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非典”的发生让我们刻骨铭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有一种野生动物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那就是当时人人“谈虎色变”的果子狸。“非典”发生后,我们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义博士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野生果子狸等动物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的调查及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23日下午,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SARS病毒;5月24日,农业部和广东省联合组成的科技攻关组也宣布,从蝙蝠、猴、果子狸以及蛇等数种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首先,我高兴这些学者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一种莫大的耽心:这些野生动物将会被如何处置?它们会不会在—夜之间被斩尽杀绝?想到此,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想大声疾呼:刀下留兽!究其原因,我想说:野生动物是无辜的,人类自己才是始作俑者。我们不妨看看最近几十年发生的几个疫病例子:艾滋病毒如…  相似文献   

3.
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宿主之一 ,野生动物是人类SARS的毒源。人工驯养野生动物 ,让人造的化学成分进入了大自然本来的生物过程 ,其产生的危害给世人带来了生态性的灾难。人类要善待自然 ,慎用科技 ,让人的自然体在大自然中正常生息才能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SARS疫情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整个世界为之惊恐,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非其他灾害能比。作为SARS疫情始发地和最大受害国的我国,负有追查引发疫情“元凶”的责任。前段时间,国内外大都推测,“元凶”就是野生动物。更有研究机构认定,“元凶”就是果子狸,证据就是引发人类SA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与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同源。此结果一经发布,不少地方闻风而动,立即展开了清剿果子狸的行动,个别地方还准备制订立法禁食野生动物。在我看来,这种结论值得质疑。在SARS病毒的出处未经科学确认的情况下,我…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消息:据科研人员测定,人类病体上的SARS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SARS样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 消息一传出,“果子狸”三个字立即成为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一时间,果子狸成了传染SARS的元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果子狸错在哪?陕西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的同学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难有定论。学校里的中国少年报社的小记者,拨通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的电话,就大家的疑问对陈爷爷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由荷兰和中国香港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自然》上警告说 ,可携带 SARS病毒的动物名单增加了 ,这些动物包括果子狸、浣熊、猫和雪貂。  研究人员将取自于一位已故香港 SARS患者的 SARS病毒注射到 6只雪貉和 6只家养的猫体内 ,发现有 3只雪貉患病 ,其中 1只死亡 ,而猫看起来却是健康的。但 2天后的咽拭子检测表明 ,这些动物全部感染上了 SARS病毒 ,而且它们还会传播病毒。将未感染的猫或雪貉与感染了 SARS的猫关在一起 ,它们也被感染了 SARS病毒。  猫和雪貉是两种相距甚远的食肉动物。研究人员指出 ,SARS病毒的这种严重混…  相似文献   

7.
2012年夏天,在中东地区发现的类似SARS的病毒可能不仅仅感染人类。研究人员今天报道说:这种病原体跟2002年至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是近亲,可能也会感染猪细胞和多种蝙蝠的细胞。研究人员称,这些发现有助于公共卫生部门的官员跟踪病毒的爆发源,并确定野生动物和家畜在传播这种病毒中的作用。最初,科学家们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一个60岁的男人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这个男人在今年春季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医生们无法识别致病菌,他们将采样  相似文献   

8.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6-11-16至2016-11-30;排行依据: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北京卫计委回应雾霾中含耐药菌:不代表致病[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11月在《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人类、动物及全球环境的864个DNA样本,目的是寻找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相关的基因。其中,他们选取了来自北京的14份空气样本,来寻找作为环境要素之一的空气是否含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泥土、水等外部环境要素,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种类最多,平均有64.4种。研究团队指出,他们在北京  相似文献   

9.
经过对SARS病毒进行基因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获得相关病毒比较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感染人类的SARS病毒起源于蝙蝠。该分析对引起SARS的病毒在人类及动物宿主中的传播途径进行了迫踪,其结论与SARS在2004年已被根除的主张相左。  相似文献   

