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鸡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与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鸡球虫纯株,选用1~5日龄雏鸡,采用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对实验室保存的6种11株鸡球虫进行纯化,并选用2周龄雏鸡,对每个虫种/株选取1个单卵囊分离物进行增殖和种类鉴定.结果单卵囊接种179只,获得单卵囊分离物42个,单卵囊分离成功率23.46%;对11个单卵囊分离物,通过测定寄生部位、潜在期、孢子化卵囊大小、形状指数(长/宽)、孢子囊大小、最短孢子化时间等指标,鉴定出1个分离物为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2个分离物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6个分离物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1个分离物为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1个分离物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本研究表明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同时提示实验室保存的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被柔嫩艾美耳球虫污染.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人工培育的不同剂量柔嫩艾美耳球虫( E.tenella) “早熟株”接种雏鸡,测定出雏鸡血钠、血钾、血钙、血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早熟株”对所测定的雏鸡生理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其中2-0 ×104/ 只指标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对雏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剂量可作为未来弱毒苗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Jeffers(1975)法进行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选育,经过连续13代的选育,获得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该虫株的潜隐期为121h,比柔嫩艾美耳球虫亲本毒株的潜隐期提前了22h以上,免疫攻毒试验的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其亲本毒株一样也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藏马鸡中进行了地克珠利预混剂、地克珠利饮水剂、氯苯胍的抗球虫试验,以卵囊减少率作为主要试验指标,观察其抗球虫效果。结果表明:地克珠利预混剂、地克珠利饮水剂卵囊减少率均为99.5%,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4.9%和92.9%,而氯苯胍的卵囊减少率为95%,相对增重率为59.1%。表明地克珠利是一种高效的抗球虫药,能有效的控制藏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  相似文献   

5.
三种药物对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瘟毒杀星散、球痢清、地克珠利三种不同的抗球虫药物进行抗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药物的高剂量组即300mg/kg饲料混饲,其抗球虫指数(ACI)均在185以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剂量组即250mg/kg饲料混饲,球痢清和地克珠利组的死亡率分别比瘟毒杀星散组高4.1 5%和3.55%,差异显著(P<0.05),卵囊值差异亦显著(P<0.05),但抗球虫指数(ACI)、病变值差异不显著(P>0.05).瘟毒杀星散低剂量组与球痢清和地克珠利低剂量组相比,其相对增重率、抗球虫指数(ACI)和病变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卵囊值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so7为来源于E.tenella的折光体基因,将T-vector-so7克隆质粒酶切,构建表达载体pThioHis-so7,通过酶切和SDS-page检验,筛选阳性克隆。用表达蛋白或活菌免疫鸡,3周后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攻毒。结果显示,鸡的相对增重率为71.45%-80.50%,相对卵囊产量为59.27%-92.00%。以口服活菌200μg菌体蛋白组最佳,鸡的相对增重率为80.50%,盲肠相对卵囊数为58.85%。说明so7表达产物能诱导鸡对E.tenella的保护作用。因此,该基因编码抗原可作为基因工程苗的候选之一。  相似文献   

7.
堆形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cDNA表达文库,以筛选其功能性基因.用TRI-ZOL Reagent试剂提取堆形艾美耳球虫总RNA,再用Oligo(dT)12-纤维素柱从总RNA中分离mRNA,以mRNA为模板,RT-PCR法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LD-PCR法扩增合成双链cDNA,经蛋白酶K消化、SfiⅠ酶切、CHROMA SPIN-400柱分离去除小于400 bp的片段后,将cDNA与已经SfiⅠ酶切的λTriplEx2载体按一定比例连接,经体外包装,建立堆形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的噬菌体表达文库.随后测定文库容量为4.6×106pfu/mL,扩增文库的滴度为4.4×1010pfu/mL,重组率达到98%,插入片段大小为750~1 000 bp,并从扩增文库中扩增出了堆形艾美耳球虫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8.
