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娜 《甘肃科技》2010,26(1):132-134,167
建立了甘肃省12个地级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说明了主成分分析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可判别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的空间变动,并诊断出影响各主成分空间变化的变量.本文在结合传统主成分分析与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技术,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对江苏省63个县、市的经济特征进行主因子提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成分,分别表征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与经济动力;蒙特卡罗检验在0.05水平下,显著性拒绝主成分的特征值与因子载荷在空间变化上的平稳性假设;地理加权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主导着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且呈集中连片分布特性,地理加权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分异态势.可见,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各主成分的局域空间变化效应,诊断出影响地区经济特征空间变化的主要变量,有利于深化对社会经济要素空间的分异特征和内在机理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原则,建立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1999-2007年的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因素是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PREEST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系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苏丹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根据DEA模型分析苏丹在未来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学等五个子系统,从五个子系统中选取39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五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五个子系统的权重。结合发展指数与权重的五个子系统,得到了苏丹的综合指数。再对苏丹每年可持续发展的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了20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和2008年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该评价结果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宜居城市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宜居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该地区宜居性实际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客观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且比后者更为科学、详尽,更有实际指导意义,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提供了一种对西部各省份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特征分析的新方法.选取11个反映西部各省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指标,把主成分分析、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三者有机结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进行有效优化,然后采用优化FCM算法对西部省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切入点,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构建了适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甘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旨在提取能近似且具有综合性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因子成分,以据此对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比较和综合评价。选取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9.411%,对因子进行了正交旋转后,得到了能较好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总量因子、均量因子和价格因子成分,据此对各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分为4类,对其结果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评价了现行社会政策并给出了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城资源在我国观光型旅游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古城也受到了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同时,古城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古城的保护尤其重要,它是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许多古城缺乏保护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旅游来资助古城保护的路子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选择.以山西省平遥古城为例,分析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探讨古城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怎样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省市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强调了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并从人口、产业、生态、管理、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津市为资源性缺水地区。本文对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论述了天津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探讨环境保护在乌江流域水电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水电开发对环境的正负影响;提出如何协调乌江流域水电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利于乌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连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在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寻找其中的连锁点时。发现不恰当的环境观,不完善的环评体系,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方式,不明确的责、权、利关系,阻碍了环境法规的实施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就当前的国情、国力和所拥有的技术,恰当地处理上述关系,是可以缓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现状和模式选择,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条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面临着可持续利用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个领域分析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反映济南市经济健康程度、社会和谐程度和资源环境支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信息熵进行修正,计算出1997--2006年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恩施州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偏低,污染和水土流失较严重,基于这一现状,针对21世纪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方向,并结合州情,对恩施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创造节水型农业、营造“绿色水库”、发展水产养殖、控制污染源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