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社自1972年以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发生面积达500余亩,占大麦总面积的15%以上,严重的生产队在50%以上。大麦“生理发黄”后,轻者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一般减产2~3成以上;重则苗期陆续枯死,颗粒无收。这是影响大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据1975年我社下程大队三片六个生产队调查,大麦“生理发黄”面积达55亩,占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只收105斤,比正常生长的70亩大麦亩产341斤,减产63%。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小叶斑病是为害秋玉米的重要病害。据我社1972年调查,秋玉米小叶斑病株发病率达100%,叶发病率也在97%以上,大叶斑病叶发病率也在30%以上,合计发病指数在40~50之间,严重的达88.14。“两病”损失率估计在20~30%左右,严重的达50%以上。这是当前影响我社秋玉米产量的主要障碍。为摸索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途径,我们于1972年10月中下旬组织部分大队、生产队植保员对玉米叶斑病发生和防治情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3.
1974年冬种后不久,即出现麦苗大面积反黄。据白泉公社、金星、万强两个大队,在12月中旬调查,黄苗面积已达64%,发生期之早,发生面积之大,为历史上罕见年。为弄清大麦早期黄苗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我们对黄苗的发生发展,进行试验观察和分析,现简述如下:黄苗的症状黄苗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黄叶斑点型,先在麦株下部第一叶上端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的坏死斑点,直接破坏输导组织阻碍了无机盐类和光合产物运转,致使叶片上端发  相似文献   

4.
丝束藻为害绿萍,这是我区绿萍越冬从六四年开始以来的初见病害。因此,我们对它感性知识缺乏,更谈不上防治办法。因此带着这个新问题,学习毛主席关于“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在受害严重的下陈公社民星、新民大队,与养萍专管员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初步摸索出丝束藻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一、丝束藻发生的原因:据新民、民星、联升等十几个大队调查,凡绿萍过厚,分萍停止过早,老根腐烂;管理不当,前期受药、肥害的弱萍,藻害发生严重。管理得当的壮萍,一直没有藻害。去冬绿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演变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玉米小叶斑病已成为我县秋玉米主要病害之一。据去年全县9个公社15个生产大队的调查,秋玉米发病面积达100%,病叶率在95%以上,一般田块病情指数也在40—50之间,严重田高达80以上。但由于对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还缺乏了解,已经实施的防治办法,成效不很显著。为了了解玉米小叶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其防治途径,本所于1971年10月选择有代表性的社队进行了秋玉米小叶斑病发生情况和防治的调查试验。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术根腐病是影响白术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面广,为害损失严重,常年发病面积在80%以上,为害损失达40%左右.1988年,在实施国家“七五”工业性试验项目华东药材开发试验基地建设时,对该病的病原菌、侵染源和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有效地控制了其为害,促进了白术的稳产、高产.现将该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区临海县花园区筱溪公社大麦上发生了一种新的病害,品种是立夏黄和浙农12号。临海县城西区更楼公社和仙居县红旗公社等地的小麦上也有发生。据反映,发病后表现植株矮小,上部叶片发黄,心叶枯死腐烂。为了认识、了解这种新的病害以及此病发生情况和影响发病的有关因子,我们与省农林局、浙农大、省农科院、地区农科所、临海县农林局、花园区农技站及筱溪公社革委会等有关单位深入实际,访问了解,调查研究。现将初步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安市草坪夜蛾类害虫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害虫危害每年使草坪受害面积达到60%以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有粘虫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同时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是我们这里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每年发生代数多,危害面积广,严重威胁早晚稻生产。遵照毛主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教导,我们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有关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近几年来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观察的基础上,一九七五年侧重在防治技术方面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去年,水稻白叶桔病在新建区大面积发生,给全区粮食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摸清白叶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伟大教导,先后在发病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总结报告如下,供参考。一、发生与为害情况水稻白叶枯病(土称为“黄茅草瘟”)去年在我新建区晚稻上暴发成灾。据估计,全区发病面积约6400余亩,其中严重影响产量的有4100亩,约占全区晚稻总面积的13%,损失粮食约  相似文献   

11.
前言去年,仙居县将部分迟熟春花田(小麦、草子留种田等)扩种早稻,多数获得较好的收成,但也有不少田块早稻生长不正常,发生“青空穗”现象而减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一万亩左右,占春花田早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严重影响了早稻的高产。白塔公社三千多亩春花田早稻,其中一千亩发生“青空穗”现象,平均亩产不到二百斤,有的只收几十斤。红旗公社上沈大队二百四十六亩春花田早稻,有一百三十八亩发生“青空穗”,亩产在二百  相似文献   

