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预应力管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测试为例,给出了高应变动力试桩中的激振、数据采集、模型建立、曲线拟合及基桩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基桩测试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过程与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过程基本一致,是传统而可靠的承载力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确定工程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准确可靠的方法,缺点是费时费钱,抽检率不高;高应变动力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承载力检测新方法,其特点是费用低、快速、轻便,但技术难度较大且存在多解性。目前的桩基检测通常采用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试验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并以前者作为后者试验结果的对比标准,文中通过对摩擦桩动静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动测法承载力的精度,并讨论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和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U)测试参数预测桩基竖向承载力方法的相关文献,对CPT/CPTU预测桩基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对比分析了CPT/CPTU测试与静载荷试验、高应变动测法、标贯试验,归纳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工程实例表明CPTU方法预测桩基承载力最接近静载荷测试结果.CPTU测试方法考虑了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具有精度高、数据连续、可重复测试、成本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风电场场区地形一般较为复杂,如只利用传统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确定风机桩基础的承载力,设备运输有诸多不便,工作效率偏低。在宁夏中卫香山200 MW风电场的建设中,尝试利用了工程物探中的高应变(CASE法)对风机桩基础进行了补充检测,通过对比相同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CASE法)判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发现高应变(CASE法)可作为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一种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是工程设计人员和基础施工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中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提出了从经验公式计算、最后贯入度控制和高应变动测三方面综合确定的方法,并指出了管桩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文斌 《工程与建设》2007,21(5):782-783
通过对某住宅楼桩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发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经专家论证,提出了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印尼某工程15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抗拔及水平静载荷试验,分析PC管桩分别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征,揭示不同荷载水平下PC管桩的承载力发挥机制。基于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及调整双曲线模型的可行性,并对PC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合水平静载试验,探讨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的取值问题。研究结果表明:PC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支承力,同时也受桩径、桩长的影响较大;PC管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摩阻力,桩径越大、桩长越长,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越高;PC管桩水平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的力学性质。就本试验而言,指数曲线模型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最精确;m在桩顶水平位移超过10 mm时变化平稳并逐渐收敛为常数,通过试验结果反推的m接近甚至超过JGJ 106—2014中推荐m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8.
江宇 《工程与建设》2022,(2):498-499
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加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加载至破坏...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平衡静载试验与常规静载荷试验中桩的工作方式不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中抗压摩阻力转换系数γ的取值尤为重要。依托设置于强风化砂砾岩中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开展自平衡静载试验研究,获得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荷载-位移(Q-s)曲线和桩身轴力分布曲线,定量计算了上、下桩段强风化砂砾岩中桩侧摩阻力,分析了荷载箱上下强风化砂砾岩中桩侧摩阻力的工作性状,经对比分析,强风化砂砾岩中抗压摩阻力转换系数为0.84~1.07,平均值为0.94,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合理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外对该法测试值如何得出抗压桩承载力的方法也不相同。有些国家将上,下两段实测值相迭加作为桩抗压极限承载力,这样偏于安全、保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是软件编码阶段的主流测试方法之一。基于多年的测试实践,本文认为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具有测试效率高、对逻辑复杂故障测试效果好等特点,但是误报、漏报和故障机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主要的测试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并对其故障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是软件编码阶段的主流测试方法之一。基于多年的测试实践,本文认为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具有测试效率高、对逻辑复杂故障测试效果好等特点,但是误报、漏报和故障机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主要的测试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并对其故障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征兆测试是一种高效简捷的电路测试方法。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组合征兆测试法。利用这种方法,测试者可以通过穷举输入组合,使奇偶测试和征兆测试相结合,共同解决对大规模集成电路故障测试的难题。主要思想是:首先通过被测电路的奇偶性判断该电路的征兆测试法的可测性,对征兆测试法不可测的电路,引入高阶征兆测试的思想,使其成为高阶征兆测试法可测电路。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可测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电路征兆测试的测试效率和故障覆盖率。通过对一些基准电路和常用电路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toxicity te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Scholz 《Nature》1965,207(999):870-871
  相似文献   

15.
听力测试是语言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个体语言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十年来,分离式听力测试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英语考试中。然而,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对分离式测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现行的英语听力理解考试不能真正体现受测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交际法听力测试随着交际法理论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两种测试各有利弊,不能只是简单舍弃,而应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6.
多点温度测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SP430单片机作为温度测控器的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采用标准RS-232C协议完成主控器与测温器之间的通信;使用PT100作为温度检测元件,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采用电压一频率转换方式进行信号变换;系统具有上、下位机两级显示功能,下位机采用的是高亮度LED显示.本系统能实时显示各点的温度,有异常情况时,可设置上下限或多点检测及声、光报警等,还可实现参数修正等功能,其检测单元数量可在1~99范围内进行任意扩充.  相似文献   

17.
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给出 3种单侧假设检验在相同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相同的拒绝域 ,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及其相互关系 .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语言测试方法也随之变化。在各种各样的测试题项中听写引起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听写的有利一面——高信度和效度,正确的后效反应,实用性,并且是能够测试多项技能的综合性测试。  相似文献   

19.
在全新设计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超声测试系统当中,应用了一种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构架.这一构架的关键技术是一套基于提升原理的小波包算法,它确保了系统具有优越的实时性能.本文还特别地将联合时频分析技术融合到这一算法构架当中,以用于特征提取.这一构架对于单通道、多通道超声测试系统以及相控阵超声成像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Callaway E 《Nature》2010,467(7317):766-7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