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可再生能源随机性的影响,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能量流的含分布式储能的能源局域网能量管理方法。首先,构造多能源局域网信息流与能量流融合的模型,模型上层为信息交换的通信网络,下层为多能源局域网系统。然后,使用分层的集中式优化进行能源局域网网间和网内管理,其中网间管理优化整个多能源局域网系统的总运行成本,而网内管理则根据网间优化的结果,在每个能源局域网内,分别求出分布式储能的充放电功率。通过能量管理方法对分布式储能进行控制,可获得网间和网内的最优能量流,从而使整个多能源局域网的总运行成本最低。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多能源局域网仿真平台,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在可再生能源与负载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能量管理方法仍可以控制储能的运行来实现多能源局域网的稳定运行,并使能源局域网中的储能运行成本、传输线网损等最小,实现整个多能源局域网的总运行成本最小,即最优能量流。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本文通过选取关键供能设备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利用改进的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Ⅱ)研究了引入该设备后园区整体运行方式和运作效率的改变。结果表明:CCHP 设备可通过其强耦合特性实现供能侧设备的多能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可见通过引入 CCHP 过后,可大大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减少运行成本的同时相对控制碳排放量的释放,提高系统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传统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中偏离实际工况、负荷率偏低、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以某商务区为对象,将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容量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以年总成本和年排放量综合最低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在对比多种常见智能算法后,选择具有强大全局巡优能力的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优化配置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类型较多,且影响因素繁杂,各种设备的容量配置是整个系统运行效益好坏的关键。计算结果表明,与冷热电分供能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最优化配置后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系统结构设计、能源价格,均会对系统最优化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虹桥铁路枢纽站为例,对其用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引导显示、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集中调度的能源监控系统(EMS)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使大型铁路枢纽能源管理与能源使用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耗能设备的用能分析与管理,并促使铁路能源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能源使用管理统计报表分析、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通过该系统对铁路枢纽站耗能设备与设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了能耗和能效数据的分类、分项、分区对比,找出了其重点用能系统中的无效能耗和节能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铁路枢纽站统计的电能消耗数据,预计节能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虹桥铁路枢纽站为例,介绍了其用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引导显示、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集中调度的能源管理系统(EMS).其将大型铁路枢纽能源管理与能源使用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分析与管理耗能设备的用能,使铁路能源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能源使用管理统计报表分析、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通过该系统采集、存储和分析铁路枢纽站耗能设备与设施数据,实现能耗和能效数据的分类、分项、分区的对比,找出其重点用能系统中的无效能耗和节能空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铁路枢纽站统计的电耗数据,经EMS评估分析,预计节能达可统计总电量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6.
铁路车站在给乘客提供舒适度的同时,消耗的能源也是很大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设备,以达到既充分控制能耗又满足环境舒适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以及国际能源企业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企业都开拓思路,扩大生产,这样不可避免的产生安全问题,同样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都在不遗余力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达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因此,站场PIM(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应势而生,它来源于生产最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业务系统,涉及设备、能源、电气、自动化仪表、工艺专业,安全、环保、QHSE专业,运销和计量等多个专业,通过本系统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能源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逐渐成为能源低碳高效运行的重要实现方式。为了实现综合能源系统配置的合理规划,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结合序列分布概率的典型曲线挖掘方法获得风光的典型出力曲线,减小可再生能源出力描述不确定性对配置的影响。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系统电网供电率最低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混合博弈决策的改进型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和Pareto解集决策,生成满足决策者的不同偏好需求的配置结果。并对影响系统规划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我国某综合能源示范工程的实际数据,给出了规划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风力发电、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以及P2G(power to gas)设备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影响,研究以热电联产系统、燃料电池、蓄电池和P2G等设备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主要基于经济成本和环保减排方面建立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满足各设备约束条件、考虑风电和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经济调度模型。