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霞 《科技信息》2007,(22):22-22
创新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素质教育中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等,进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具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史对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科技馆》2006,(1):2-3
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4.
王学英 《科技信息》2013,(1):348-348,352
<正>科学素质包括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和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它们在生物教学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科学的研究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方法,正是这些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在全民族中倡导和弘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兴趣、胆量、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要使这种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要实施的过程,要力求四种境界,即提升自主创新的锐气和勇气,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数学科学精神及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精神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对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精神作了如下的介绍:一、创造一个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是创新的意愿和态度。其中包括对创新活动的前景、目标的信心,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的敏锐性,对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投入,对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不断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创新精神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正像人的智力无法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注力于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创新意识的激发要求构筑相应的精神机制:构建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培育自由的创造心态;拓宽学术视野以培育开放的学术心态;注重道德修养以培育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培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意识以激发创新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不仅应该育才,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育心、养德铸魂、高校德育,重在培养四种精神,即启迪爱国意识,培养爱国精神,树立科学观点,培养培养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砥励品格,培养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9.
庄锡福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100-102,11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创新意识的激发要求构筑相应的精神机制:构建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培育自由的创造心态;拓宽学术视野以培育开放的学术心态;注重道德修养以培育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培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意识以激发创新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表现。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应从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民主法制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打破传统化的观念框架,以现代社会化体系和价值观设计、塑造符合现代中国化精神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王林善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84-84,74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创新是创新主体利用方法和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科学观点或理论嬗变的过程。波普等学者提出以问题意识作为科学创新的原点,引发人们对于问题意识的重视。科学创新中的问题意识由诸多要素构成,它遵循问题—怀疑—批判—解决的逻辑通道,在当代的科学创新中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一、在化学中进行创新精神教育的意义1、创新精神涵义"创新"一是指前所未有的,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国兴教授认为广义的创新精神属于心理或意识的范畴,包括与创新有关  相似文献   

15.
邱两庆 《科技信息》2013,(21):269-269,304
本文通过生物学教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笔者教学中结合教材进行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反对异端邪说来加强学生的科学观教育。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加强鉴别能力,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上骗受当。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是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面向大、中、小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是全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的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1.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普及。普及自然科学基本常识,包括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有关知识,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自然灾害的成因,相关人文知识等,丰富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视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青少年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及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以及环境知识和人口知识,帮助青少年强化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2.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学习的研究与实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举办创新大赛,倡导和鼓励青少年在运用现有知识和所掌握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丰富想象和开放思维,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科幻画创作、科技创...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科学史在教育中的功能和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利用科学史教育来提高理工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以及提高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培养历史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科研能力.指出通过科学史教育来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交融,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 ,崇尚科学就是其深刻内涵之一。井冈山崇尚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为 :丰富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 ;坚持并尊重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创立并发展了思想教育的科学方法。继承和弘扬崇尚科学的井冈山精神 ,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理论、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培养21世纪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06,(2):F0002-F0002,I0001
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