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明确26%苯磺隆·唑草酮WP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对26%苯磺隆·唑草酮WP有效成分含量为23.4、31.2、39.0、62.4 g/hm~2共4个浓度下的除草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春小麦3叶至5叶期施药,26%苯磺隆·唑草酮WP有效成分用量为31.2~39.0 g/hm~2时,对野芥菜、密花香薷和藜等阔叶杂草株防效果达79%以上,鲜重防效80%以上。不同剂量的26%苯磺隆·唑草酮WP使各处理区小麦增产7.88%以上,该药剂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显著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苯磺隆麦田除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实验目的比较苯磺隆与二甲四氯除草效果,明确苯磺隆药剂的优缺点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 20%二甲四氯水剂.3 植物杀虫增效剂.(二)试验作物及防除对象:148团技术组春麦田防除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3.
利用 2 -乙氧羰基苯磺酰胺与草酰氯反应 ,得到 2 -乙氧羰基苯磺酰基异氰酸酯 ,再与 2 -氨基 -4-氯 -6 -甲氧基嘧啶进一步反应 ,合成氯嘧磺隆 .采用柱层析法对合成的氯嘧磺隆粗品进行纯化 ,所得标准品经元素分析 ,1H NMR,MS,IR确定为目标化合物 ,HPLC检测纯度为 99%以上 .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冀东地区花生、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及其品种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作物及其品种对苯磺隆均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其中花生、大豆双子叶植物对苯磺隆最为敏感,平均ED10值分别为0.0143μg/kg,0.0181μg/kg;水稻对其耐性较强,平均ED10值为0.0684μg/kg;玉米对苯磺隆残留的耐药性最强,主根长没有受到残留的抑制作用,但侧根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苯磺隆的残留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近十年来,我区大面积采用2甲4氯;2、4—D丁酯防除麦田双子叶杂草,至使有些杂草抗性增强。随着杂草种类的变化,为减轻杂草对2甲4氯的抗性,增加小麦产量,94年根据石河子农业局安排,我站在春小麦田做了10%苯磺隆不同用量和20% 2甲4氯水剂常量除草效果对比试验,以此比较苯磺隆可湿粉剂与2甲4氯水剂的除效果,并确定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6.
甲磺隆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测定磺酰脲除草剂甲磺隆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以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1[(2甲酸甲酯)苯磺酰]单胺琥珀酸.用活性酯化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通过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甲磺隆的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800 000.以此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甲磺隆的线性范围在0.7~40 mg/L,最低检测限为0.16 mg/L.与甲磺隆结构相似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氯嘧磺隆的交叉反应率为38.2%,其他4种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1%.  相似文献   

7.
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振荡法、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和5种模型分析了一种新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在8种农田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Freundlich能够较好的描述单嘧磺隆在8种土壤中吸附特性能,其Kads-f在0.417~3.523之间变化,吸附顺序为:2#土壤6#土壤3#土壤4#土壤1#土壤7#土壤8#土壤5#土壤.吸附等温线常数1/nads在0.748~0.943之间变化,呈现出非曲线形式.同时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在供试土壤中具有较弱到中等的吸附能力,这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吸附最重要的因子.此外,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随pH值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不同农药对稻田中三棱草的防除效果,采用吡嘧磺隆与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30%唑草酮悬浮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72%2,4-D丁酯乳油混合施用,进行防除稻田三棱草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吡嘧磺隆+2,4-D丁酯、吡嘧磺隆+挫草酮和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对三棱草均有一定效果;从杂草防除效果来看,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2,4-D丁酯乳油150ml/hm2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30%挫草酮悬浮剂60g/hm2两组药剂配方,对稻田三棱草除草效果好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  相似文献   