利用区间数表示综合能源系统中风电、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并通过线性化将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Python3.8.2进行建模,并采用Gurobi求解器对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P2G设备对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把WebGIS应用于传统的城市安全管理中,开发了反应及时、决策科学的城市事故应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地理信息管理模块、危险源分析与管理模块、应急决策与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扩展和蔓延,并采取救援措施,使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智能制造车间,以生产主体设备和DCS/PLC控制系统设备为基础,开发部署统一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过程监测物联网和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将各主体设备独立DCS/PLC控制、实验检测设备、生产计划管理等各自分散的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开发和集成,组合成一个集管理功能和过程控制为一体的智能生产车间,提高碳纤维制备和复合材料生产系统的柔性生产运行能力和维护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保障碳纤维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提高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有为 《甘肃科技》2013,29(7):98-99
通过介绍甘肃省武罐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了电力监控系统通过隧道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高速公路隧道群区域内供配电设备数据的采集、远程监控、设备保护和控制管理等内容,为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和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存在的能源输出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基于热力学定律和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提出一种兼具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抽水蓄能技术特点的新型压缩空气与抽水复合储能系统。首先建立了该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使用自编程序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针对水轮机工作时间、储气洞穴最低压力、各主要设备效率、压气机机组和透平机机组压比分配对系统热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效率随储气洞穴最低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水轮机工作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水轮机工作时间为1.5h的工况下达到最高值;提高透平机的等熵效率是提升系统能量效率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对压气机机组和透平机机组的各段压比进行优化,系统的能量效率可达到71.82%。研究结果可为该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海宁 《科技资讯》2014,12(18):140-141
人防工程内部设备依靠智能化自控系统的平台,进行各种参数检测、状态监测、数据处理、设备顺序控制、联动控制和工程内部参数控制,通过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智能化管理,确定设备的最佳运行方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工程的保障能力,且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道路监控系统中,光环通信平台通过二芯光纤,能将全部外场设备纳入到整个控制平台上,将多种外场设备的信号采集及控制合为一体,通过光路进行传输,使得高速公路外场设备的接入及管理变得简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中运输煤炭的重要设备.为了解决煤矿带式输送机电费成本过高的问题,基于带式输送机变速控制技术,将分布式可再生发电设备引入到带式输送系统运行过程当中;通过对带式输送机带速、煤流量的协调控制,实现设备的满载运行和分布式能源出力的本地消纳;进而引入分时电价,通过对带式输送机运行参数和蓄电池充放电功率的协同优化引导转移设备高电价时期负荷,实现带式输送机能耗和运行成本的降低.首先对含风机、光伏和蓄电池的煤矿带式输送机系统进行建模,建立带式输送机动态能耗模型,构建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以分布式能源发电消纳为约束的带式输送机与蓄电池协同经济调度策略.算例验证表明:应用所提控制策略可显著减少带式输送机能耗和设备磨损,并节省设备电费成本达38.39%.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蓄电池容量和带式输送机带速变化率对调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储能容量和带速变化率取值对带式输送系统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讲述工业以太网在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控中心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采用九源天能提供的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综合考虑能源系统的管网、数据采集基础自动化设备、新上产线的配套设施、旧能源工艺数据采集自动化装备、工业视频监控、现场仪表等,统一规划,实现新兴铸管能源管理系统工业网络建设。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使其与生产调度系统密切结合,完成生产与能源的协调管理。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设备综合管理是以机械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进行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使设备达到经济性最佳,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刘广潆 《甘肃科技》2014,30(17):63-64
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灯各项功能。SCADA系统可以应用到电力、航空航天、石油石化、钢铁冶金、供水供气、交通、环保、楼宇等众多行业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SCADA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涉及能源动脉的长输管道系统。主要介绍了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特点、功能等,针对现状,重点分析了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安全性,并从硬件、软件、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SCADA系统安全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备系统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设备系统的进度,成为轨道交通工程业主的一项关键课题。介绍了设备系统进度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从计划、跟踪、控制三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