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偶氮染料活性艳红降解菌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受污环境中采集污泥样品,分离筛选出一株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具有较高降解活性的细菌M7。以M7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选育,获得了21株具有抗高浓度X-3B毒性能力的变异菌株UVM7-1~UVM7-21,最终确定UVM7-9是活性最高、脱色能力最强的变异菌株。对UVM7-9在不同的pH值、脱色温度及时间等条件下降解X-3B进行了正交实验,并比较了UVM7-9和M7在处理偶氮染料时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UVM7-9对含偶氮染料X-3B模拟废水的降解活性优于原始茵株M7,其最佳脱色温度是30℃,pH值为8,24h对X-3B的脱色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
抗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棉铃虫组织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和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选择血清抗体滴度高的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和有限稀释法克隆细胞,共获得分泌抗组织蛋白酶B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3株,分别命名为9D5,100E2和100H6.以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3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特异性鉴定,其中9D5和100E2能够同时识别两种不同来源的组织蛋白酶B,而100H6只能识别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CVB15’-UTR突变的变异毒株,并考察其毒力的变化.方法:通过对CVB1的感染性克隆质粒PN14的CVB15’-UTR特定的几个碱基进行定点诱变,获得二株突变的质粒C、G,然后分别转染HaLa细胞获得变异的CVB1毒株,比较三者的毒力.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两株仍具有感染性的CVB15’-UTR突变的变异毒株C和G,空斑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空斑的数目还是其直径,在36h和48h,C株均显高于另一突变株G及标准株PN14(P〈0.05),在60h时,两突变株均高于标准株(P〈0.05),而突变株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异毒株C、G仍然具有感染性,而且毒力明显增强,突变株之问的毒力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C株的感染力却明显高于另一突变株G和标准株PNl4.  相似文献   

4.
采用RT-PCR方法从新疆临床发病猪场采集的病料中扩增了CSFV流行株E2基因的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测定了15株CSFV的核苷酸序列。应用DNAstar计算机软件对6个地区6个代表株CSFV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6株CSFV流行株与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0.9%~82.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6.2%~88.3%,说明新疆CSFV流行株E2基因发生了部分变异,与疫苗株相比抗原性产生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6株人、5株禽、4株鼠、7株牛、2株猫、9株猪、4株犬和5株人非典型肺炎共42株冠状病毒S糖蛋白基因序列。DNAstar软件比较表明,人冠状病毒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27.2%~99.5%;禽的介于81.5%~100%;鼠的介于79.5%~89.6%;牛的介于97.7%~100%;猫的介于56.2%~93.9%;猪的介于54.8%~100%;犬的介于64.9%~98.8%;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介于99.9%~100%。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与所有比较的42株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30.8%,预示该病毒似乎不是其它病毒株变异进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和畜禽从未接触过的一种新型病毒。  相似文献   

6.
弱化H+-ATPase的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L5)为出发菌株,以新霉素为选择 "压力",获得了弱化H+-ATPase变异菌株5M1、5M6和5B1。与出发菌株L5(对照)相比,各变异株的H+-ATPase活力分别下降51.3%、27.7%和34.3%。对变异株5M1、5M6和5B1的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变异株的细胞较菌株L5细长。L5的ATP含量为0.63×10-18mol/个,明显低于变异菌株;变异株5M6和5B1的ATP含量分别为1.18×10-18mol/个和1.38×10-18mol/个;变异株5M1的ATP含量最高,约为1.60×10-18mol/个。当各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后,变异株表现出较高的谷氨酸到γ-氨基丁酸的转化率,其中变异株5M6最高,为16.73%,变异株5M1和5B1谷氨酸转化率居中,分别为15.6%和15.4%,出发菌株L5的谷氨酸转化率最低,为13.91%。与出发菌株L5相比,变异株5M6、5M1和5B1的H+-ATPase活性下降导致其耐酸性和耐盐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技术,通过插入线性化质粒DNA获得了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效果优于初发菌Trichoderma viride T21菌株(初发菌)的3个变异株Ttrm31、Ttrm34和Ttrm55.变异株本身产生的和诱导番茄植株产生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比初发菌高,因此,通过REMI技术可以获得新的有益变异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水平,尤其是提高诱导番茄抗病水平.对侵染花器和叶片的灰霉病防效分别比原生物防治木霉菌株提高了16.9%和89/6,说明REMI技术可以用于改良生防木霉菌株的功能,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产植酸酶青霉菌株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产植酸酶的青霉菌株A2进行了诱变研究。分别以HNO2-UV和UV-5Bu复合处理,进行了二轮诱变筛选后,得到高于A250%以上的变异株6株,其中A2-UV59-20株的酶活达0.812±0.019u/ml,为出发菌株A2的二倍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茁芽短梗霉As3.2756四次紫外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普鲁兰的变异株PB518,使糖的转化率达55%以上,经多次传代表明该菌株稳定。同时考察了该变异株的发酵条件,最适条件为起始pH6.0,接种量3.0×10 ̄8个/mL通气量为培养基占摇瓶体积的1/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96h。  相似文献   