9.
吴梅香  朱艳婧 《广东科技》2011,20(14):110-1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苯磺顺阿曲库铵原料中苯磺酸根及阿曲库铵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Phenomenex,Lichrosorb5usi60A250×4.6mm,5micron,以乙腈:1%硫酸:磷酸:水(950:50:5: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5nm。结果,苯磺酸与顺阿曲库铵峰分离度为7.6,在0.1~0.75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苯磺顺阿曲库铵含量准确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种快速便捷、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一种条件下,同时检测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从而使农药监管更有效,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1.
运用遗传算法,对利用热带假丝酵母降解油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用50个实验样本完成了6种培养基成分、64个质量浓度水平的优化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优化培养基成分含量,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热带假丝酵母对油脂的降解率为95.4%,比优化前提高了10.2%.  相似文献   

12.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3.
产胶原酶地衣芽孢杆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成都皮革厂等处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胶原酶的产生菌J-4-8,菌种鉴定为地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明胶,超始pH为7.5,容瓶装量为10mL,种龄是24h,接种量为6%,在此条件下,摇瓶振荡发酵后,酶活达25U/mL发酵液,较原发酵培养基发酵后的酶活提高3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研究了培养基类型及样品处理对高寒草甸土壤中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HV琼脂和高氏1号加重铬酸钾(50mg/L)培养基是较好的分离培养基。土样在120℃于热处理1h后其悬浮液加0.05%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和6%酵母膏,40℃振荡30min,能促进放线菌孢子萌发,增加放线菌的分离数量。  相似文献   

15.
一株甲烷氧化杆菌的分离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unz培养基,由河底淤泥等土样中分离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的细菌。对其中一株杆菌经透射电镜观察及生理学鉴定,认为该菌为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甲烷氧化杆菌。该菌能将乙烯氧化产生环氧乙烷,能在质量分数为01%苯酚、对苯二酚和体积分数为01%苯的培养液中增殖并发生降解或氧化反应。该菌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25%以上。下一步将对该菌的实际应用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杭白菊茎尖为试材,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上(以NAA,AC,2,4-D,6-BA及水解乳蛋白为5因素进行正交,设计16组培养基)进行愈伤诱导及出芽,探讨不同添加剂对杭白菊组织培养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浓度配比对杭白菊组织培养会产生较大影响,最佳愈伤培养基组成为MS+3mg/L6-BA+0.2mg/LNAA+0.8mg/L2,4-D+0.5%AC+0.2%水解乳蛋白+0.8%琼脂+3%蔗糖;出芽培养基最佳组成为MS+1mg/L6-BA+0.5%AC+0.8%琼脂+3%蔗糖.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嗜盐和耐盐菌群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2002年冬春夏3季在连云港台南盐场取卤水和底泥样品,对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盐度(6.6%-32.3%)盐池中栖息着不同的菌群,夏季嗜盐菌和耐盐菌数量较高,主要以盐单胞菌属、海球菌属、盐水球菌属等非芽孢菌为优势菌,低盐度(6.6%-9.9%)池中耐盐菌数量高于嗜盐菌,中盐度(13.8%-17.4%)池中耐盐菌数量接近嗜盐菌,高盐度(20.2%-32.3%)池中主要为极端嗜盐菌.此外,底泥中嗜盐菌和耐盐菌的数量一般高于卤水中.  相似文献   

18.
豆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04份土样中分离到一株产豆凝乳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酶活力0.3u/ml。经UV-DES诱变及培养基调整后,酶活可达1.6u/ml以上,其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麦麸2.5%,(NH4)2SO4 0.5%(NH4)2HPO4 0.5%,CaCl2 0.05%。  相似文献   

19.
针对士兵和装甲车目标的尺度差异大以及目标距离远近造成的目标多尺度问题,以YOLOv4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数据增强方法丰富小目标样本的多样性,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割预处理以提高网络输入小目标的分辨率,并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实现大、中、小目标的分离检测,最后匹配检测结果并进行NMS处理去除冗余检测框,从而实现多尺度目标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保持大目标检测效果的情况下,中、小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1.20%和5.54%,有效提高了中、小目标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微量铬(VI)催化H2O2氧化茜素红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25 mL,检出限为2.57×10-3μg/m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良好,用于化工用水中微量铬(VI)的测定,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