8日龄雏鸡(免疫组)每只接种3×103个堆型艾美尔球虫(Eimeria.acervulina)早熟株孢子化卵囊,在第16日龄免疫组和不免疫攻毒组每只攻毒堆型艾美尔球虫强毒株孢子代卵囊5×104个,用а 醋酸萘酯染色法计数T淋巴细胞数量,得T淋巴细胞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t检验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不免疫攻毒组和空白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差异极显著,显示该早熟株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卵囊分离方法从厦门地区饲养的鸡盲肠中获得艾美尔球虫.经显微观察、测量和感染实验.从寄生部位、卵囊形态、孢子化时间和潜伏期等指标测定.实验结果:采用琼脂板方法分离和挑选单卵囊方法进行感染效果理想。单卵囊感染小鸡成功率为60%.该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部位.其余部位未发现.卵囊形态长卵圆形.长25.80(23.5~28.5).宽20.86(18.5~23.5).长/宽:1.23(1.21~1.27).27℃条件下孢子化时间为20h..潜伏期为146h.与国内一些株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确定该艾美尔球虫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并定名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E. tenella河北株AMA-1基因在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产物-重组蛋白IL-2-AMA-1对鸡血清主要细胞因子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将150只雏鸡分成5个组,每组30只,第1,第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第3,第4,第5组在7,14,21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重组AMA-1蛋白50,100,150μg。在28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鸡经口灌服0.5 mL孢子化卵囊液,其中E. tenella孢子化卵囊含量1.6×10~8个/L,在试验的第14,21,28,35天时每组采集5只鸡心血收集血清,测定其IL-2,IFN-γ的质量浓度。试验第28天时对采血的鸡只剖杀,取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称质量,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第3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最高,在试验的第21,28,35天时均显著高于第1第2组;在试验的第21,35天时血清IL-2的质量浓度,试验的第35天时血清IFN-γ的质量浓度,与第4组比较也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第3第4第5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第2组(P0.05),与第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适量的重组蛋白IL-2-AMA-1能显著提高雏鸡感染球虫前后的免疫水平,从而提高抗球虫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个品系实验用小型猪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广西巴马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三个品系实验用小型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选用4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5月龄五指山小型猪,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个品系小型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对同一品系雌、雄小型猪的测定值及对3个品系小型猪的13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个品系小型猪的血液生化测定值比较接近。在13项检测指标中,广西巴马小型猪的ALT、BUN低于其他两个品系(P<0.05),五指山小型猪的TG高于而ALP低于其他两个品系(P<0.01)。雌雄小型猪之间除广西巴马小型猪的BUN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同一品系小型猪的大部分血液生化测定值不受性别影响;3个品系小型猪的血液生化测定值接近。  相似文献   

12.
诱导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甘肃株对两种药物-氯嗪苯乙氰和常山酮的抗药性.增加实验动物数和球虫的接种剂量可加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氯嗪苯乙氰和常山酮抗药性的产生.每组动物用100只2~3周龄AA肉鸡,每只鸡接种2×10  相似文献   

13.
