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律功能,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所具有的,能够对社会宏观系统发挥作用的能力。法律的功能不仅直接决定于法律的工具性特征,还取决于法律体系自身的一种系统结构。法律功能的类型有模式形成和建构功能、模式维持功能及模式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2.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实现对法律发现理论的“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3.
半开放系统     
讨论了由图灵实验导出的AI研究理论框架“思维即计算”, 给AI研究带来的一些困难,阐述了人类智能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及“开放系统”的特征,引入了“半开放系统”的概念,并证明“机器智能系统”是“半开放系统”子集,在“机器智能系统”中起着序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法律与理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社会法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感觉到法律的优势,并越来越依赖法律.然而,人们为什么要信赖法律?法律又是否值得人们去信赖?从理性与法律关系的看,法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人们信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法学家,哈特在其经典名著《法律的概念》中所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理论论证手法,即参照系的运用。哈特在该书中主要运用了强盗情境、战犯审判和国内法三个参照系,对“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这种参照系的运用使得读者对于法律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庞德和哈耶克的法律思想进行了比较,两者不同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两者对待理性的态度不同,前者倾向于理性努力地重要性,而后者则比较注重经验的传承性;在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阐述方面,前者则倾向于法律秩序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注重法律发挥的社会功能,而后者则把法律与立法严格地区分开来,认为法律就是自生自发的行为规则;最后,在法律的功能方面,前者强调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利益,而后者则认为社会利益是个空泛的概念,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强制力的干涉。  相似文献   

7.
法律评价的维度一般地认为有形式、事实、价值和审美等几种,而法律的形式评价是指对法律概念、法律逻辑、法律原则和规则及法律的表述载体的评价。科学、合理的法律形式可以恰当、忠实地记载、反映和表达法的内容,对法律形式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法的内容,概括古今中外关于法的形式评价的论述及思想,可以得出法的形式评价的一些基本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单元开放系统热力学公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单元开放系统提出了一种形象的记忆热力学函数间关系式的新方法,根据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得出单元开系和封闭系统中所有的热力学公式。  相似文献   

9.
密度作为初中物理引入最早、抽象程度最高的概念,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密度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症结,联系学生朴素认识,导入密度物理意义;直接比较物体质量,成功引发认知冲突;找出谬误产生根源,合理修正先前假设;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尝试诠释比值内涵;巧妙安排问题顺序,完成密度学习进阶4个环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儿童法律概念的表征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法律”一词为靶词,让小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然后将联想出的高频词(概念)作为分析单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素质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法律概念在儿童心目中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表征的:(1)罪与罚;(2)司法机关和人员(含行为);(3)法律条规和品格。结果还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对法律概念的表征无论是从维度还是从内容深度上都要单一、浅表和具体得多。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包括立法观念的转型、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公民环境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13.
法治事业的进程要求法学话语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逻辑和学术品格,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认为,自由理念是建构法学话语的基础;法律上的人是法学话语的逻辑起点,概念方法、逻辑方法、原则方法是法学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法学话语的形式化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省直管县、扩权强县的举措与争论,[1]不仅牵涉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了省、市、县、乡镇的地方行政建制与组织财政权力配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紧紧地和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制建设、宪政建设与法治建设联系着。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需要法治逻辑,而且也要有历史的逻辑。而时下的讨论更侧重于前者,对后者的关注较少。在笔者看来,翁有为教授的专著《专区与地区政府法制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历史逻辑与法治逻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霍剑 《山西科技》2003,(6):20-21
文章立足山西科技法制建设现状,提出了完善科技法律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预设是作为科学活动的不证自明的前提的观念。其合理性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再到自然主义的变化过程。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科学哲学应提供一套高层的科学预设来指引科学活动,而不能因为预设的可误、可变化而否定其合理性。科学预设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侦查讯问,也是法庭审判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多Agent系统开放、自适应的含义,指出开放、自适应多Agent系统应具有的特性.分析了当前DAI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法应当是价值体系与规范体系的综合体已成共识。晚近不少法学家都重视在规范法学派的既有严整的规范体系内纳入法的价值要求,但法的规范体系与价值体系如何实现相互通约却成了一项技术难题。本文发现,传统自上而下型态的宏观统摄技术虽可解决问题,却也有不足;而微观层面上的概念——“权利”因在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各自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具备了非常理想的自下而上的通约功能。如果综合运用宏、微观两个层面的融合技术,特别是赋予“权利”这一概念充分的定义弹性,即可以在法的两套体系之间实现完美通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界对法律逻辑的学科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形式逻辑分支论、应用逻辑分支论和理论法学分支论3种。在我国,虽然理论法学分支论最近才有个别学者以模糊的语气谈及,并且一经提出便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经过分析,就会发现,理论法学分支应该是法律逻辑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