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西部民族地区新建高校的特殊性出发,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民族旅游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民族高校图书馆为民族旅游地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必要性,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为民族旅游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连民族学院作为国家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设立的唯一一所民族高校,在国家民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现代化民族大学的目标,把握学校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全国生态环境最敏感和脆弱的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重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绿色教育,创建民族地区双语绿色学校。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类模式双语绿色学校”和“二类模式双语绿色学校”的概念,并对这二类模式学校的评价体系作了研究。只有创建双语绿色学校,才能构建民族地区绿色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建设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实现民族地区山川秀美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复杂、多元的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工作中注重政治性与科学性、广泛性与针对性、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余列  李懿  张小琴 《实验室科学》2013,16(3):112-115
结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今后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改革实验教学的一些措施。认为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要认清形势,要紧扣学校发展总目标,科学规划,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建设一个多层次、高效开放的实验室体系。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队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建立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共享体系,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共享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地方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2):I0002-I0002
大连民族学院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4月成立。中心以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载体,分为4个研究方向: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民族地区绿色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和民族地区特色生态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建立的唯一的民族高等学校,也是民族院校中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并实践“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团结爱校、新校新办”的民院精神。在国家民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学校发展建设经历了最快和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进程日益加快,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对着严峻的挑战。本期我们特别开辟了“学校改革发展”栏目,组织并刊发了国家民委领导、校领导、科研、教务、学生工作及各二级学院等方面负责人的优秀论(讲话),集中反映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规划,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对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应通过民族高等院校、内地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及西部地区高校及大中专学校造就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民族干部和各种科技人才,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民族地区加速全面建设并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罗文莲  魏凤 《科技信息》2009,(27):I0156-I0156
少数民族大学生旷课是当前民族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不仅影响到民族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更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民族地区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以笔者所在民族高校工作中曾经遇到的某名同学为典型个案,探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现象的形成原因,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4):I0004-I0004
大连民族学院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于2004年4月依托于经济管理学院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4人,其中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两名,博士7人。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马林教授主编的《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库》是大连民族学院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一批有志于从事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拓荒,经过数年的积累形成的、对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由民族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思华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为丛书作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性和现状,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对于协调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对于增强民族地区高校的凝聚力和内驱力,提升各民族学生对多元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民族地区“贫困文化”的改造,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花 《科技咨询导报》2014,(12):197-199
建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方针。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围绕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逐步完成蒙古学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从而在整个馆际文献保障体系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该文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蒙古学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国人口老龄化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从我国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分析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探索应对民族地区老龄化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统建设的途径做了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性和现状,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对于协调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对于增强民族地区高校的凝聚力和内驱力,提升各民族学生对多元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民族地区"贫困文化"的改造,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西部的经济基础、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川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性和原始性。川西民族地区聚居着大量藏羌等少数民族,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广阔。川西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能走传统的老路,旅游开发务必考虑到生态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要把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川西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4):384-384
历时4年,由大连民族学院马林教授主编、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库》丛书面世。这是我国首套系统研究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成果。丛书共300多万字,包括《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马林编著)等10部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