将堆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破碎、脱去孢子囊、纯化子孢子并将其超声裂解,最终离心得到子孢子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抗原样品的浓度为1.58mg/mL.将保存的杂交瘤细胞解冻,培养并利用其制备抗体.用制备的抗原对此抗体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世界多国公认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可引起松树大量死亡。目前,该虫已扩散至我国辽宁省的多个区县,打破了松材线虫最适温度线。通过对不同地理来源的两株松材线虫虫株的比较研究,试图阐释松材线虫向我国北方快速扩散的原因。【方法】通过比较我国南方松材线虫虫株AMA3和北方松材线虫虫株FCBX的形态指标值、不同温度条件下在灰葡萄孢培养基上的繁殖力,进而测定两虫株对黑松的致病力以及在黑松体内的繁殖量差异,解析松材线虫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虫株AMA3和FCBX在形态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均在伞滑刃属线虫测量范围之内;在15~35 ℃范围内,北方虫株FCBX和南方虫株AMA3在灰葡萄孢培养基上,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量逐步增加。且FCBX虫株的繁殖数量除在30 ℃条件下稍低外,在其他温度条件下繁殖量均高于AMA3的繁殖数量。在低温(15~20 ℃)条件下,FCBX虫株的繁殖数量远高于AMA3虫株,差异显著;接种AMA3和FCBX后,黑松感病程度具有差异,FCBX相对于AMA3的致病力更强。在接种35 d后,FCBX的对黑松死亡率达到80%,感病指数为85;而AMA3对黑松的死亡率为60%,感病指数为73;接种35 d后,FCBX在黑松体内的繁殖数量大于AMA3虫株,但差异不显著。【结论】与南方虫株AMA3相比,北方虫株FCBX在灰葡萄孢上的繁殖能力、黑松体内的繁殖数量、对黑松的致病力等方面更强。松材线虫已突破最适温度线,在北移过程中经过了低温驯化,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对低温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麻鸭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稻鸭共生(稻鸭组)和常规网上平养(常规组)两种饲养模式下饲养至体重达1.8kg,屠宰并测定其肉用性能。结果表明:①两组间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胴体重、胸肉重、肝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肉率、胴体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稻鸭组的皮脂厚降低7.40%(P〉0.05),肌胃净重提高了5.43%(P〉0.05);③稻鸭组腹脂重、腹脂率分别降低了15.09%(P〈0.05)、11.76%(P〈0.05),腿肉重、腿肉率分别提高了8.10%(P〈0.05)、11.40%(P〈0.05),两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测定4月龄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羔羊在当地饲养水平下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羔羊的每周和全期青饲料日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正式试验期第1周南江黄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P<0.05),在第2周南江黄羊平均日增重却显著低于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P<0.05);在第3周3个品种平均日增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各品种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P>0.05).说明在湘西当地饲养水平下,三品种山羊羔羊的生长性能相近,波尔山羊的杂交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个品系小型猪静脉葡萄糖耐量及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实验用4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5月龄五指山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实验。静脉注射50%葡萄糖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血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放免法测定HbAlc。结果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中,注糖后10 min血糖达到峰值,贵州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分别在60 min和90 min时恢复至实验前血糖值。五指山猪在120 min时恢复至注糖前水平,而且在30~90 min各时间点的血糖值高于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P<0.05)。三组动物中,贵州小型猪HbA1c含量较高(P>0.05),五指山猪胰岛素水平较低(P<0.01)。三个品系小型猪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IVGTT实验中,三个品系小型猪的血糖下降趋势基本一致,五指山猪有一定特殊性;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值接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试验对生长期(45~117日龄)的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了生长饲养实验。方法试验一:选择40头40日龄断奶广西巴马小型猪,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四组(10头/组)。在45~80日龄,四个组分别喂以含蛋白质水平为13%、14%、16%、18%的日粮;在81~117日龄,仍以上面的40头广西巴马小型猪为实验材料,分别喂以含蛋白质水平为11%、12%、13%、14%的日粮。试验二:选择40头40日龄断奶广西巴马小型猪,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四组(10头/组)。分别喂以日粮1(CP15%、DE12.95 MJ/kg),日粮2(CP15%、DE13.37 MJ/kg),日粮3(CP13%、DE12.95MJ/kg)和日粮4(CP13%、DE13.37MJ/kg)。结果在45~80日龄,上述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日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的总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81~117日龄,蛋白水平为12%、13%、14%的日粮对小型猪的总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水平为11%的日粮组总增重显著低于前面三组(P<0.05)。试验二的结果表明,4种不同能量与蛋白组合的日粮对生长期(45~75日龄)小型猪的总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期(45~117日龄)日粮营养需要水平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12.95 MJ/kg。日喂料量为体重的2.0%~2.25%即可维持广西巴马小型猪的生长期(45~117日龄)较缓慢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对放牧和封育条件下金露梅灌丛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灌丛群落种类数量在放牧条件下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在封育条件下出现轻微的先增后减的变化格局;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在放牧条件下6-7月无明显的差异,到9月上旬呈现下降趋势,显著地低于前期(P<0.05);在封育条件下7月下旬后趋于稳定状态,且明显地高于6月底的数值(P<0.05).群落的平均高度在放牧条件下无明显变化(P<0.05),在封育条件下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不同时期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