10.
科技界声音     
正埃博拉在西非的肆虐有特殊原因,即使埃博拉万一传入中国,凭借SARS后中国建立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完全可防可控。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越来越近,随之而来的就是来源于动物的病原感染人类事件,新发突发传染病病毒都是经过动物传播给人类的,因此动物源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在充分享受社会和科学进步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又遭遇到SARS和禽流感世界性的蔓延,引起了恐慌。现已查明,SARS和禽流感病毒都是野生动物所携带的, 当它们与家养动物接触的时候,造成感染并能在人群中传播, 因此是一种动物流行病。动物流行病在野生动物中是常见的和周期性爆发的传染病,它是调节种群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区凡纳滨对虾苗3种对虾病毒携带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的频发是导致对虾养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和对虾桃拉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每年给海水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对2009-2010年间浙江地区近22家对虾苗种生产场的对虾苗种携带WSSV、IHHNV和TSV病毒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用携带病毒的苗种进行养殖的3个对虾养殖场进行后期跟踪调查.调查共采集凡纳滨对虾苗种样品118份,其中80%样本来自福建,10%来自海南,10%来自广东.检测方法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品中32份呈现WSSV阳性结果,占27.1%;46份呈现IHHNV阳性,占38.98%; WSSV和IHHNV同时呈现阳性的有20份,占16.95%,而TSV均未分离到.后续跟踪调查发现采用携带WSSV病毒苗种进行养殖的对虾养殖塘均在8月上中旬陆续爆发对虾白斑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11月在《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人类、动物及全球环境的864个DNA样本,目的是寻找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相关的基因。其中,他们选取了来自北京的14份空气样本,来寻找作为环境要素之一的空气是否含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泥土、水等外部环境要素,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种类最多,平均有64.4种。研究团队指出,他们在北京的空气中发现了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这种抗生素是抗菌活性最强的一类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呼吸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上,也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发现SARS病原是一种从未在人类或动物中发现过的新的冠状病毒.其基因组结构与其他的冠状病毒相似,由29727核苷酸组成,有11个开放阅读框.通过多基因分析序列比较说明,SARS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无关.针对SARS冠状病毒的各种特征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啮齿动物血清病毒抗体的方法。用于检测血清抗体的抗原可是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全病毒或是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表达的重组抗原蛋白。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已获得细小病毒、沙粒样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带有His标记的重组病毒抗原。重组抗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裂解后 ,可用色谱法提纯。提纯的抗原用来包被 96孔ELISA板。用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 (NS 1) ELISA法检测啮齿动物血清 ,在检测的 345 7份样本中有 88份 (2 5 % )NS 1抗体阳性 ,9份 (0 3% )为非特异性反应。虽然NS 1ELISA检测NS 1抗体具有…  相似文献   

16.
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突然爆发的致命流行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SARS)击倒了数干人,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被认为是其病原.5个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完成.我们进行了SARS相关冠状病毒和其它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分析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1.SARS相关冠状病毒不直接来自于任何已知的冠状病毒;2.E蛋白的基因可能是在近期从其它病毒横向转移到SARS病毒中来的;3.Sl和S2基因发生了较大范围的缺失或插入突变.这些基因横向转移和突变改变了SARS相关病毒的表面结构和抗原性,极有可能是导致其获得侵染人类细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美等国专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对猴子进行的动物试验显示,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s)基因药物可有效地对抗致命的SARS病毒,但新药对人类是否有效尚需研究。该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医药》杂志上介绍了动物试验过程。据介绍,这种利用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方法研制的药物,能有效地减轻已感染SARS猴子的病症,同时保证其他健康猴子免遭感染。试验显示,患病猕猴在得到这种药物治疗4天后,体温明显下降,其喉部取样只有25%的猴子有SARS病毒。相对于未接受治疗的猕猴来说,接受药物治疗猕猴的肺部受损程度非常轻微,体温上升情…  相似文献   

18.
DNA条形码(DNA barcode)已被广泛用于野生动物的物种鉴定、身份识别、系统发生等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青海省都兰县宗加镇收集到的羊亚科野生动物残体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13份羊亚科野生动物残体中成功获得3个样品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来自野外分化头骨齿髓和1份皮张样品的Cyt b基因序列与盘羊的基因序列聚在一起,结合都兰县羊亚科动物的分布格局,推测这2个样品可能属于盘羊组织;而来自腿骨骨髓的Cyt b基因序列与岩羊已发表序列聚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单系群,推测腿骨样本可能属于岩羊个体。研究结果揭示,无论是从序列差异还是系统发育关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均可确切鉴定羊亚科的物种。  相似文献   

19.
《东莞科技》2003,(5):13-13
SARS病毒从何而来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由于在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这种病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所以,科学家将该病原体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20.
背景: 2003年春夏之交,人类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我国广东、北京等地先后爆发性地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出现令人们感到不安。针对这一场灾难的降临,以新课标精神为依据,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我以投掷轻物打击气球消灭SARS“病毒”为教材,将原来单纯而又枯燥的投掷运动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们掌握肩上屈肘投掷的技能方法,学会合作学习,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