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研究分析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惠娟 《甘肃科技》2005,21(8):18-18,20
临洮县花麻沟小流域在综合治理中,积极探索治理新机制,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荒山治理及沟道工程,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走出了一条小流域治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郑晓风 《甘肃科技》2009,25(21):76-78
闫家河小流域地处天水市近郊的水土流失区,是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的高效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之一,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优势,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出一种城郊型小流域的成功治理模式,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型区城郊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一个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既是天然集水单元,又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盘县孔官小流域为例,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入手,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 IS和ARCVIEW支持下,选择小流域土地利用、土地石漠化、坡度、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因素,按照土地资源自然地带规律、土地适宜性、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农业经济多样化相结合,探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模式实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言语充具有云贵高原贫困山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砚瓦小流域为便,在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运用线性规划理论和方法,采用流域综合规划的有关参数,建立了砚瓦小流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7.
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融自然、社会、经济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文章以位于桂东南的横县为研究区,对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包括自然生态、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数据库,选择其中40项特征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的21个农业乡(镇)进行了聚类分析,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8个土地生态经济分区,在分析各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方向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是土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在参考大量文献、与其他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模型、指标选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土地资源生态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选取,构建由土地生态基础准则层、土地生态结构准则层、土地生态退化准则层、土地生态建设准则层四个准则层构成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盐池县为典型区,以村域为研究尺度进行了土地生态状况的精细化评估及分析,为加强生态保护,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持续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控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目前农业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应用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方法,以建立小流域持续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高效、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域小流域持续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控模型。结果表明,优化调整大农业生产结构是提高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功能和恢复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冀东北山区的野生山杏资源丰富,发展前途大,但目前开发利用尚不合理。本文论证了山杏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经营效果、经营条件及发展前途,揭示了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广种薄收,单产低、管理落后、开发战线过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山杏资源的开发方向、管理措施、加工要求、生产服务体系等解决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结构与演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结构与演替研究,经过4次野外考察和15个典型地段的填图、观察和分析,把秦巴山区分为秦岭北坡、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北坡3个地区,对每个地区不同的带层,通过图件分析、数学计算和土地质量评价,针对土地类型的结构格局、选取代表性的25个土地类型样本作演替模式模拟,并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和GIS支持的土地结构系统动力学仿真摸拟和模型建造.  相似文献   

13.
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沂蒙山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山区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但因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分析了沂蒙山区的自然条件与主要土地类型的质量、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山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南缘经历了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作用的复杂过程,并在不晚于早第三纪早期,已经由活动的大陆边缘转换为不活动的,具有典型的不活动边缘的重力效应特征。根据构造演化分析,大陆南缘的陆缘盆地属不活动边缘拉裂盆地,南海中央海金则属于边缘海盆地。本文阐述了亚洲大陆南缘的主要转换断裂系统,讨论了这些断裂系统所反映的太平洋—特提斯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板块边界的应力机制和活动方式,认为在特提斯—印度洋域,这些转换断裂系统从西向东延伸,分别属于右旋和左旋滑移。它们对中国大陆南缘边缘构造带和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地质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建设阶段的不断深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模式目标、组成结构3个方面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式转型上人以下方向:从封闭到开放;从治理米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单一效益为主到综合效益提高,如何合理转型,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措施,模式转型的阶段性;合理设计开发措施;模工应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及区域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  相似文献   

17.
结合3种趋势检验及模糊直接识别法对水文要素变化进行分析.以东北地区9个水库控制流域的气象、水文数据及土地利用情况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降雨、降雨年内分布、蒸发及土地利用等变化情况.根据径流及其他因子的变化特征将研究水库流域归类成气候变化显著型(汤河、碧流河、观音阁及葠窝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型(闹德海及丰满水库流域)及自然状况较好型(白山、桓仁及大伙房水库流域),继而对各类流域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变化深入分析方法及水库运行管理建议,最终为东北水库流域典型水文变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Low-slope hilly land( LSHL) refers to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lower altitude,smaller topographic changes and gentler slop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ch areas is acting as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release the intensity in land utilization for mountainous areas in China, and needs further study. By summarizing related domestic concepts regarding LSHL,and taking Lu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sample,this paper defined the scope of LSHL and extracted a total coverage of 331. 71 km2 LSHL.Then based 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theory,we have established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Lu County by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targeting to achieve ecological land protection. Moreover,LSHL of different landscape security levels is further classified through overlay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utilization status of the LSHL. The LSHL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cluding prioritized development type,moderate development type, limited development type and prohibited development type. Their scopes of areas are 108. 72,97. 03,68. 36 and 57. 60 km2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respective land util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plan for LSHL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ype. The result has provided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definition,establishment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SHL.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性,并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用地需求的预测,提出了城乡交错带土地资源利用合理规划的思路,并设计了江北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以贵州省安顺镇宁县丁旗镇为例,就丁旗镇土地开发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研究方法:基于GIS平台,实地采取土样并实验测试,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综合应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综合喀斯特岩溶山区山地多平地少、土层较薄、基岩裸露率较高和"水文二元结构"等特殊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喀斯特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得出相应有效地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平台可有效地对喀斯特山区土地适宜性、适宜等级进行评定。研究结论: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对喀斯特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具指导意义,为土地开发项目区域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