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Fe(CN)_6~(3-)/Fe(CN)_6~(4-)体系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用上述几种电化学方法测定了Fe(CN)_6~(3-)/Fe(CN)_6~(4-)离子的扩散系数,对测定的方法和结果作了全面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首次在金电极制成一种新的类普旬士-亚换氰化锌膜,研究发现,膜的民不仅与新生成的Fe(CN)^4-6和Zn(Ⅱ)有关,同时也受溶液中共存的其它离子的品种和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其具有光程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且组装简便,电极容易更换,溶液未补偿电阻小,溶液用量少.易清洗.电解池以石墨为工作电极,分别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技术、光谱恒电位技术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沉积在玻碳(GC)基体上的铁氰化镍(NiHCF)膜的电化学行为。详细分析了制备条件对膜的循环伏安(CV)行为的影响,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技术,提出膜是可溶组分K2NiFe(CN)6和不可溶组分Ni2Fe(CN)6共存的混合态,精确控制沉积条件,可分别获得不同组分占优势的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组分的电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不可溶组分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得到描述其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K  相似文献   

5.
推导了用自制比色皿型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测定偶联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理论公式,分别采用单电势跃—计时吸收光谱法(SPS—CA)、双电势跃—计时吸收光谱法(DPS—CA)和单电势跃—开路弛豫法(SPS—OCR—CA)测量了K4Fe(CN)6—抗坏血酸(Vc)体系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公式及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组装(SA)技术制备了正十二硫醇的SA单分子层膜,应用电化学交流固抗及循环伏安研究了12硫醇SA单分子层膜在K3Fe(CN)6/K4Fe(CN)6 的电化学行为,测得了表观电子传递系数α+β≠1,电子隧穿系数为(0.83 ̄1.11)/CH2。  相似文献   

7.
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对电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称之为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的新型测量方法;应用该方法并结合循环伏安技术,对在沉积有氧化铟的玻璃电极上K4[Fe(CN)6]与K3[Fe(CN)6]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铜的硼酸缓冲溶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掠射椭圆偏振参数△和它的变化规律与电化学反应和电极附近扩散层性质相对应;应用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对电极体系进行研究,可弥补其它实验技术的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方法估算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的表观有效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作为生物膜的模型体系,应用交流阻抗及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该双层膜在不同浓度的K3Fe(CN)6/K4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硫醇/卵磷脂双层膜没有明显的“针孔”缺陷,电子转移通过电子隧道实现.测得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表观有效厚度为16个CH2,低于硫醇分子及卵磷脂分子的链长总和,说明硫醇及卵磷脂分子有倒伏或塌陷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多功能的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设计及其基本表征,该电化学池光窗以内径15mm石英管为全方位光窗,下部安装直径15mm的玻碳盘工作的电极,上部塞进可旋动的聚四氟乙烯参比电极与之相对构成圆盘形薄层腔,薄层厚度很容易在0.1~1mm间调节。能进行薄层伏安、长光程现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现场荧光光谱及电致化学发光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对物质进行电位选择性光谱定量测定。该电池结构简单、容易拆卸、江层厚度可调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以K4Fe(CN)6为电活性剂,H2SO4为支持电解质测定了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的扩散系数Dm、胶束半径Rm、聚集数n、胶束量Mm和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自扩散系数Dm^0。  相似文献   

11.
利用拉普拉斯方程求出共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电势分布的解析解,结合汤生放电理论,研究了共面型放电单元的结构参数对其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沿面电极间隙、电极长度、介质层等因素对共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击穿电压和击穿路径的位置都有一定影响.合理选择共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较低的击穿电压和所需的放电模式.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ITO导电玻璃恒温光透薄层电化学池的设计。这种光透薄层电化学池具有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由于采用了恒温夹板的辅助装置,可进行电极反应的热力学研究。以Fe(bipy)_3~(2+/3+)氧化还原电对考察了该电池的光谱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用真空蒸金和光刻技术获得的栅网式光透薄层电极。该电极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在Fe(CN)_6~(3-)/Fe(CN)_6~(4-)体系中,用循环伏安法和薄层光谱电化学法测量时,它与普通的金网电极具有相同的电化学响应及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喷壁式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装置 .用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酚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分离电压、电极与毛细管出口之间的距离对噪音和电极响应的影响 ,研究了清洗步骤对测定结果重视性的影响 .对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其分离效率可达 1.2× 10 5(原儿茶醛 )和1.1× 10 5(原儿茶酚 ) ,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酚检测限分别为 0 .2 5和 0 .50 μg/mL .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在1mol/L硫酸水溶液和含10^-3mol/L苯的1mol/L硫酸水溶液中对铂电极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电极过程中产生的氧、氢和苯及其氧化产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苯的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和氧化步骤,提出了在酸性介质中,阳极过程苯发生化学吸附,阴极过程发生物理吸附,氧化反应步骤是不可逆电化学活化为控制步,后继过程为快速化学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酸性铬镀液的电化学测试以及对电极表面的XPS分析,发现在金属铬沉积前,铜阴极上发生多步骤的铬酸电还原反应,其中间产物与电极表面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主要成分为CuOCrOH的氧化膜;与此同时,电极表面附近形成阴极膜,氧化膜及阴极膜的存在引起异常的循环伏安图和负阻现象。  相似文献   

17.
大口径长焦距光学元件的测量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现利用激光共焦组合焦距测量原理对光学元件进行测量。由于焦点之间的间距值误差传递系数最高,所以要对定焦间距进行准确定焦。对包括被测超长焦距的透镜和未包括超长焦距透镜的激光共焦系统进行两次精确定焦,通过测量两定焦焦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来获得定焦间距;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反复测量,以观察环境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测量结果可以知道,利用有机玻璃框隔离时测量精度更高,标准差可以达到0.005 4。  相似文献   

18.
铕(Ⅲ)-邻菲罗啉-苯并咪唑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Eu(Ⅲ))-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BIM)三元配合物[Eu(Ⅲ)(Phen)(BIM)]Cl3·2H2O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1.0~0.2V(vs.SCE),以HAc—NaAc(pH≈6)缓冲溶液为底液时,配合物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对不同浓度配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还原峰与浓度成正比.通过将配合物与所含各配体及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化学行为比较,三元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中心为Eu^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