10.
张著林 《贵州科学》2003,21(4):39-42
对我国特有、古老孑遗植物观光木果实性状和结实规律调查研究发现:同一居群内,不同单株,株间1株内的单果,1心皮胚珠形成种子的变异幅度较大,为36.00%~121.51%;其次是单果长、粗,果心皮厚,胚珠形成种子数,1心皮胚珠未形成种子数,为12.80%~34.79%;其余均在10%以下。结实规律,单果有效种子的形成,不同方向,阳面大于阴面54.7%;不同部位,上部大于中、下部14.5%和27.3%,中部大于下部14.9%。株间单果有效种子的形成,立地条件较好,营养生长过盛的植株较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较低的细胞色素水平是导致出芽短梗霉突变体SN08细胞形态,以及卜多糖生成量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与短梗霉多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霉多糖系短梗霉发酵产物,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短梗霉是一种多形态真菌,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并且其形态学变化与其多糖合成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就短梗霉及其发酵特点进行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pH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短梗霉多糖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短梗霉多糖系出芽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由于该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制造、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烟草工业及农业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多功能新型生物产品。本文对该多糖的性质及应用进行较详细地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诱变手段获得转化率较高的N435.3号菌株,其摇瓶发酵转化率为45.0%左右。利用10立升罐发酵其转化率为44.3%,利用流加糖手段可将转化率提高至52.2%。  相似文献   

16.
Sinorhizobium meliloti nifA gene is requir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a bunch of nif and fix genes. Here, we report its pleiotropic effects on the nodule formation.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strain, nifA mutant sig- nificantly reduced nodule suppression rate in split-root system. The plants inoculated with mutant strain produced lower amount of daidzein and less necrotic cells on their roots. In addition, the defense genes failed to be evoked by nifA mutant at the early nodulation stag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host defense response was one of the mechanisms mediated by nifA gene to regulate nodule formation during symbiosis. Even though nifA mutant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nodules in host plant, it synthesized lower Nod factors than wild type. This suggested that nifA gene mediated multiple and diverse instances in nodulation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采用He-Ne激光器对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进行激光诱变育种,对激光诱变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照射剂量的变化,存活率随之变化,输出功率和辐射时间均由正突变率决定。在最佳照射条件(19 m W,16 min)下,得到稳定的阳性突变株BH4。在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 g/L的分批培养中,突变株每克葡萄糖的最终产氢量为260. 7 m L,比野生菌高出28. 9%。酶测定显示,诱变后氢化酶活性增加,这可能有助于提高产氢量。此外,研究了分批培养物中突变体BH4及其野生菌的动力学,其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10 g/L。动力学参数还表明,突变菌比其野生菌具有更强的产氢能力。说明该He-Ne激光诱变育种技术可以在产氢微生物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烷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芽短梗霉发酵产生的普鲁兰多糖进行了烷基化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普鲁兰多糖呈带有孔洞的褶皱结构,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由水溶性成为水不溶,且达到了脂溶性的目的,有利于扩大普鲁兰多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卜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卜多糖系出芽短梗霉发酵蔗糖之主要产物.利用复合诱变的手段筛选到转化率较高的N_(435.3)号突变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转化率为45.0%,利用流加糖的方法可使其转化率提高到5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屎肠球菌类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基因突变株,研究hyl基因的功能。方法:用pETX4577质粒构建屎肠球菌hyl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获得hyl基因的突变株,体外研究hyl基因缺失对突变株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同源重组,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脉冲场电泳和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获得基因突变株*hyl。突变株在体外的生长能力低于野生株。结论:hyl基因突变株构建成功,hyl基因在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屎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