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城市(镇)地貌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宁夏位于我国地质地貌东西两大部的过滤地带,城市地貌可初步划分为四大地貌区十种地貌类型,城市地貌类型不同,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将有较大的差异,宁夏城市地貌具有4方面的基本特征:(一)、城镇分布受大地貌单元影响深刻;(二)、城镇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河流阶地及二个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区;(三)、现代地貌过程和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四)、沿河分布城镇,具有沿河,但不靠近河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豫北地区城镇体系异速增长的分维性质及其退化图式,第一,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生态限制,地理环境制约着城镇体系的发育;第二.城市和城镇体系的内部结构协调性关系着城镇体系的生长;第在,社会经济状况对城镇体系的演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建鑫  张海青 《科技信息》2011,(18):I0013-I0013,I0016
周代可以说是我国整个古代城市发展史的浓缩,城市在约800年的短时期内完成了自身的进化过程。本文分析了其中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是周代早期城市数量勃兴的主要动力,这时期的城市一出现就带着多功能性城市职能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地区间的竞争,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统治方式的转变,由此引起的城市从政治统治城堡到区域中心的转化是城市发展质的提高的关键。城市发展质与量的双重提高是由不同的发展动力驱动的。提出我国城市的起源是以城镇体系的全体面貌在短时期内大量涌现的,并且在体系中逐渐稳定发展完善从而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正>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小城市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以生产、交通、信息、金融等社会经济联系为网络,由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和不同类型的城镇有机组合而成的城镇系统。城镇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按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组织城镇的发展,并对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城市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面对当前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适当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避免城市及城镇规模的过度膨胀,使城市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驳岸是水体与陆地交接的特殊地带,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价值、经济价值与美学价值。分析了城镇滨水驳岸的类型,采用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城镇水域驳岸生态修复模式,为城镇水域驳岸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参考,以全面有效地提高水域驳岸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滨水驳岸与景观生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等级规模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职能类型结构3个方面对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平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的特点及不足。提出了城镇体系结构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即强化中心城市。确立“一轴两翼,梯度推进”的发展模式,提高城镇的专业化程度等.为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城镇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的城镇建设滞后,针对 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城镇建设的状况,研究和分析了沿线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沿线城镇发展的措施与对策:(1)对铁路沿线城镇进行科学规划 和管理;(2)城镇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凸现城镇自身的特色;(3)强化基础设 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4)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用科技进步 来促进城镇的发展;(5)改革户籍管理,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村经济能人到城镇发展;(6 )注重城镇环境保护、使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各自的企业起源学说。马克思从生产角度出发解释企业起源,其研究方法及结论总体上是科学的,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科斯从交换角度出发解释企业起源,存在诸多缺陷及不足,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宝玉 《科技信息》2011,(5):372-372,37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向郊区拓展扩大,建设用地不断侵占河道滩地,这种开发建设行为不仅增大了城镇受洪水侵袭的风险,破坏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平衡,而且改变了城市的防洪格局;同时,城市化改变了城乡土地利用方式与规模,改变了城市与江河的暴雨洪水特性,加大了相同量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强度,对城市防洪标准提出新的挑战;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浅谈屋顶绿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从屋顶绿化的起源与发展说明了它在生态环境及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浅速了屋顶花园在设计及施工中涉及的一些常见内容,进一步说明了屋顶绿化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昆铁路所经县区为主,同时考虑经济辐射关系,划定南昆铁路云南境内经济区,简要分析了区内城镇体系的现状;为云南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但除昆明,曲靖两市外,其他城镇都具半城半乡特点,且城镇间缺乏明显的专业分工,难予发挥各垢优势,提出了城镇体系布局的四条原则,即城镇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镇体系的建设必须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城镇规划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在此基础上拟定了以昆明市和曲靖市为中心的两片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规划设想;确定昆明市和曲靖市城市性质和发展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这宁和晋宁县城为市;加强其他县城,重点镇和乡镇的建设,通过以上规划的实现,使全区城镇体系的建设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间交流日益紧密,城际出行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高质量的城际出行服务对城际方式与市内接驳方式的一体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组合出行的研究视角由城市内拓宽到城市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首先对组合出行的关联概念进行辨析,将城际组合出行行为界定为一种对于首端市内接驳方式、城际出行方式以及末端市内接驳方式中2种及以上出行方式的联合选择行为;其次,对代表性的城际组合出行行为模型进行综述,并以多方式运力协同优化为代表,归纳了行为建模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壮族人类起源神话大致有姆洛甲创造人类的神话;布洛陀、洛甲共同创造人类的神记;伏依兄妹婚配再和人类的神话三种类型。它孕育了壮族哲学、历史学、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的胚芽,具有较高的社会科学价值,对我们研究壮族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者出游半径、旅游企业区位成本、旅游相关产业配置以及城镇体系与布局等。我国旅游产业布局在大尺度范围内,由东南向西北和西南地区转移;在中尺度上,由中心城镇、旅游热点地区向旅游温点或冷点地区转移;在微观尺度上则向城市郊区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6.
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流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城市物流业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首先从区位因子、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布局和物流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芜湖城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二次移动平均线模型,对芜湖城市物流业发展规模进行预测;最后,从物流政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管理人才培训三个方面提出了芜湖城市物流合理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韩悦  王爱华 《工程与建设》2010,24(3):311-313
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角是广场、道路、街道以及构成城镇及城市公共界面的建筑物,街道作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标志性交通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体现着城市的形象与风貌。它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在探索成果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同时,尝试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融合,使景观规划设计融于城市设计;挖掘塑造城市精神与个性特色,构筑宜人的街道环境;对城市新区街道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对旧城区的街道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方向:在发挥江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整合优势,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赣州市章贡区海绵型公园绿地为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平均最近邻指 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估计识别海绵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测算主要影 响因子对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型公园绿地呈聚集但不均衡的 空间分布,具有“内密外疏”的特点;方向特征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空间 分布密度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城镇组团的高密度与四周乡村组团的低密度形成强烈反差;影 响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因素有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用地类型、径流现状、交通条件和人口 密度,其中交通条件的影响力最大,用地类型和交通条件交互作用时的增强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省吉首市德夯地区51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区系主要由中小型属组成,属内种数贫乏,少型属与单型属占有一定比例;(2)含我国15种地理成分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北美分布及东亚分布5种成分为代表,尤以后4者最为重要;(3)起源复杂,有自古南大陆和古北陆南部起源后向北迁移来的热带成分,有自高纬度大陆起源后南移来的温带成分,也有我国亚热带就地起源的亚热带成分。这里的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并不明显,而亚热带性质十分突出,表明该区庆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