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湘 《科技资讯》2012,(31):46+48-46,48
通过对范各庄矿南四区域地面钻孔资料邻近工程实见地质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对范各庄矿南四区域12半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该区域工作面的设计和煤层开采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即将开采的西部主采区涌水量预测问题,通过对三个采区地质和开采条件的分析,确定顶板砂岩水是采区的主要水源。选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了涌水量预测计算模型,并以大井法对三个采区的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与地质条件相似的已开采采区实测涌水量的对比分析表明,十三、十五和十七采区的涌水量分别为22.85、18.76、19.37m。/h。预测结果对三个采区的水害防治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响水山矿采水矿区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已发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预测矿采水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变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矿是污染地质环境最严重的厂矿企业之一。结合璧山县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矿山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山采后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如开采影响范围、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建(构)筑物等,根据预测结果,设计采后各地质要素的防治方案,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矿井合理生产能力,将采煤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工作面单产相结合对工作面进行可靠的单产预测,基于工作面预测产量对可能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多种方案进行接续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得出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以燕家河煤矿5-1,5-2和8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矿井未来开采的83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工作面进行了可靠的单产预测;再次,提出了2种工作面配置方案并进行工作面接续编排;最后,分析了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研究表明,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为180万t/a,产量波动范围为156.5~208.7万t,平均年产量为178.5万t,产量波动系数为0.114,矿井持续稳定开采25 a.  相似文献   

6.
长壁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效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介绍长壁工作面矸石充填采煤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壁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机理和过程,提出了矸石充填开采的有效充填厚度和等效开采厚度的概念,建立了长壁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的预测模式。并结合兖州矿区某煤矿3煤采区地质采矿条件,分析研究了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监测及预测对于煤矿地表治理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煤矿地表沉陷监测及预测方法,并对其监测及预测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指出地表沉陷监测及预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CCD和GPS组合传感器技术,对矿区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监测区域达到最优监测效果;未来地表沉陷预测发展应考虑开采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开采深度、开采厚度等因素对于地表沉陷的影响,在预测的过程中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合理选择预测方法,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为深入地推动煤矿瓦斯的防治工作,该文整理了多年的煤矿地质勘探、测试和开采经验,归纳了地质开采的相关资料,利用瓦斯地质以及瓦斯治理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了煤矿瓦斯的地质规律,为煤矿瓦斯灾害预防和资源开采提供了依据,并且分析了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瓦斯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预测精度,根据综采工作面瓦斯来源的分析,在瓦斯分源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建立BP神经网络分源预测模型.结合某矿1242(1)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利用BP神经网络分源预测模型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源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能满足现场需求,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确定条带开采留宽长度,模拟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开挖环境的工程措施要求、保护对象的空间位置和开采岩层的情况,选用相应的条带开采沉陷机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用以预测设计开采区的地表变形以及采后数据整理.全部工作是在自行研发的软件包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了地表变形计算的可视化分析系统.依据马蹄沟煤矿地面观测资料及采区的地质开采条件为基础,应用该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采技术的多样性,目前底板水的运移及突水量预测仍然较为困难。根据五沟煤矿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GMS软件,建立1016面开采涌水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五沟煤矿1016工作面底板岩层破坏机理和突水条件以及为煤矿防治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矿区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沉陷是一种作用力集中、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它受地质条件和采矿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属于复杂的非线性力学问题,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这给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基于突变理论,研究了突变级数法在矿区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中的应用。选取了某开采沉陷区的10个点作为样点,通过分析采空区长度、采空区宽度、开采深厚比、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预测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学习样本突变级数值。结果表明,该区开采沉陷损害A级与B级的突变级数临界值为0.91,B级与C级的突变级数临界值为0.85。利用检验样本对突变级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从而证明突变级数法对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对寺院铁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叙述,分析本区开发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姚桥煤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利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发的地层沉陷预计软件CXYJ2001^3D,对姚桥煤矿西五、西六、西九、西六扩大采区开采可能产生的沉陷灾害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和采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异地搬迁和原地垫高重建两种防灾措施.为其它煤矿村庄下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分析了开滦赵各庄矿13水平东翼2石门以东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进行了底板应力场分布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川市下田坝花岗石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特征、预测储量及其工艺类型、技术条件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开采价值、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价。初步认为该花岗石储量大、品种多、光洁度高、可加工性强、成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如能开发、经济效益显著,对于发挥云南资源优势,使之转变为经济 使当地农村迅速脱贫致富、增加出口创汇都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原理,依据地质及开采条件,得出各影响因素对于突水的综合隶属函数图像,并利用贴近度与择近原则进行识别,从而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作出预测。并对实例进行了模糊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矿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矿床充水来源和途径,并对矿山工程地质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综合研究认为,沃谷钼矿床矿床开采条件属复合问题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热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地热开采现状,阐明大连地区开采深层热储的前景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垌矿区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石岭镇,基于矿体开采时有可能遇到岩溶地面塌陷、地面变形和矿坑突水等问题,充分利用前期地质资料,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及配合场地现场的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解析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得出矿坑最大涌水量为218269m3/d。为开采该矿进行疏干排水工作、制订矿山开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