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粤北翼手目动物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1998年,对粤北翼手目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翼手目动物15种,隶属5科7属,其中5种数量已非常稀少,列入《中国涉危动物红皮书.兽类》的有2种,水鼠耳蝠为广东省新纪录种,鲁氏菊头蝠和大蹄蝠为优势种,应加以保护,有2种受环境污染,感染炎症。  相似文献   

2.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5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古北种12种,东洋种38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兽类20种(附录Ⅰ9种、附录Ⅰ4种、附录Ⅱ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有18种(濒危物种3种、稀有种2种、易危物种13种);分析其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种占优势,珍稀兽类较多,特有种4种;分析其多样性特征。有7种生活型。水栖种类最少,并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7—8月对四川甘洛马鞍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合2006—2008年该保护区的兽类监测资料,共调查到兽类55种,隶属6目43科.其中东洋界种类44种,古北界种类6种,广布种类5种.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13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兽类分别为4种和9种.多数保护兽类数量稀少.共有32种兽类为中国特产或主要分布于中国,占该区兽类种数的58.18%.凉山田鼠在保护区内有分布,为新分布纪录.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至11月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对该区珍稀动物资源进行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珍稀兽类26种.珍稀鸟类29种.这些珍稀动物列为国家Ⅰ类重点保护动物13种.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42种;列为CITES附录Ⅰ有14种,附录Ⅱ有11种.  相似文献   

5.
澜沦江中游云县、景东地区,经考察共有哺乳动物58种,隶属8目26科50属,该地区哺乳动物区系组成特点是: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有42种,占种数的72.4%,占北界仅2种,占3.4%,广布于两界的14种,占24.1%;华南区的种类明显多于西南区的种类,有11种;食肉目及啮齿目动物种类多,共35种,占60.4%,其中食肉目19种,占32.8%,啮齿日16种,占27.6%;灵长目种类也较多,有黑长臂猿等6种;树栖种类繁多,有26种,近于总种数之半.该地区哺乳动物垂直分布较明显,可分为三个带:河谷低山带,海拔800~1500米,主要有棕果蝠、帚尾豪猪等兽类;中山带,海拔1500~2400米,常见有白尾鼹和猕猴等种类;高山带、海拔2400米以上,生活有黑长臂猿、水鹿等种类。对鼠类作了数量统计,发现黄胸鼠和小家鼠是该地区鼠类的优势种。兽类资源丰富,共有52种。  相似文献   

6.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四川省南川县境内金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初步设想,报道兽类共70种,分属8目24科,其中属示洋界的有39种,古北界6种,广布种25种,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特产的5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Ⅱ级11种,省级保护5种。  相似文献   

7.
兽类也叫哺乳动物,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为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现在全世界约有兽类4180种,中国占1/8,约500种,而北京计有44种,不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食虫类约6种,如刺猬、麝鼹等;翼手类(蝙蝠类)约有6种,如菊头蝠、大耳蝠等;啮齿类是分布在本区最多的一类,计有17种,如褐家鼠(大家鼠)、岩松鼠、黑线姬鼠等;食肉类的种类不算少,共有10种,但一般数量都很少,黄鼠狼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金钱豹、狐狸和狼都很少见到;有蹄类中只有3种,如分布较广泛的狍子和只见于高山裸岩及草甸的青羊等.北京地区的兽类种类不到全国的十分  相似文献   

8.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结合前人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药用兽类54种,分属8目20科44属。这些药用兽类列为CITES附录Ⅰ有5种,附录Ⅱ有8种,附录Ⅲ有3种;列为国家I类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9.
宁夏贺兰山保护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宁夏贺兰山地区分布的29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分布国家I级保护动物4 种,Ⅱ级保护动物25 种,其中列入国际红皮书(Red Data Book) 的有1 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的10 种,1 种保护动物灭绝,6 种濒危.探讨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对策,为贺兰山地区的动物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重点保护兽类的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横跨秦岭南北,是我国野生动物分布的重要地区.省内共有野生兽类14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7种和16种,以羚牛、斑羚、青鼬等资源较丰富;省地方重点保护兽类有 12种,以猪獾、小麂、毛冠鹿和狍资源较丰富.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阐述了陕西省重点保护兽类的种类和分布,并提出了保护兽类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英德市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啮齿类及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采集动物标本111号,为18种,观察或采访记录到9种,共有动物27种,隶属2个目。其中发现广东省翼手类新记录1种-贵州菊头蝠,该种又是中国特有种,另一种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八种类-扁颅蝠。鼠类中进入“三有名录”动物有8种,占该保护区啮类种类的50%。初步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啮齿类、翼手类动物种类丰富,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在该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对它们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保护区内有珍稀陆生脊椎动物55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3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37种;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中国特有动物9种。珍稀野生动物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应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4.
猛禽鸟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其资源保护受到广泛关注。江西省共有猛禽鸟类52种,隶属于2目5科,占全国猛禽种数的54.84%。52种猛禽中属于国家I级保护的有3种: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肩雕(Aquilaheliaca)和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16种;所有种类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其中其中白肩雕、白尾海雕和游隼(Falcoperegriuns)被列入附录I。此外,本文就江西猛禽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濒危野生动物在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IUCN2000年红色名录,将安徽省有关的濒危动物列表标出其受胁等级,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比较,从中分析IUCN红色名录列出的安徽野生动物物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地位,提出进一步做好安徽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秦岭地区兽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山地是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有兽类7目28科82属125种,占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85.0%.兽类区系组成十分复杂:北方分布型有57种,南方分布型有68种,特有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CITES附录的物种有5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43.2%.这些珍稀、特有动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15个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众多物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变化和人猎杀等.  相似文献   

17.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整理,茂兰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隶属于5科6属14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18.
宋斌  李泰辉等 《贵州科学》2002,20(3):77-80,74
本文简要列出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已知小煤炱目名录。其中包括附丝壳属1个种,小光壳炱属9个种,针壳炱属4个种,小煤炱属31个种。研究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IMGD)内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