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14
所谓循环经济(recycleeconomy),即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其中,废物处理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也被称为是循环经济的基本行为原则。同时,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是一个资源一生产一产品一消费一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开展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也还处于制定当中。为推动循环经济,本刊组织了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即"3R"理念,并基于循环经济的3R理念对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回用、终端处理等不同的环节,在如何进行综合管理的方式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辽宁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而遵循"3R"原则的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面对"振兴东北"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历史机遇,辽宁省应以重点行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转变孝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用循环经济理论方法,实现孝义市煤焦化支柱产业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必由之路。根据循环经济“3R”原则,设计孝义市焦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孝义市焦化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运行原则(3R原则),它是在战略上寻求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瓶颈”突破的最佳选择。具体到我国建立生态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上,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成功典范,也有三峡库区建立生态区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庄己芳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62-63,6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实行了以大量消耗环境资源、粗放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战略,人民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消耗与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并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破坏环境,文章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消耗的必然选择,它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作为循环经济核心的"3R"原则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和3R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人才培养开发的内在关联,指出了循环经济理论对人才培养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并修正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实现对一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客观的评价。以合肥市循环经济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但影响较弱,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导致合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刘慧  原磊  蔚垚辉 《太原科技》2007,163(8):51-52,54
通过阐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活动,论述了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准确把握循环经济内涵和指标应用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的实践,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当今循环经济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的主要依据.在综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3R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5大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3个层次,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再利用系统4个系统,15个指标构成.提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采用2种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并分别对2003年~2007年江西省抚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虽然有差异,但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循环经济这一全新的角度对“物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必须注重循环经济“3R”原则及其总体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丁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0,(35):196-197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特点,探讨了"5R"原则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5R"原则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污水处理率不断增加,致使相应的污泥处理处置逐渐成为新的环境难题。本文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对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切断了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造成了土壤贫瘠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污泥的处理处置应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以减少污泥产生量为首要目标;选择污泥处理技术时应着眼于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应逐步减少污泥填埋和焚烧的比例;污泥的最终出路在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区域循环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原料、废弃物的互相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把经济活动组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16.
县域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通过对农业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在农业生产与消费环节中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转变成为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新资源,对污染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及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从而达到县域农业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我国政府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缓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提倡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方式相比,循环经济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亮 《海峡科学》2009,(10):10-11,2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指能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引发的物质消耗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日趋严重,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并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本书深入分析了浦东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  相似文献   

20.
包装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包装工业的实际,从包装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出发,探讨指出了努力通过ISO14000认证、制定产品“3R”的规范和标准、适当建设包装生态工业园区和提倡绿色消费5条关键举措;阐明了实施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产品和效益3方面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