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联盟成员的竞争和合作关系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风险系数、有效创新效率、研发投入、核心竞争力系数、整合优势资源能力、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等因素对我国高技术船舶产业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利用Matlab模拟分析了上述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较高的有效创新效率、核心能力、整合优势资源能力、知识溢出吸收能力能够降低不确定性,维持联盟的稳定;较高的风险系数与合作创新研发投入可能会转变为竞争关系,降低联盟的稳定性。最后,针对高技术船舶产业创新联盟的发展状况,对提高高技术船舶产业创新联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价值链管理、战略联盟、模仿创新的理论视角,以山寨手机企业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山寨产品创新模式的内在要素并提出其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启示。首先,山寨产业链通过重组价值活动,在既有产业体系的边沿地带建构独特的价值网络,以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塑造成本优势,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其次,在争取生存空间的前提下,各自发挥核心能力,合力建构共同创新的"垂直联盟",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并分散技术、市场风险,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及其提高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因企业难以满足所需的智力资源,则往往借助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本文设计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协同创新机制模型,强调协同创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提高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协同绩效来提高双方的核心能力,达到更有效的发挥产学研联盟各方的互补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治光 《科技潮》2008,(4):26-27
联盟名称: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成立时间:2007年4月30日首批成员:11家目前成员:16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一、协调并调动联盟成员的优势资源和能力,通过对领域内基础和共性技术的协作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精密装备产品的发展,提升北京地区数控装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提升成员的创新能力,提高成员个体的市场响应能力,提高成员利用北京地区优势资源的能力。三、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成员的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面临着农业科技资源分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既可以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又能整合优势资源,又有利于克服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应用效率。本文研究分析了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运作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联盟是现代化企业组织的一种创新 ,其运作管理兼具市场机制与行政管理的双重性。因此 ,如何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联盟内部的各种利益冲突 ,防范种种可能的技术与经营风险 ,自然构成了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运作管理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红岩 《创新科技》2015,(11):16-18
本文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专利联盟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模式.从形成结构洞优势提升能力、构建企业文化营造环境、吸引人才造就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自我创新能力的形成;从寻求多元主体协作方面实现企业协同创新;从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形式推动专利联盟创新优势的形成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重庆大学在新形势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该思路以互联网新技术创新实践应用为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为核心、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为支撑、大学联盟信息化教学条件支撑为特色.通过东西部课程共享联盟及高清互动超大视频平台、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联盟课程文献中心等应用实践,为跨区域及区域内多校联合创新教学模式、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对高校联合办学、资源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战略技术联盟成因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 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纷纷进行战略调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从而有助于企业吸收与发展新技术、提高竞争力、分散风险、加速创新并获取竞争优势。而通过外部资源整合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久优势的根本,企业要想谋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注重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从创新视角去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最有效的途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等,这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形成机制,其综合结果形成企业全面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创新才是使企业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许多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来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指出要大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建设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合作形成创新群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知识合作已经成为企业知识创新和增强核心能力的一种战略联盟方式 ,知识合作网络的发展形成了对国家创新系统发展有利的创新群。本文从知识合作发展阶段和企业战略业务合作网络的分析出发 ,构建了企业知识合作形成创新群的模型 ,并分析了形成过程中的知识传导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赵燕子 《科技信息》2013,(5):242-242,279
A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en taking a predominant role in today 's industry,strategic allianc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an expansion in the layer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alliance industry.In China,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n 't been perfect yet,strategic allianc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still a new-born object which needs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发展问题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振兴模式,也不能简单效仿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发展道路。通过对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分析,提出制约东北地区竞争力下降存在四大主要动因,即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滞后、核心技术能力不强、一流创新人才队伍缺乏、科技创新环境意识落后。因此,东北地区竞争力提升,应结合自身社会、文化、经济、科技资源和地区特色,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走具有东北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核心技术联盟及其对联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取技术创新的方式之一,很多企业置身于复杂的企业网络中,以此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实现技术联盟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就成为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因此,界定了核心技术联盟的概念,并从核心技术联盟形成的动因角度,分析核心技术联盟既能提高联盟内核心企业技术新构想的获取能力,也可提升非核心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从而提高了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稀土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稀土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实现内蒙古稀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大力进行资源整合,不断延伸优化产业链,逐步扩大集群的开放性,推动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从而提升内蒙古稀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共享经济时代,企业合作研发寻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潮流趋势,企业合作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结盟。本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和企业结盟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2006~2020年医药制造行业的231家上市企业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结盟能够正向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存在滞后期;(2)相较化药企业和中药企业,生物药企业的滞后期更长。本研究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和共同发展都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和集群、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集群创新的环境,还能为集群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联系方面的劣势。主要分析了集群与知识、创新的关系,阐述了知识对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概括了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