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朝鲜一直将朝核问题视为朝美双边关系的内容之一,两国曾于1993年达成《朝美核框架协议》,虽然大部分内容并未得到及时落实。2003年朝核危机爆发后,朝鲜希望能够实现朝美双边会谈,但美国一直予以拒绝,后在中俄斡旋、协调下,朝鲜同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谈判解决朝核问题。自去年以来朝美领导人举行了三次峰  相似文献   

2.
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由僵硬到相对灵活的调整转变过程。由于美国对朝政策的出发点和在调整过程中受到9·11事件和朝鲜核立场变化的影响,朝美关系一步步走向紧张,最终酿成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经过多方的努力,朝美双方同意坐在谈判桌上讨论如何缓和核危机。尽管在未来解决核危机过程中还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数,但和平谈判解决核危机已被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正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了会晤,这也是首次朝鲜最高领导人与美国在任总统会面。这次会晤料将对朝美关系与朝鲜半岛局势产生较大影响。双方均部分实现了目标金正恩与特朗普在举行会晤后签署了《联合公报》。根据公报,朝美双方做出四项承诺:朝美将致力于建立"新型朝美关系",推动和平与繁  相似文献   

4.
2月23日至24日,朝鲜外务省第一副外相金桂冠与美国朝鲜事务特别代表戴维斯在北京举行第三轮朝美高级别会谈,由于这是金正日逝世后朝美间的首次高层会晤,因此吸引了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会谈结束时双方都保持沉默,但在2月29日,朝鲜和美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公布了朝美第三轮高级别会谈的结果。朝美会谈:达成重要协议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接受朝中社记者采访时说,"为使朝美高级会谈取得丰硕成果,朝鲜  相似文献   

5.
这次核危机的发生,美朝双方都有责任,实际上这次危机是美朝双方在框架协议问题上长期争执激化的结果。朝鲜私下搞核计划是违背框架协议的,应该予以谴责;但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15日,朝韩共同举行“民族大会”庆祝光复节。2003年朝鲜半岛局势热点纷呈,对抗与对话、紧张与缓和交替进行。核危机、北方的经济改革、南方的政局动荡都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了和平解决自2002年10月以来爆发的朝鲜核危机,在中国的大力斡旋下,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8月27日至29日又在北京举行了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六方会谈。在三方会谈中,朝鲜提出了三阶段彻底改善朝美关系的一揽子建议:1.美国全面履行框架协议,包括恢复提供重油、继续完成轻水反应堆建设项目,并为其延误赔偿损失。朝鲜则重新冻…  相似文献   

7.
<正>我要谈的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与2019年半岛形势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主要包括五次峰会、12次武器实验、朝鲜国内政治新态势。2019年的"峰会外交"大致延续了2018年的模式。五次峰会中,两次是中朝,两次是朝美,一次是朝俄。中朝两次元首会晤分别是2019年1月金正恩委员长第四次访华和6月习近平  相似文献   

8.
正年初,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和射星,近期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涉朝核制裁决议,引发朝鲜的激烈反弹。金正恩的"核攻击"指示、韩美即将举行的大规模军演,都可能在半岛引爆新一轮更大风波。此轮朝核危机的最突出特点是,朝美两家都在亮着"底牌"打牌。美朝都想搅局,又都担心破局。两者都想把问题"外包"给中国,让中国背上战略包袱。朝鲜玩的是"以小博大",朝鲜以政权生存和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河内朝美第二次首脑会谈无果而终,并不简单地是由会谈过程中的一些分歧而致,而是朝美战略选择的冲突,也暴露出相关国家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分歧。6月30日金正恩与特朗普在板门店戏剧性会面,并没有消解这些分歧。朝美将会重启朝核问题的谈判,但能否打破僵局仍是未知数。朝美分歧产生于原则性和与国家根本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因此想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是相当困难的。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各方充满期待的朝美第二次首脑会晤以未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一时留下了种种猜测和议论的话题。各方本来充满期待美朝双方对此次首脑会晤本来充满期待。2月27日两国首脑见面时特朗普表示,期待第二次会谈取得堪比或者凌驾首次会谈的成果。金正恩也表示坚信此次会谈将获得让所有人都欢迎的成果。如果说两人去年新加坡会晤达成的成果更多是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那么各方均期待第二次会晤能够达成实质性成果,往前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与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朝美首脑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正式开启了朝鲜全面弃核、朝美关系正常化和相关各方在半岛共同努力建立和平机制的进程。本来,这次朝美峰会因双方立场分歧太大"命悬一线"。朝美在5月底、6月初于板门店、纽约、华盛顿进行的磋商中各自进行了灵活务实的调整,最终挽救了峰会,反映出双方无论在国内政治需求和经济发展层面,还是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层面,都极需要一次成功的峰会。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访问朝鲜,实现了本年度内第三次朝韩首脑会谈,双方签署《平壤联合宣言》,朝韩再次抢占了国际舆论的焦点。多方面深层考虑此次文在寅访朝,出于这几方面深层的政治考虑:第一,落实4月27日签署的《板门店宣言》。在《板门店宣言》中,双方在改善北南关系、缓和军事紧张状态、推动半岛无核化及建立和平机制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然而由于朝美在无核化谈判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  相似文献   

