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桩极限承载力的Usher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对桩承载性能的认识,选用生物领域的Usher生长曲线模型,对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给出了Usher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并用于分析3根试桩(包括2根灌注桩、1根钢管桩)的实测资料.结果表明:Usher模型对3种类型的Q-s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该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双曲线模型,特别是在曲线的末端;利用这些拟合方程式能对3种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对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理解,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了描述。针对桩的承载特性,选用了生物领域的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对9根现场试验灌注桩的实测资料的拟合表明,Gompertz模型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且该模型拟合效果比双曲线模型要好,特别是在曲线的尾部。结果表明,选用的Gompertz模型能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的拟合进行较好的描述,利用获得的拟合方程式能对灌注桩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和预测其极限承载力,在传统桩基础的双曲线模型基础上,文章提出适用于根式基础承载力预测的修正双曲线模型,对实际工程中根式基础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拟合以及极限承载力预测,并与传统的双曲线模型、完整指数模型及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双曲线模型对根桩荷载-沉降曲线拟合精度更高,平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曲线拟合法用于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双曲线法、调整双曲线法、二次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法及灰色GM(1,1)预测法5种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试桩Q-s数据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双曲线法计算结果有时偏差较大;指数曲线法、灰色GM(1,1)预测法及调整双曲线法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且偏于安全,这三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调整双曲线法用于支盘桩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两根试桩实测Q-S曲线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调整双曲线法具有比双曲线法、二次趋势法等曲线拟合预估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更高的预测精度,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且偏于安全。该预估法可供工程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等截面圆形灌注桩(UCSC桩)Q-S曲线的统计资料,总结其数学特征,指出Q-S曲线传统双曲线模型产生X型误差的缺陷。提出UCSC桩Q-S曲线的一个3参数复合对数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通过零点、单调递增且有上界的凸函数。对多个UCSC桩单桩实测静载Q-S曲线进行拟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大大减小甚至消除了传统Q-S曲线双曲线模型产生的X型拟合误差;拟合结果与实测UCSC桩静载Q-S曲线吻合良好;该模型能够通过对Q-S曲线前半段的数据点拟合,实现对其尾部曲线高精度预测,这对试桩未达破坏时确定UCSC桩承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非破坏性单桩静载荷试验无法直接得出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因此我们根据现场实测静载荷试验数据,利用灰色模型GM(1,1)来预测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对比实测与模拟的两条Q-s曲线,得出的预测结果可靠并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以往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方法,提出了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差分形式最小二乘法;然后结合现场试验,对完整指数函数拟合Q-S曲线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用指数函数最大曲率点判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沉降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未加载至破坏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研究用完整指数函数预测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桩顶沉降的可行性,提出了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条件和预测单桩破坏时桩顶沉降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印尼某工程15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抗拔及水平静载荷试验,分析PC管桩分别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征,揭示不同荷载水平下PC管桩的承载力发挥机制。基于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及调整双曲线模型的可行性,并对PC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合水平静载试验,探讨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的取值问题。研究结果表明:PC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支承力,同时也受桩径、桩长的影响较大;PC管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摩阻力,桩径越大、桩长越长,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越高;PC管桩水平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的力学性质。就本试验而言,指数曲线模型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最精确;m在桩顶水平位移超过10 mm时变化平稳并逐渐收敛为常数,通过试验结果反推的m接近甚至超过JGJ 106—2014中推荐m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10.
完整指数函数拟合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以往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方法,提出了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差分形式最小二乘法;然后结合现场试验,对完整指数函数拟合荷载-沉降曲线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用指数函数最大曲率点判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沉降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未加载至破坏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研究用完整指数函数预测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桩顶沉降的可行性,提出了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条件和预测单桩破坏时桩顶沉降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支盘桩试桩极限承载力的二次趋势曲线预估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二次趋势曲线对挤扩支盘桩单桩静载荷试验Q-S数据进行拟合,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继而推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二次趋势曲线模型拟合出的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预测的结果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价值;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趋势曲线模型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算法控制参数设置简便、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群桩的沉降分析一直尚用共同作用系数概念,并把两根桩之间的共同作用系数推广到群桩中。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单桩P-S曲线的非线性特性,计算结果使部分桩的承载力大于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文通过引入单桩静载荷试验的P-S曲线,对弹性方法进行改进,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运用集对分析中的联系数的方法,对两种类似桩基的试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这两种桩基的同一和差异的数据成分,可以对未达到极限承载力桩基进行预估,从而获得单桩极限承载力.同时用工程实例加以证实,为推断单桩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考虑锚桩与试桩的共同作用,采用弹性理论讨论在静载荷试验中选取不同锚桩方案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锚桩会对试桩极限承载力产生影响,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误差量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锚桩与试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尽量增大锚桩与试桩间距可以有效地减小锚桩对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种桩型的异型螺旋桩基础的静载荷试验,绘制了12条P-s曲线,分析了竖向静载荷作用下螺旋桩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承载性状特征,使用LogP-s方法判定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承压螺旋桩基础极限荷载,讨论了地基土材料密实度、叶片距宽比(叶片间距与叶片净半径的比)对螺旋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当叶片间土柱压密后,P-s曲线光滑,极限荷载增加,桩顶沉降减小;随叶片距宽比的增大,螺旋桩基础的极限荷载和桩顶位移均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单桩承载力问题,采用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对近10年来所完成的数百项工程,将其打桩原始记录、地质勘察报告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得出的承载力相对比而得出了一种小误差的夯扩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吻合很好,对夯扩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介绍了夯扩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以管桩为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数值模型,分别采用位移控制法和荷载控制法进行桩身和桩顶加载模拟,得到了基桩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析;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位移控制法下的静载试验模拟,并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模拟得到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的基桩极限承载力与静载试桩法结果较为接近,不需要进行正、负摩阻力转换,但也存在平衡点位置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使板料的成形性分析更符合实际,以Marciniak-Kuczynski(M-K)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预测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的方法.分别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幂指数以及多项式拟合曲线三种应力-应变形式对6016-T4和7075-T6铝合金板料的成形极限进行研究.通过单向拉伸实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曲线模型,计算了相应的极限应变,并绘制了板料成形极限曲线.将理论上预测的FLC与胀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对板料成形极限的预测最好,而常用的幂指数拟合曲线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