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离不开语言,我们每一天的社交活动更离不开语言。如果我们懂得一些语用常识(能精通更好),把语用学作为工具,用语用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言行,我们的许多工作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事业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记忆之谜     
没有记忆,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就会消失。我们会没有姓名、没有信仰、没有关于喜怒哀乐和爱的想法。为了了解任何事物,我们就要探索大脑存储和检索信息这个谜一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未来,驾驶汽车将会变得更加安全惬意,因为我们的汽车会帮助我们驾驶。电子耳和电子眼,或者说摄像头和雷达与我们一道监视路况:刹车减速,保持车距,遵守限速,必要时甚至还会纠正我们的错误。路面也不甘寂寞,积极参与进来,自动提示险情。  相似文献   

4.
身体,每天都是新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看来,我们的身体一成不变,其实不然,我们的身体短则数天、长则数月就会焕然一新:每一刻,数百万新细胞取代旧细胞。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老去?大脑的神经元甚至也可以更换一新吗?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学》2013,(9):50-51
当我们面对家人、爱人或朋友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容易妥协,就会演自己;当我们不够有信心的时候,也会自己放弃已经坚持一段的道路,变成演自己;当我们恐惧未来的幸福或成就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演自己,不够坚持内心的本然!当我们演自己的时候,就会内外抗拒,动力自然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6.
养蚕交响曲     
序曲 曾经带着彷徨,怀着困惑,我们犹豫着走进了新课改。那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磕磕碰碰,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呀,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我们何尝不会发现美?我们又何尝不会享受到教育之幸福呢?  相似文献   

7.
王静 《科技资讯》2013,(18):239-239
我们知道,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当我们面对90后的学生们的时候,管理的难度会更大。可是如何做好90后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呢,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当前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寻求恰当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会帮助我们不断的优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如今,随着思想的逐步开放,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将会越多,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也就显得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读者调查表     
调查啦,各位“科迷”的意见,将会成为我们“青少年科学探索号”勇往直前的方向,所有请认真填写下表(复印、裁剪、抄写均有效),一旦收到你的调查表,我们就会给你送上一份神秘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应让学生学会聆听。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他们的快乐时,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张兴柱 《科技信息》2010,(13):23-23
非言语沟通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闻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会产生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把握了非言语表达的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含义,才能达到我们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A:由于电池的容量会随着内部蓄能材料、工艺、配方和用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同品牌或型号的电池容量可能出现差别,一般表现就是一个电池的容量比另一个电池的高,如果我们这样搭配使用的话,到最后会出现容量高的电池还有电,而低容量的已耗尽的情况。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的话,还有电的电池会对已耗尽的电池进行反向充电,后果是一些密封不严的电池会更容易发生电解液泄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我们人类将会有更大的突破,会有更多、更深的发明创造。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能力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的历史使命。面对如此的挑战,人们不仅会问:人类的潜能到底有多少?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怎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将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创新意识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怎样才能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故事像未开启的可乐,充满了神秘色彩。我们的“鬼鬼祟祟”,我们的“疯疯癫癫”,总是让大人们摸不着头脑。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我们下一步将会怎么做。但这并不能说明大人不关心我们,不想了解我们,只是我们那像万花筒似的善变让他们措手不及。而每当这时,大人们便会采取“非常手段”,因此便出现了什么“偷看日记事件”、“跟踪事件”、“谈话事件”……但由于我行我素,往往导致这些事件无果而终。我们的故事就像刚开启的可乐,拥有独特的新鲜感。我们喜欢追星,喜欢一拥而上,喜欢震耳欲聋,喜欢拥而上,喜欢震耳欲聋,喜欢歇斯…  相似文献   

14.
任会芳 《科技信息》2009,(33):T0258-T0258
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女性朋友,有良好的教养,优雅的气质,每个人都很喜欢她。但最近她却为自己的婚姻而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玉立,我和他,不能说是没有感情了,事实上正因为还留恋着那份感情,我们才决定分开的。我们担心,若再不分开,会将我们仅剩的感情也否定了……我们一直在苦苦经营着我们的婚姻,为了对方去做改变,可是,我们都没有料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明白,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相似文献   

16.
溶解     
曹曼 《科学世界》2014,(8):94-99
将盐或砂糖加入水中后,它们会渐渐溶解在水中消失不见。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盐或者砂糖其实被分解为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了。原本成块的晶体为什么在水中会被分解呢?略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像“溶解”这样常见的现象中其实也隐藏着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次就让我们从原子水平上考察一下溶解的原理吧。这样我们就会搞清楚,水溶液在是否会导电这个性质上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了。  相似文献   

17.
QQ不倒问     
空气中的“维生素” 为什么我们身处公园、海滨、森林或山谷时,会感到心旷神怡,而处于闹市中则会觉得烦躁不安呢?Q: 老师告诉我们,海豚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却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是哺乳动物,仍要靠肺来呼吸。在白天,海豚可以经常到水面上来换气,可它们睡着时怎么办呢?Q: 千万别担心,海豚可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人睡觉时,两侧的大脑都进入休息状态,而海豚却只有一侧大脑停止活动,另一侧大脑仍保持清醒状态,只是警觉度较低,何时需要浮上海面呼吸新鲜空气,就要靠它发出指令了。大约2小时后,左右两侧大脑会自动“换岗”,清…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光盘。那些因涂层损坏、数据丢失等原因无法使用的光盘,我们常常是丢弃了事。其实,如果愿意花点心思,我们也能让这些废光盘“大变身”。  相似文献   

19.
李君 《科学世界》2010,(3):82-83
泡菜、辣椒汁……辣椒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辣椒为什么会辣?吃了辣味菜肴后,身体便会渐渐地暖和起来,所以,辣椒很适合在冬季食用。那么,为什么吃完辣椒后,身体会觉得暖和呢?  相似文献   

20.
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学习后,教师又提出: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到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认为怎样呢?这些现象又说明了什么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