13.
记者:六方会谈已经落幕,各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的作用。请您谈谈中国为什么积极促成这次会谈?于美华:我认为有四个原因。首先,出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的需要。因为这次朝核危机的升温已给本地区的安全带来了三大威胁:一是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加剧。比如,一些国家增加军费、举行军演、日本通过“有事三法”等等。二是为东北亚地区出现“核多米诺骨牌效应”提供了温床。因为一旦把朝鲜推向“有核国家”,就会为地区的某些国家发展核武提供借口。三是朝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加。众所周知,朝鲜半岛是美日中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一旦发生战…  相似文献   

14.
清朝为了防止日本和美国在对朝鲜的政策上勾结,想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极力促成朝美之间缔结了1882年《朝美通商条约》。它是朝鲜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此约不仅导致了朝鲜的全面开国,而且成为中国和朝鲜宗藩关系破裂的诱因。  相似文献   

15.
<正>金正恩和特朗普在板门店会面,但是朝美能否超越河内会谈的分歧?冷战结束之后,东亚进行了新秩序的构建,但是半岛依旧未能摆脱美国主导的残存的冷战格局。朝鲜欲与美日改善关系,摆脱寡不敌众的冷战桎梏,而美国的东亚战略则需要维持半岛冷战状态,于是朝美间冲突在所难免。美国的东亚战略与朝鲜的生存战略相冲突,朝核问题于是产生,成为朝美双方为维护或打破冷战框架而  相似文献   

16.
李莉 《世界知识》2013,(12):67-67
自今年2月朝鲜成功实施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以来,朝核问题一度呈不断升温之势,曾有人指出,整个半岛局势面临朝鲜战争停战60年来最为临近战争边缘的一种危机状态。朝与美、韩双方互放狠话,期间任何的不慎所引起的擦枪走火都有可能导致大家并不预期的战争爆发。事实上,朝核危机已不单纯限于半岛自身安全或者半岛去核化问题,其发展演变将直接牵动和影响整个东北亚安全走势。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二次朝美峰会以"无协议方式"落幕后,一个新的话题突显出来。特朗普和蓬佩奥在2月28日的记者会上爆出猛料:朝鲜"除了宁边核设施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设施"。而美国突然抛出这一新议题,"使朝方很吃惊"。一时之间,"宁边以外的核导设施"成为舆论争相关注的话题,朝美对话又添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朝美进行了几个月的斗法。双方都不想正面对抗,但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一时间,几乎整个国际社会都被美朝博弈搅得躁动不安。朝美互斗的底线在哪里?它们各自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邻八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最后的结果又将怎样?且听四位专家为我们释疑。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朝美进行了几个月的斗法。双方都不想正面对抗,但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一时间,几乎整个国际社会都被美朝博弈搅得躁动不安。朝美互斗的底线在哪里?它们各自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邻八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最后的结果又将怎样?且听四位专家为我们释疑。  相似文献   

20.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朝美进行了几个月的斗法。双方都不想正面对抗,但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一时间,几乎整个国际社会都被美朝博弈搅得躁动不安。朝美互斗的底线在哪里?它们各自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邻八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最后的结果又将怎样?且听四位专家为我们释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