12.
联勤海涂在定海县的西南边,属盐仓、石礁、紫微公社和城关镇,总毛面积7000亩左右,除紫微公社强增大队400余亩为一九七一年九月关塘门外,其余均为一九六六年七月关塘门的涂地。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积极开展新围涂地的改良利用的科学实验活动。近年来涂地棉花、大麦种植面积连年扩大,总(单)产也有一定提高,尤其是涂地油菜的种植,近三年来迅速扩大和增加。联勤片涂地油菜面积从一九七二年只有紫微公社东升农场的4.8亩总产605斤,一九七三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利用滨海涂地种植柑桔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有成千上万亩桔园分布在东海沿岸,有数千亩桔园已经投产,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是,随着柑桔树龄的增长和结果量的增加,有相当数量的桔园发生了叶片失绿黄化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柑桔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滨海桔园所发生的叶片失绿黄化现象作了初步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这里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是我省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在我国南方诸省为害也十分猖獗。1973~1975年我所在杭州通过室内复式生活史饲养及杭州郊区笕桥公社井岗山大队对500亩左右十字花科蔬菜综合防治区试验结果,明确小菜蛾一年发生9~14代,世代重叠严重,各虫态四季俱存,无滞育、冬眠现象。在7月底8月初平均气温28℃~30℃时,发生一代仅9~10天,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成县广大人民,特别是支旗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在棉花生产上取得很大成绩。他们怀着为革命种好棉花的雄心壮志,几年来创造了棉花大面积平均亩产皮棉101.4斤,最高产量130.4斤的产量。去年7-8月份,我们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教导,去成县进行开门办学,通过向有丰富植棉经验的老农学习、调查,对支旗公社棉花丰产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  相似文献   

16.
梨是张掖地区主要栽培水果之一 ,面积为经济林总面积的5 0 7% ,产量为总产量的 5 0 %以上。近年来 ,由于果品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下降、商品率不高导致价格下降等原因 ,果农对梨生产的信心不足 ,果园管理越来越粗放 ,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1] 。1994年苹果梨病虫害发生面积 82 7 6hm2 ,其中一次发生总面积614hm2 ,成灾面积 115 5hm2 ,近几年病虫害面积远超过 1994年。为此对张掖地区梨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 ,提出了防治对策 :现简报如下 :1 梨病虫害种类与分布1 1 病虫害种类 据调查 ,全区危害梨树的昆虫 5目 2 4科 3 5…  相似文献   

17.
水稻缺钾症     
去年六月初,嵊县良种场发现原来生长最好的一块绿肥田早稻发生叶尖褪淡发黄,梢头枯焦,生长滞缓的现象。以后,这种田块面积逐渐扩大,并在附近一些社、队相继出现。嵊县农科所科技人员根据组织化学法鉴定结果以及显著的施钾效果,确诊此现象为缺钾症。自八月上中旬起,该所科技人员对场、所及县内主要产稻18个生产队进行了晚稻缺钾症调查,发现该县晚稻缺钾现象非常普遍。发病面积占晚稻种植面积的比例,平均达23.9%,最高的达40.9%(白岳公社孔村一队);重症田比例达6.6%,最高的达26.8%(剡北公社马塘七队)。这些缺钾田在抽穗后都表现早衰,因此他们认为缺钾是晚稻早衰低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稻小粒菌核病(包括“小球”、“小黑”两种),近年来有发展成为影响增产的趋势。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我们于去年在衢县塔石公社、下宅公社、龙泉城郊公社等一些发病地点向当地贫下中农请教,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野燕麦是危害我区小麦等作物的恶性杂草,在兵团垦区广为发生,尤以在四、五、六、九、十师和哈密管理局等地发生严重,初步调查统计,发生面积在一百万亩以上,危害面积近七十万亩。危害严重的田块野燕麦密度一般达20万株/亩,少数田块每亩密度高达3~4百万株。一般田块可减少20~30%,严重田块造成“放荒收草”或翻耕改种其它作物。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仅兵团垦区田野燕麦的危害就减产小麦6千万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稻钻心蝇自1968年在奉化县东岙公社东姜大队发现以来,逐年扩大,今年全县山区早稻普遍发现,以高山区较为严重,如董李公社大公岙大队株被害率达60%以上。水稻受害后,对产量有相当影响。当地社员叫稻钻心蝇为稻钻心虫、双尾虫或稻蝇。过去亦有叫此虫为“稻杆蝇”的(实际上并不在稻茎杆内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