处理1的基础上,每天晚上让植物接受自然的大气凝结水.处理期间测定植物的叶片水势、比叶面积、气孔密度、氮含量及生物量等生理生态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及复水后不同光合功能型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研究表明,(1) 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虎尾草的叶片水势,大气凝结水没有显著改变其叶片凌晨水势,干旱胁迫第10天时羊草叶片凌晨水势值显著降低,大气凝结水使羊草叶片的水势值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2) 不同干旱胁迫下,植物比叶面积和气孔密度与处理前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在复水后恢复到处理前水平;(3) 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羊草叶片的氮含量,而虎尾草叶片氮水平变化不显著;(4) 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羊草的根冠比,而虎尾草的根冠比影响不大,但干旱胁迫则显著提高了虎尾草的果重比.羊草在干旱胁迫下分配较多的生物量到根系,有利于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抗旱性,而虎尾草则分配较多的生物量到种子,使其不断扩大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20.
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伺服系统的多模态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调转角度的大小分别进行三模态控制:大角度调转时,用带补偿的饱和+开方+带前馈的PID三模态控制;小角度调转时用反向开方代替饱和控制的三模态控制.采用新算法后,在保证无超调、无抖动的前提下,系统作-90°~90°调转的时间从原来的0.6 s缩短为0.2 s,最大位置误差小于0.5 mr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